(英)薇兒·麥克德米德/文“翻譯自《衛報》”我讀羅伯特·加爾布雷思第一部時,沒想到最有戲劇性的結局不是謎底揭開,而是作者真實身份揭開。現在,全世界都已經知道羅伯特·加爾布雷思就是J·K·羅琳,而這影響了我們讀這個係列的方式——這正是羅琳想避免的情況。我讀完第一部《布穀鳥的呼喚》那麼欣喜,很怕作者加爾布雷思會陷入出版界的怪圈,第二部作品就不行了。當然,其實這是羅琳的第十部了。所以我不再無謂地擔心。不過《蠶》的背景設置在出版界,作者向我們展示了出版界的許多其他現象。但她展示的不是所謂瑰麗的畫麵。羅琳/加爾布雷思對這個圈子的描述是諷刺的,但也有深刻、睿智的思考。出版界時髦女孩的名字多以字母a結尾:妮娜(Nina)、埃瑪(Emma)、薩拉(Sarah)、米蘭達(Miranda)。時髦男孩大多繼承了家族出版企業(如今隸屬大集團)。自出版家和回憶錄作家被創意寫作課程欺騙,認為自己非常有才華,作品非常有革新意義,非常個人化,所以不受傳統出版商待見。編輯是酒鬼、膽小鬼,經紀人貪婪、欺負人,專業作家要麼膽小,要麼自負。他們已經出版的作品,沒有一部是好東西。獨腿私人偵探斯特萊克的名字來自康沃爾一個巨人(人如其名),他是一個搖滾歌星的私生子,退役榮譽憲兵,對通奸犯和騙子窮追不舍,但有時良心也會影響他的判斷。他本該接一些掙錢的案子還債,支付他聰明女秘書羅賓的工資,羅賓打算和一個會計師結婚,但抓捕罪犯似乎比結婚更令她開心。斯特萊克這次就是要進入出版界這個爛攤子。這是因為斯特萊克對飽受摧殘的利奧諾拉·奎因產生了同情。利奧諾拉是歐文的妻子九九藏書網,歐文是個不成功且臭名昭著的文學家,最近失蹤了,利奧諾拉請斯特萊克幫忙找到她丈夫。斯特萊克發現歐文死了,死相怪異。警方首先懷疑的人當然是利奧諾拉。而斯特萊克無法抗拒找出真正凶手證明這個女人無辜的誘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羅琳兒童成功的地方,其實就是斯特萊克係列成功的地方。作者有收集癖,運用了推理中的所有元素。傳統的,當代的,隻要是對故事有益的,她都用了。她的獨創性在於,將所有元素融合成一個完整的整體,變成她自己的。她運用推理的力量和她自己傑出的敘述能力,創作了2部傑出的作品,這兩本書中的人物令人印象深刻,故事令人手不釋卷。《蠶》的某些地方,可以溯源到推理黃金時代的克裡斯蒂、塞耶斯那裡。有序地詢問證人,嫌疑人的數量有限,把所有人的證詞集合起來,偵探就知道了誰是凶手。還有希區柯克所謂的麥古芬設置:在這部中,一個臭名昭著的家將威脅到所有人的聲譽。這個飽受傷害的偵探總是處理不好與女性的關係,這一點又和美國2”相似。但這本書中也有許多當下的元素。探討性物戀和性變態也是非常當代的主題。羅琳砌的整堵牆的最後一塊磚頭是,強迫讀者對抗暴力。羅琳的敘述母題是雅各式的複仇悲劇。每章前的引言讓我們想起,用極端暴力複仇,並非二十一世紀的發明。我對《蠶》場景的描述持保留意見。關於街道和旅行的細節太多,有時就像倫敦旅行見聞。我覺得用7本書來描述一個隻有她知道的世界之後,她已經形成了習慣,所以也詳細地描述一個我們大多數人可以輕易想象的世界。但這隻是個小瑕疵。《布穀鳥的呼喚》和《蠶》隻是一個長係列的一張名片,加爾布雷思(J·K·羅琳化名)計劃寫作7部斯特萊克係列——和哈利·波特一樣。我相信她很快就會意識到這個問題。薇兒·麥克德米德是英國著名推理家,獲英國推理作家協會金匕首獎(終生成就獎),代表作有《刑場》、“心理追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