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的原則:理解和共鳴(1 / 1)

當孩子說起或詢問一件事情時,最好的反應通常是不要針對事件本身,而是要針對事情暗示的聯係。六歲的弗洛拉抱怨說,最近她收到的禮物比哥哥的少,她的媽媽並沒有否認她的抱怨,也沒有對弗洛拉解釋說哥哥年長,應該收到更多的禮物,她也沒有保證糾正這個錯誤。她知道,孩子真正關心的是他們和九_九_藏_書_網父母關係的深度,而不是禮物的大小和數量。弗洛拉的媽媽說:“你擔心我愛你是不是跟愛他那樣多?”她沒有再多說一句話,而是緊緊擁抱了弗洛拉,弗洛拉驚喜地笑了。這就是這段談話的結束,而它原本可能會變成一段無休止的爭論。許多孩子的問題的真正意圖,是他們對放心的渴望。對於這樣的問題,最好的回答就是向孩子保證我們對他們永久不變的愛。當孩子講起一件事時,不要就事情本身回應他,而是要就孩子對這件事的感受作出回應,這樣通常比較有效。七歲的格洛裡亞回家時心情很不好。她告訴父親,她的朋友多麗是如何從人行道被推到積滿雨水的溝裡去的。她的父親沒有追問事件詳細的情形,也沒有威脅說要懲罰冒犯多麗的人,他就女兒的感受回答了她,他說:“這件事一定讓你很不舒服,你當時一定對做這件事的男孩子很生氣,現在你還在生他們的氣呢。”對這些話,格洛裡亞深有感觸地回答說:“是的!”當她的父親說:“你擔心他們也會這麼對你嗎?”格洛裡亞斬釘截鐵地回答道:“讓他們試試!我會把他們一起拖下水,那一定會濺起水花呢!”她想像著那幅畫麵,然後大笑起來。這段談話以開心結束,它原本可能會成為一場應該如何幫助多麗自衛的、毫無用處的、冗長的說教。當孩子回到家,不停抱怨他的朋友、老師,或者生活時,最好順著他的語氣回應他,而不要先試圖查明事件的真相。十歲的哈羅德回到家就開始發脾氣、抱怨。哈羅德:多麼痛苦的生活啊!老師說我是騙子,隻是因為我告訴她我忘了家庭作業,她衝我嚷嚷,她確實在嚷!她說她要給你寫條子。媽媽:你今天很倒黴。哈羅德:確實是的。媽媽:在全班同學麵前被叫做騙子一定讓你尷尬極了。哈羅德:確實很尷尬。媽媽:我打賭你心裡一定罵了她幾句!哈羅德:是的!你怎麼知道?媽媽:當有人傷害了我們時,我們通常都會這麼做。哈羅德:我感覺輕鬆多了。當孩子發現他們的感受是正常人經曆的一部分時,他們會感到深深的安慰。傳達這種安慰的最好辦法就是理解他們。當孩子對自身做評價時,通常不要隻是以讚同或不讚同來回答他,而要用具體的細節來表達超出孩子期望之外的理解。一個孩子這樣說:“我的算術不好。”如果你告訴他:“是的,你對數字的反應很糟糕。”這樣說是沒多大幫助的,駁斥他的觀點也沒有用,或者給他一些膚淺的意見,如“如果你再用功一點,會好一些的”也沒有用,這些輕率的好意隻會傷害他的自尊,這種直接的教訓隻會降低他的自信。你可以用誠摯和理解來回答他說的“我的算術不好”,下麵任何一句回答都行:“算術是一門很難的課程。”“有些題目很難解答。”“老師的批評不會讓算術變得容易些。”“算術讓人覺得自己很愚蠢。”“我敢斷定你一定希望快點下課。”“下課時,你會感覺安心的。”“考試時一定特彆難熬。”“你一定很擔心不及格。”“你一定很擔心我們會怎麼想。”“你一定很擔心我們會對你失望。”“我們知道有些課目是很難的。”“我們相信你會儘力的。”一個十二歲的女孩說,當她拿著不及格的成績單回家,她父親用如此理解的態度跟她說話時,她幾乎要暈倒,她在心裡說,我一定要對得起父親對我的信任。