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見城的構築,對於秀吉的人生來說是禍是福?實際上誰也不知道。在這裡雖有人智上的界限,但其實在國內這時已出現了另一個奇怪的相克的萌芽,並像蘆葦一般地成長起來。也許這是戰爭這一罪孽的背後所隱藏的無法避免的現象。總之,在被命令向前線出動的各藩裡,隨著戰爭的延續,失去的不僅僅是武士和來往行人的生命。糧食的訴求、船舶的喪失、作戰物資的缺乏,使得各藩在經濟上麵臨著破產的危機。將這些不如意之處,直接向太合傾訴時還好些;但是從秀吉的軍費中得不到補充,在這種狀況下又被命令進行伏見城的構築,誰也不能不叫苦。因此,靠自己藩的力量無法解決貧困的現象隨處可見。這樣,在擔任瀕於破產的留守大名的會計眼裡,最羨慕的是沒有向前方出動、遵照命令守衛近畿的關白秀次的財務狀況。在這一點上,即是戰時又非戰時,浪費之風欲禁不止。“隻有關白的財富越來越多了!”做為秀吉的繼承人,對於礦山也好、堺地也好,是不會默不作聲的。不論甚麼戰爭,都必然會出現靠戰爭發財的暴發戶,做為文祿的官員,不期然地成為黃金的“堆集場”,這便是關白秀次。於是,擔任那些十分貧困的各藩會計之重任者們,對此是不可能視而不見的。“——到關白家去借啊!”不,這種商量是不會公開化的。而是尋找甚麼門路悄悄地接近關白,請求他借一百兩、二百兩或三百兩,以解燃眉之急。其實以借錢為目的而來的人中,必然伴隨著無知的請願和投機。“唉呀!這場戰爭越來越奇怪了……是的,領地的民眾已經連過冬的糧食都沒有了。這樣下去的話,就無法阻止他們外出逃荒。”“領地內的造船工人,也有一年多沒領到工資了。”在這種愚蠢的陳情請願中,當然是不可能背地裡去罵秀吉了,但是卻難免要成為攻擊秀吉所委以戰場上全任的增田長盛、石田三成和大穀吉繼的材料。“說來,戰場上的那三位奉行究竟乾了些甚麼呢?他們根本不理睬前方的呼聲,這三人再加上長穀川秀一、木材重茲、加藤光泰、前野長康四位軍監共計七人,不等待太合的指示就發布命令。這樣,就使得這場實戰更加無法收拾了。”“其中,有的諸侯被命令不要取勝,還有不少諸侯在戰場上獵虎以排解憂愁。是的,他們製作虎精丸獻給太合。因此有人取笑太合,因虎精丸的功效而生出了阿拾……”到關白家去的人,是不能談及阿拾的出生的。也正是在這時,社會上風聞是否是由於阿拾的出生,使得關白秀次從繼承人的地位上跌落下來了?然而,前來借錢的人的心理,多少也有些異常。為了討得對方的歡心卑躬屈膝,難免淨說些關白喜歡聽的話。因此,擔任文祿之職的關白秀次那家財萬貫的公館,便成了批評太合及其親信們一係列做法的場所了。其中固然有許多值得洗耳傾聽的意見,但也有不少不實之辭。“導致這場錯誤戰爭的禍首是澱君。不,是那些一個勁兒地吹捧澱君、企圖在太合死後篡奪政權的一夥彆有用心的人。這些心腹之患聚集一塊,狼狽為奸,甚至造出了阿拾。據說,這些家夥們正在背後說壞話,企圖將忠心耿耿的加藤清正將軍召回內地來……”於是,那些來借錢的人,如同麇集在甜食周圍的蚊群,搖身一變成了一些奇怪的政治家。在這方麵,由於年齡的關係秀次還遠未達到老練的境地。(舅舅將會如何看待我們這些人呢?)他經常抱著這種恐懼感奔赴奧羽前線,但自從鶴鬆死去以後,轉眼之間像做夢一樣地升為內大臣、左大臣乃至關白,成了豐臣家的嗣子。不久,又被宣揚要當朝鮮王、或大明國的大宰相……等等連想都沒有想過的事,並經常被嚴厲地通告即刻赴朝,結果一件也沒做成。因此,當接到阿拾出生的通知以及聽到應去朝鮮的秀吉歸京的消息時,秀次仍然抱有夢想。秀次所聽到的那些前來借錢的人的既不是牢騷、也不是奉承和迎合的話——“並非難保之事”,是與伏見城建築的迅速進展、秀吉溺愛阿拾的姿態異常地顯現出來時一脈相承的。對秀吉來說,是對自己說過的“親自赴朝,將朝鮮和明軍一舉葬送”的“豪言壯語”的最後收場。五十七歲時得子的老英雄,對自己兒子的溺愛,同陋巷裡的老頭一樣沒有差彆。“——這是多麼合乎理想的人情味啊!”代之以人情味,這樣就把再也不想赴朝、但已經說過的大話一筆勾消了。然而,秀次並沒有看出這一點。秀次隻是判斷:那般溺愛兒子,必然要危及自身的地位了。並且,這一判斷還使人相信,圍繞澱君和阿拾、以及企圖利用她們奪取豐臣家天下的奸佞之徒是實實在在存在著的。(但是這夥人的首領究竟是誰呢?)這是關白秀次在了解極其貧困的諸侯們的內情之下,被充滿奉承的想借錢的人們的迎合不知不覺地推下了疑惑的泥淖。諸侯們的貧困是事實。其原因毋庸置疑就是這場戰爭。而一意孤行地發動這場戰爭的不是彆人正是秀吉,所有原因的深處隱藏著他的錯誤估計。(難道我必須在一生中給人以畏懼和蠻不講理的印象去生活嗎?……)持有這種反感的人是可怕的。現代的父母及子女的滅絕等等,都是從這種未成熟的邏輯的伏兵開始的,這也是戰爭這一不講理的結果所必然萌生出的大自然的一種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