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和尚對秀吉的天下感到恐懼,打算離開堺地助鬆庵。可以說,這多半是從宗教的進退來考慮的。經過三次拚命諫爭仍達不到願望的話,便要靜靜地退下來等待佛的處置,這是佛教中不成文的教誨。連信仰諫爭十分激烈的日蓮等人都嚴格地遵守了這一教誨,因此大日和尚即使考慮韜晦也並非沒有道理。因為他從秀吉的性格中看到了一種宿命。這或許同青年時期的木下藤吉郎所具有的拚命精神一樣。即使成了關白太政大臣以後,這種精神仍然存在著。雖說他完成了日本的統一,但是實際上隻不過是繼承了織田信長的意誌。當然了,不把信長乾不了的事情做給他看看的話,那麼即沒有太政大臣存在的意義,取得了天下的意義也減少了一半。如果這樣去考慮的話,那麼在秀吉前麵所聳立著的拚命的對象,隻能是日本國的領土擴張,即對外國發動侵略。然而,至今國內尚未平定。現在,連小田原的北條氏政也不對秀吉唯唯諾諾了,而在這前麵的奧羽,有一隻年輕的雄鷹正以那凶猛的姿勢搏擊長空。這就是伊達政宗。況且在這些尚未平定之前,是不會考慮出征外國的。“可是,這個已經隻是時間的問題了……”大日和尚是這樣看的。因為他想,秀吉已經控製了中國的毛利,九州的島津以及東海的德川,他是不可能平定不了小田原和伊達的。可是,這以後的事,對於“還活著的光秀”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光秀背叛了信長。叛變和叛亂等等,如果說在戰爭時期是常有的話,那隻是以前。於是那些理當敗去的人,那些理當被誅的人,卻不可思議地活了下來。一旦這樣,那問題就完全另當彆論了。“究竟神靈為甚麼不結束光秀的性命呢?!”其根本,隻是在於有很深的宗教信仰的知識人在思前顧後之後得到的結論:“在你的意誌深處潛在著合乎神靈之意的善意。”或者,這也許是使所有的人更生持決定下來的步驟。光秀便是走了這條道路而成了大日和尚的。而且,確實是為了秀吉而三次諫言,冒了極大的風險。其一,向秀吉的身邊派遣了阪內宗拾以下的堺地人,使兩者的理想靠近了。其二,親自棲身於堺地一角,在經濟方麵毫無破綻地幫助了完成大業之前的秀吉。其三,接近菊亭晴季,從背後促成了他的關白任命。菊亭當然不知道大日和尚就是以前所熟悉的明智光秀。在未發覺的情況下接近他,做為學識淵博的叡山學僧,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大日和尚治國之策的啟發。“其實,所謂英雄,隻是當時時代眾生所希望的影子。不,可以說是懷著願望的影子而勞動的人。現在,我國眾生的願望是甚麼呢?不用說,已經對持續一百二十年的戰亂厭煩了,以求獲得太平之世。並且,隻要胸懷要求太平的眾生之願望,就必須以眾生的力量去發現英雄,培養英雄。你認為如何?把英雄的心願賭給羽柴築前守是沒有道理的嗎?”聽了大日和尚的話後,菊亭立即敲了敲膝蓋,用他那動得極快的頭腦想了想後說道:“是啊!眾生的身旁出英雄……”“得到協助的人拯救了時代。過去,有一位大家都知道的明智光秀這樣人物。這個人,對於做為人的信長公的冷酷極為不滿,神靈已叛變了自己的夥伴和內心。可是,眾生絲毫不想幫助光秀。反之,卻被羽柴築前追得無路可走,被世人嘲笑為隻坐了三天天下,同路邊的露水一樣消失了。”“的確如此。”“第一,光秀看錯了眾生的願望。光秀渴望人情,同時也是一種錯覺,他以為這是千萬人的第一要求。是的……這是一種錯覺。比起人情來說,眾生還是把沒有直接戰亂的社會當作第一要求。因此,他把能創造太平之世的羽柴看作朋友,而懷疑明智能成功。懷疑便不協助,得不到協助的人便隻有失敗……那麼,直至今日,築前朝著日本統一的方向長驅直進。若是眾人對這位築前冷眼相看那就錯了。應主動協助,把築前裝扮成英雄才是大局。不知意下如何……?”到了這個時候,菊亭是絕不會說甚麼豪言壯語的。是自己親手將秀吉推上的關白太政大臣的位置上的,因此,比起豪言壯語,還是自己去接近秀吉,從自家宅邸建築起來的好。不用說,大日和尚從京城通過堺地眾人去幫助過他。然而,就是這位大日和尚,現在卻要離開秀吉了。或者說,他考慮到如果不離開的話也許又要惹神靈發怒了。理由十分簡單。那就是秀吉發跡了之後,雖說給眾生帶來了所希望的太平,但卻說過“連織田信長也做不到?!”的話。這就把他那種奇怪的戰略家、侵略家的真麵目暴露無遺。通過小西、宗對馬守向朝鮮國王交涉朝貢一事就是最好的證據……可是,曾呂利新左衛門阪內宗拾的看法,卻與此不同99lib.。他還沒有拋棄豐臣秀吉。(不論甚麼樣的人都是有缺點的!)從尾張的普通百姓爬到了關白太政大臣的高位,一時表現出傲慢也是不足為怪的;征伐九州後覺得信心大增,在考慮琉球或朝鮮的時候,反倒失去人類應有的進取心了。若說申斥弟弟秀長算是一例的話,那末因茶碗的價格而同利休發生衝突,是除了秀吉之外彆人難以做到的。對澱君的迷戀,讓庶民心驚肉跳的為所欲為,以及對阿吟一見鐘情……等等,都可以看出年輕時代不知道何為放蕩的不幸的境遇,又不能不令人同情。問題在於更進一步深掘的人的靈魂之本性上。(秀吉仍然是卓越的漂亮的花中之花啊!)因此,他十分自負:我是一位領導者,無論何時都沒有拋棄他,而是挖掘其掩蓋起來的善良,結出美麗的果實。或者可以說這是一種愛情,是一種近似於“父愛”的愛情。因此才能在經過三次努https://力之後理應斷絕關係的大日和尚的思想上產生一種對真理的謹慎或懊悔。反正兩人因此而形成了一種針鋒相對之勢。“大日先生,您為甚麼不說話?您不認為拋棄殿下要比幫助更壞嗎?!如果從此斷絕關係,那不是和允許自己的兒子放肆的不負責任的父母沒甚麼兩樣了嗎?”越說越激昂,大日和尚的臉上現出了苦澀的表情。“怎麼樣?是眼看著七零八落下去,還是從您開始做起?”“宗拾先生,那麼就這麼辦吧!被您責備那太難受了。所以,我相信您,靠您的領導,為使關白不犯錯誤再在堺地待一段時間,並為他祈禱。”“那麼……您這樣決定了?!”“那當然。但是,眾生所要求的不是戰爭,也不是侵略,而是希望太平的菩薩所為。這一點望能再次銘記心頭。”“明白了!利休居士如有阿吟的事需要商量的話,那我定前去侍候,一件件與你屈指相約。怎麼樣!這樣可以了吧,利休居士?”然而,利休依然表情深沉地盯著鍋邊。曾呂利說罷,卻爽朗地再次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