隻要時間一長,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聽到自己的女兒或兒子宣稱:“我很笨。”父母當然知道他不笨,於是他們開始說服他,讓他相信自己是聰明的,就像下麵這位父親做得一樣:查爾斯:我很笨。父親:你不笨。查爾斯:我就是很笨。父親:你不笨。記得你在夏令營時多聰明嗎?輔導員認為你是最聰明的人之一。查爾斯:你怎麼知道他怎麼想?父親:他告訴我的。查爾斯:是麼,那麼他為什麼總是說我笨?父親:他隻是在開玩笑。查爾斯:我是很笨,我知道,看看我在學校的分數。父親:你隻是需要更用功一點。查爾斯:我已經用功多了,但是還是一點用都沒有。我沒長腦子。父親:你很聰明,我知道。查爾斯:我很笨,我知道。父親(大聲地):你不笨!查爾斯:我就是笨!父親:你不笨!笨蛋!如果一個孩子說自己很笨,或者很醜,或者很壞時,我們無法說出一些話或做一些事能讓他立刻改變對自己的看法。一個人對自己根深蒂固的看法,通常無法直接改變。就像一個孩子對他父親說的那樣:“爸爸,我知道你是對我好,但是我還沒蠢到把你的話當真的程度。”當孩子表達了對自己消極、否定的看法時,我們的否定和反對對他沒什麼幫助,他們會更堅定地確信自己的看法,我們能給予的最大幫助是告訴他,我們不僅理解他的感受,還理解他的特彆的暗示。例如:伊凡:我很笨。父親(認真地):你真的那麼覺得麼?你不覺得你很聰明?伊凡:不覺得。父親:那麼你心裡一定很難過?伊凡:嗯。父親:在學校裡,你一定非常擔心時間,擔心不及格,擔心分數低。當老師叫你回答問題時,你一定很慌亂,甚至即使知道答案,你也無法正確說出來,你怕你的話聽起來很愚蠢……老師會批評你……同學會笑話你。所以,很多時候,你寧願什麼也不說。我想你大概記得你說了什麼而大家笑話你的情景,這讓你覺得自己很愚蠢,同時也覺得受到了傷害,很生氣。(這時,孩子可能會告訴你一些他的經曆。)父親:看,兒子!在我眼裡,你是優秀的,隻是你自己有不同的看法。這段對話可能並不會使孩子立刻改變對自己的看法,但是可能會在他心裡埋下懷疑的種子,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那麼無能。他可能會在心裡想:如果爸爸理解我,認為我是一個優秀的人,那麼可能我並不是那麼沒用。這段談話產生的親密可能會讓兒子要努力地無愧於父親對他的信任,最終,他會逐漸發現自己身上的許多優點。當孩子說“我總是運氣不好”時,爭論和解釋都無法改變他的想法。我們每舉出一個好運的例子,他都會提出兩件不幸的事來反駁。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讓他看到我們非常理解他有這種想法的感受:安娜貝爾:我的運氣總是不好。媽媽:你真的那麼想?安娜貝爾:是的。媽媽:所以當你參加一個比賽的時候,你心裡會想:我不會贏的,我沒有那個運氣。安娜貝爾:是的,我就是那麼想的。媽媽:在學校裡,如果你知道答案,你會想,今天老師不會叫我回答問題的。女兒:是的。媽媽:我想你可以告訴我更多的例子。安娜貝爾:當然,就像……(孩子舉了一些例子。)媽媽:你對運氣的想法我覺得很有意思,如果發生了你認為運氣不好的事情,或者運氣好的事情,來告訴我,我們可以討論討論。這樣的談話可能不會改變孩子相信自己運氣不好的想法,但是,她可能會覺得有這樣一個通情達理的媽媽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