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即1985年8月15日的早晨,在編輯部主任的辦公室裡,主任粕穀、副主任追村、社會科科長等等力、整理科科長龜島……編輯部的主要乾部都在場。悠木和雅走進屋裡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理他,就連平時關係比較好的龜島,也對他板著臉。悠木和雅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果然,會議的第一項內容,也許就是等等力宣布,解除悠木的“日航空難報道全權負責”。他甚至想自己主動提出,解除這個有名無實的“全權”。但是,會議的議題完全是另一回事……“現在開會,研究今天的版麵,怎麼安排比較好,請大家拿出各自的智慧來。”粕穀來了一個簡短的開場白,環視著大家。今天的版麵安排,確實需要智慧。有三個方麵的內容都非常重要:一是繼續報道空難事故,二是戰爭結束40周年紀念日,三是中曾根首相正式參拜靖國神社。最讓人頭疼的,是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內容。你說這是那位“鄉土宰相”(當時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是群馬縣人。)的英明決斷也好,盲目蠻乾也好,作為一張地方報紙,如何處理,還真是挺難辦的。空難事故發生以來,一直保持沉默的政治科科長守屋和副科長岸本,被粕穀安排在上座,就是這個原因。“我看,中曾根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報道,應該安排在頭版頭條位置。”守屋先發製人。大概是從守屋說話的口氣裡,聞到了“政治臭味”吧,等等力用社會科科長的表情,看著守屋說:“空難事故不上頭條了?……掉下來才四天哪!……”“今天就來個掛肩吧。作為戰後第一個,正式參拜靖國神社的首相,不弄個頭版頭條,怎麼也說不過去吧?”守屋毫不退讓。“彆用過年的感覺說話!……”等等力嚴肅地說。“過年的感覺?什麼意思?”這兩位同年進報社的同行,都互相瞪起了眼睛。“這次跟他當上首相以後,第一次回故鄉,完全是兩碼事!……”等等力嚴肅地說,“正式參拜靖國神社是有問題的!不但在野黨和宗教團體會反對,中國、韓國也會提出抗議的!……”“那又怎麼樣?……日本國內的事情,用不著外國說三道四!……”守屋憤憤地說,“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向為國捐軀的英靈表達悼念之情,那又有什麼不對的?”“政教分離你懂不懂?正式參拜有可能是違憲的!”“所以我才說,這條新聞非常非常的重要嘛!……絕對不比空難事故遜色!”“死了520人呢?”“群馬縣縣政府所在地——前橋大空襲死了多少人?”“少說這種沒有用的廢話!……”等等力憤憤地說。“等等力!你小子才是過年的感覺呢!……”“你是什麼意思?”等等力質問著。“事故越大你越高興!死人越多你越高興!……”守屋諷刺地說,“不過嘛,雖說是欠的空難事故,也是彆人送來的事故!……日本航空的事故,根本就不是本縣的素材!……”悠木和雅不禁看了守屋一眼。“彆人送來的事故”,悠木早就料到,有人會說出這種話來,沒有想到的是,在社會科與政治科之間的爭論中說出來了。悠木和雅把視線收回來,低頭看著自己的手。他對守屋的不滿,也就是看了他一眼而已,並沒有產生空難事故,被他輕看了之類的想法。當然,今天如果把頭版頭條,讓給了中曾根康弘參拜靖國神社,整個編輯部對空難事故的報道,就會熱情大減。空難事故全靠“世界最大”啦、“前所未有”啦,等等空洞的詞句支撐著,守屋的話一針見血,所謂“過年的感覺”的指摘,也不是無的放矢。編輯部的人們,誰都不敢正視“彆人送來的事故”這個事實,而是把“世界最大”作為興奮劑,去消減著自己的睡眠時間。守屋跟等等力的爭論,很快就結束了。互相牽製一下而已。《北關東新聞》跟全國性大報不一樣,單位小,人員少,政治科跟社會科,沒有根深蒂固的矛盾。除了悠木和雅一直是社會科的記者以外,在座的編輯部乾部們,幾乎兩邊都乾過。《北關東新聞》稱得上勢不兩立的,是編輯部門跟經營部門,社長派跟總經理派。粕穀故意使勁兒歎了一口氣,把大家的視線吸引到他這邊來:“守屋,假如中曾根首相上頭版頭條的話,你準備怎麼上?……我的意思是內容,光是吹捧不行吧?”“當然也要刊登,在野黨發表的批判性談話。”“那樣的話,會不會讓讀者認為,我們是為了打中曾根的板子,才讓他上頭版頭條的?讓中曾根首相的陣營認為:我們的姿態,跟《朝日新聞》《每日新聞》是相同的呢?”“這倒也是,”守屋想了想,繼續說道,“整體上還是要,給人以‘中曾根乾了一件大事’的印象,在大標題的配置上,下一點兒工夫,問題不大。”粕穀雙臂交叉抱在胸前問:“首相如果上了頭版頭條,福田(即日本前任首相福田糾夫,1976—1978年間,擔任日本首相。