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方社會的經濟文化發展,主要在長江以南的江蘇、浙江一帶。江浙的水利事業之發展,乃是曆年來不斷的有水利專官積累而成。五代時吳越建國,政府常雇用數千工人,用來治河築堤,開墾種植。在宋仁宗時,有大規模的圩田以及河塘。所謂江南舊有的圩田,每一圩田方數十裡,如一座土城。其中設有河渠與門閘。旱時開閘,引江水入田;水浸時,則閉閘以拒江水。因此免除了水旱兩災,為農謀利。宋代,南方文化日高。仁宗時,就有至和塘之修建。此至和塘建自昆山到婁門,凡七十裡長,隻有積水而無陸路,後來發明此水塘中建堤,每隔三四裡則造一橋以通南北之水,此事詳記於邱與權的《至和塘記》。宋神宗時,有一位昆山人詳論蘇州水利,他認為環繞太湖之地有二百餘裡,可以造田;又有沿海之地,亦有數百裡可以為田。前者在水之下,後者在水之上。有聰明人將上述之田辟為圩田,而且用適當措施,使水災不浸,旱災不乾,均成為良田也。這位昆山人建議學古人治水之法,使之縱則有浦,橫則有塘,憑人力均可完成。宋以前一千多年中國經濟文化之重心在北方,宋以後則遷到南方來了。包括蘇州在內的三吳水利,成為宋以後中國南方經濟文化的重要營養源。當時三吳水利,不但重視水利之興修,也極重視種子的選擇。真宗時,因江淮兩浙之地多旱災,則水田難種,於是派使者去福建取得占城稻三萬斛,此為旱稻,滿足了旱稻可早熟之期望,而避免了亢旱之苦。宋室南遷後,江南地區更大力開發,以百萬之眾大興水利,並且有大量北方難民,一起參與開發南方的土地。紹興五年時,有屯田郎中樊賓建議,江南、湖廣等地膏沃之田數千裡,無人可耕,如能讓北方士民千萬人來南方儘耕荒閒田地,則地無荒田,人無遺力,國可中興矣。於是大興水利計劃,遂有“蘇常熟,天下足”之諺語產生。不過美中不足者,兼並之事,因之而生。由於當時豪強的兼並,富者田連阡陌,兼且逃避賦稅,因此遂有公田製的產生。政府沒收貪官之大量田畝此等田均為官田,於是景定四年,宰相賈似道實行限田之法。宋代官田租額甚重,元明時繼承了。元代時並將官田經常賞賜給大臣。此時期蒙古人、色目人視江南如在天上,紛紛想方設法遷來江南定居。回人來江南居住者更多。北方此時來南方設法工作者亦接踵而來,北方人尤為欣賞江南人之技巧精妙。而此時江南人兼並之風更為有增無減,富室奴役貧者,動輒百千家,有多至萬家者。因此江南成了少數大地主含蒙古人、色目人及漢人、南人管治多數佃戶之局麵,而大地主之財富占了天下十分之七。到了明代籍沒土豪田租,但田租仍照舊額付與政府,此法南宋時已有。當時富庶之區在江南,天下的租賦,江南占了十分之九,浙東、浙西又占了整個江南的十分之九。而蘇州、鬆江、常州、嘉興及湖州五府又占了兩浙的十分之九。而蘇州更甚,蘇州一府都是官田,而民田不過十五分之一而已。假使以蘇州的田賦與唐代的租庸調製相比,則此時蘇州之田賦要比唐代重四五十倍,因而英宗時,鬆江一地已積荒田四千七百餘頃,皆因田租太重,遂造成久廢不耕之現象。田賦較蘇州稍輕者為鬆江。宋代征收蘇州賦稅,夏稅付錢,秋稅科米,總稅額每年不過三十餘萬;鬆江則每年不過二十餘萬。後來因改行公田,賦法遂雜亂矣。元初之賦稅仍照宋製,但賦額則大增。至明洪武時,賦稅較元減少兩成左右。但永樂即位,賦稅又複加重。自萬曆到明末,賦稅仍重,故民間繳賦者,歲不過全年所賦之十之五六而已。此種賦稅不均問題,一直到清代亦無改革。總言之,唐中葉之北方財富,到明時已轉到南方,但南方人之生活已較唐代之北方人為苦,亦即顯示明代國運不及唐代了。此時財富集中於江南之富豪,小民則水深火熱。總算富人對社會事業之關懷,還相當顧及,對於農田水利,當時有進修,也能維持不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