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能成為有責任感的人,同而言的:孩子亂糟糟的房間、上學遲到、馬虎的家庭作業、不情願的鋼琴練習、繃著臉不服從命令,或者態度惡劣,等等。儘管孩子可能很禮貌,把自己和房間都收拾得很整潔,家庭作業也做對了,但是他們還是會作出不負責任的決定,特彆是那些整天被告訴該乾什麼、乾什麼的孩子,他們很少有機會去實踐自己的判斷能力,很少有機會自己作出選擇、培養自己內心的標準,因此更容易作出不負責任的決定。而另一方麵,那些有機會自己作決定的孩子,在成長中,精神上會變得自立,他們能夠像成年人一樣選擇適合自己的伴侶和工作。孩子究竟能學到多少我們希望他們知道的東西,取決於他們內心對我們教導的情感的反應。價值觀不可以直接傳授。孩子隻會被那些他們愛戴、尊敬的人同化,通過模仿他們,孩子們吸收了他們的價值觀,並且成為孩子自己價值觀的一部分。這樣一來,孩子責任感的問題再次回到了父母身上,或者更精確地說,回到了父母的價值觀問題上,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表達出來的價值觀能夠加深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有沒有什麼明確的觀點和方法,可能會讓孩子產生我們預期的責任感?這一章剩下的內容就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嘗試回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