福田糾夫跟中曾根康弘一樣,也都是群馬縣人——譯者注)陣營會怎樣理解呢?”“這個嘛,如果他們覺得沒有批判,心裡也許不痛快。”“這小子該受不了了……”《北關東新聞》在“角福戰爭”(指1972年田中角榮與福田糾夫,為爭奪日本自民黨總裁,展開的黨內政治鬥爭,結果田中角榮取得勝利,當上了總裁、田中角榮1972—1974年任日本首相,在位期間實現了日中邦交正常化。而福田糾夫直到1976年71歲的時候,才坐上了總裁寶座,擔任日本的首相。——譯者注)中吃儘了苦頭。當時擔任編輯部主任的白河發出指示,避免批判當時的競選者之一的中曾根,結果福田陣營都不訂《北關東新聞》了,損失慘重。緊接著,福田糾夫在總選舉中,以178281票的絕對優勢,戰勝了中曾根康弘。這個數字接近《北關東新聞》的訂閱量。所以,得罪了“福田黨”可了不得——報社的乾部們,都了解這一點。粕穀把臉轉向副主任追村:“你看呢?”“我看嘛,頭版頭條倒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追村今天沒有以往的乾脆勁兒。按說討厭自衛隊,就應該反對中曾根康弘,可是,社長白河是親中曾根的,這讓追村左右為難。粕穀把他當作暗藏的“福田黨”加以追問,使他躲閃不及。粕穀又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地說:“看起來,非得問一問飯倉總經理不可了……”房間裡的空氣,頓時緊張起來。飯倉總經理外表看上去像個紳士,外號“黑社會的教授大哥”。在《北關東新聞》報社,他是最接近福田糾夫的一個存在。粕穀以“調停專家”的口吻,對守屋說:“關於這次參拜,飯倉總經理沒說什麼嗎?”飯倉雖然不主抓編輯部的工作,但是,經常給編輯部的大辦公室打電話,通報什麼“福田的意見”啦,“福田的反應”啦,等等。編輯部的乾部們,對飯倉的行動看法不一,但都可以通過“飯倉情報”,或多或少地了解到,福田糾夫陣營的想法。“飯倉情報”往往比記者們通過福田的秘書,搜集來的“秘書情報”更加準確,更接近福田糾夫本人的所思所想。“為什麼這一次,他什麼都不說呢?”粕穀不耐煩地問。“恐怕是在靜觀局勢變化吧。”回答粕穀問話的是追村,大概是聽到飯倉的名字以後,他也憤憤不平起來。“靜觀?為什麼?”粕穀這麼一問,追村馬上指手畫腳地說了起來,“後發製人嘛!……咱們要是來個頭版頭條,他就可以批評咱們吹捧中曾根。總經理這次劃拳打算後出,真不愧是黑社會的教授大哥!……”粕穀神情憂鬱地點了點頭:“要儘最大努力,不被彆人鑽空子。追村,你下結論吧!……”“頭版頭條還是要上的,按照守屋說的,把在野黨發表的批判性談話登上去,再加上一些解說性文字消消毒。”“解說?用共同社的?”“共同社的解說,言辭過於激烈,讓青木寫一個比較溫和的。”“不行!……加上我們自己的解說,那樣做太危險了,讀者會認為,那就是咱們報社的主張。”粕穀立即打斷了這個主張,“混雜著主觀看法的東西,最好不要刊登。”“這倒也是……”追村聽粕穀這麼一說,不由得沉思起來。大家都沉默著,誰也想不出好辦法來。可以說,在沒有摸清楚總經理的想法之前,誰也無法判斷,頭版頭條關於中曾根康弘去參拜靖國神社的新聞,到底該怎麼登好。粕穀把龐大的身軀,靠在沙發背上,環顧四周問:“你們想一想看,《上毛新聞》那裡會怎麼做?”整理科科長龜島說:“恐怕還是以日航空難事故為中心吧。”粕穀對龜島的回答感到意外:“為什麼?”“看看咱們編輯部大辦公室的氣氛,就可以推斷出來。所有的人都著了魔似的,熱衷於報道日航空難,就算咱們決定上中曾根的新聞,大家也不會有多大熱情。”龜島的說法,顯然是一種無視事物本質的說法,但粕穀聽了以後,好像很受啟發。“嗯,你說得有道理。”粕穀點了點頭。龜島得意地說:“就是嘛!……報紙啊,它就是一個活物,不重視它的生長規律,那是不行的。”粕穀點了點頭,視線落在了悠木和雅的身上:“你呢?你怎麼看?”悠木和雅默默地看了粕穀一眼,暫時沒有說話。他做好了被拒絕發言的思想準備,卻沒有做好,回答問話的思想準備。如果是昨天,悠木會毫不猶豫地說:“應該上日航空難”,但是,昨天晚上佐山的稿子被排擠,自己又被社長侮辱,他感到自己無能為力了,報道日航空難的熱情,也頓時減了大半。追村和等等力冷漠的目光,製造了一種不許他發表意見的氛圍,他自己也意識到,不會有人再信任他這個“日航全權”了。“嗨!問你呢!……你是什麼意見?”粕穀又問。悠木和雅從粕穀的表情和聲音裡,可以聽出某種期待感,哪怕他僅僅對龜島的意見,表示一下讚成也是可以的。悠木和雅覺得:自己已經被逼得走投無路,心想:對不起,我隻能這麼說了!“哪個上頭條都無所謂。”粕穀的表情立刻變成了失望。會議在沒有得出結論的情況下,伴隨著粕穀的第X聲歎息,草草地結束了。“傍晚再開一次會,我這就去見總經理!……”粕穀嚴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