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和憐惜王姨娘了,阿霧知道,王姨娘自己也知道。卻說,在大太太抄查了各院後,老太太和二太太便果真好了起來。唯一遺憾的是,沒能從三房崔氏的屋裡搜出東西來。老太太和二太太對視一眼,眼底都有些詫異。明明香芹來回報,說是已經放好了的,東西怎麼會忽然不見了。若是被三房的人發現了,她們怎麼會不說,也沒有鬨出什麼要查人的事情來,莫名其妙的平靜,老太太和二太太是如何也想不通的。所以老太太和二太太都看向大太太,看她怎麼說。大太太也知道這件事,那是二太太出的主意,她瞧著崔氏和榮三爺都像是不知道的樣子,她帶人去翻檢時,他們也是一臉的震驚,特彆是老三,臉上一片死灰,他大概是猜到有人設局了。隻是大太太也不知道緣何那東西就不見了,也不知誰不知不覺救了三房。對她們而言,這將永久成迷了。阿霧可沒想要鬨出來,這件故意栽贓巫蠱的事情,老太太她們若得手了,可以釘死三房,三房回擊,卻未必能釘死她們,所以還不如藏起來,雲裡霧裡,也好叫她們因為不知而恐懼,能收斂些。其實大太太是有些怪二太太的,居然拿自己當到刀子使,這回牛刀出鞘卻隻殺了隻雞回來,還打草驚蛇,今後再想對付三房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老三可不簡單,隻怕要愈發防備了。大肆查抄,隻在二房的梅姨娘處查出了寫著二太太閨名的布偶,肚子上還紮著針。看樣子二太太馬上就要準備流產了。梅姨娘當時就被堵了嘴巴綁了,二老爺也偏袒不得。相對於大太太的憤怒,二太太雖然遺憾沒能整到三房,但是她主要的目標還是解決了,這梅姨娘想挑戰她正室的尊嚴,真是自找死路。那日梅姨娘把馮道婆請了去時,二太太當時就想出了這個主意。那馮道婆還算知趣,沒敢兩邊拿錢,都跟二太太招了。那蠢貨,以為她私下請馮道婆,自己還不管她,真以為是自己不敢管她?二太太得意地笑了笑,不管馮道婆最後倒不倒,反正梅姨娘的結局是注定了的。就當二太太要行動的時候,大太太那邊突然帶回來馮道婆施行巫蠱之事,二太太立時就意識到真是想瞌睡就有人送枕頭來了。然後她又覺得自己這一招真是高,若是隻解決梅姨娘一個,實在有些小題大做,況且由她來做,怕二老爺今後恨她,這成想法子攛掇了老太太,陷害三房,再由大太太出麵查抄,就把自己撇清了。不得不說,這一點上,阿霧和二太太出乎意料的“心有靈犀”了。☆、61晉江vip且又說回王姨娘處。古語雲,破罐子破摔。人一旦沒了想頭,要麼是看不開死了,要麼是什麼都看開了。沒過多久,紫硯就回稟了阿霧,王姨娘大概是被二老爺弄上手了。“我們要不要告訴老爺和太太,”紫硯以為阿霧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算計這個,否則也不會讓她鼓勵王姨娘去和梅姨娘套近乎了。阿霧聽了後麵色很平靜,“不用,這等事情又不是什麼光鮮的好事。她也是條命,如今都到了這個地步,她自己作踐自己可以,我們卻不該再作踐她。”阿霧歎息一聲,“隻是二伯可不是良人,王姨娘,哎,可惜了。”阿霧是真不想要王姨娘的命,不想臟手,也算是積陰德。當然這些都是她自我的安慰。紫硯也點點頭,這是雖然她們在裡麵起了穿針引線的作用,但誰也沒逼著王姨娘去自甘下賤,這叫自作孽不可活。出了這檔子事,紫硯以為阿霧居然還肯救王姨娘,進而幫她掩飾,已經是仁至義儘了。阿霧的心事哪裡是紫硯猜得透的。王姨娘之所以會走到這一步,阿霧可以說是“居功至偉”,若非她一步一步將王姨娘的後路全部斷絕,她也不會便宜了二老爺那個花花膿包。阿霧不僅不揭發王姨娘,還囑咐紫硯若能幫王姨娘遮掩一二,也就遮掩一二,這事鬨出去,二房、三房都丟臉,男人戴綠帽子可不是什麼好聽的事情。何況如今正是阿霧的五哥,榮的關鍵時候。聽說理學大儒董禰(mi)要收關門弟子,全國各地的士子都沸騰了,京城近郊的玉壘山一時學子雲集,人數之多,比起三年大考也不遑多讓。能得董禰垂青,比中進士還讓人值得興奮,那就是官場的一張泥金通行證,不僅受天下士子尊敬,還能得上上下下許多師兄扶持。董禰的弟子雖是鳳毛麟角,但無一不是身處高位之人。比如如今的內閣首輔胡啟中,如今的唐閣老,唐晉山大學士等等。若是能成為他們的師弟,那官運簡直不亨通都不行的。何況,能當得起,理學大儒之稱的董禰確實是貨真價實的有驚世之才,雖未出山輔佐帝王,但其弟子已經代其之身。董禰自稱是他更適合退而教學,比他本身出仕更具價值。隆慶帝的父皇都不曾為難董禰,他也就不敢再勸董禰出山。兩朝帝王的尊禮相待,更讓德高望重的董禰倍受世人敬仰。為了董禰挑選弟子,家裡凡是有適齡子弟的家族近日無一不開始管束子侄,就怕傳出不好的名聲。素日鬥雞走狗、橫行霸市的紈絝公子無不收斂了行徑,企圖迷惑一下已經耄耋之年,可能已經老眼昏花的董禰的眼睛。安國公府也如此。大夫人的兒子,榮瑉,行四,今年十五歲,二房的榮玨,行六,十四歲,三房的榮,行五十五歲,榮行七,十二歲,都符合董禰挑選弟子的年紀。所以安國公府將這件事看做了頭等大事,連老太太都收斂了許多糊塗心思,但是大房、二房越發看三房不順眼,因為榮的名聲如今不論是在書院還是在京城的子弟之間都很有名,又是新科狀元的兒子,他成為董禰的關門弟子的呼聲是最高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榮還是糊裡糊塗的,每日隻喜歡跟著拳腳師傅耍刀弄棍,崔氏打罵他都不聽,榮三爺則認為,成才各有其道,不是非得讀書不可,天下讀書人畢竟是少數,但是難道其他人就不能建功立業了,這就未必。何況安國公是軍功出身,榮是上體先祖,榮三爺覺得也未嘗不是好事。因而也從不強逼榮讀書。榮,則不同了,他年紀小小,就表現了讀書的天賦,雖然比不得曹子建的七步成詩,但榮三爺是親自考校榮長大的,一心覺得自己如此年紀時,絕對不如榮。他身上寄托了榮三爺很大的期望。所以這些時日,榮三爺也不出門應酬了,每日從衙門回來,就去外院親自指導榮的功課。榮瑉、榮玨那裡,大夫人和二夫人大延名師,希望能抱抱佛腳。董禰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