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以前並無正式外交。秦漢大一統後,就有正式對外政策了。古代中國是華夷雜處的,兼有耕稼與遊牧。耕稼者住在城郭內,是封建的,名叫華夏。遊牧者隨處遷移無城郭,名叫戎狄。自春秋至戰國,土地開辟大增,戎狄有同化的,亦有被趕走的。中國的北麵是大草原,稱為匈奴,或稱蒙古人。從人種學上說,中國人與蒙古人是一種人。照古代說法,匈奴人是夏朝之後裔。按照《史記》說,秦、魏、趙、燕四國之北接壤匈奴,四國將遊牧民族趕走,築一長城。長城隨著封建製度而來,秦、魏之間有長牆,燕、齊之間亦有長牆,趙、燕之間亦有。秦統一中國後,國與國之間的長牆都不要了。但對北方各國之牆仍保留而且連接起來,由秦連成一體,名為萬裡長城。秦國的南邊,經五嶺到安南則不要牆。到南邊的路近山,中有苗裔,在湘、桂、滇、黔等省均有苗人,是被華夏趕出來的。秦時匈奴中出了一位大人物,叫冒頓單於,他有本領,有部族跟隨他遊牧。冒頓有一匹駿馬,他對部下說:“我箭去處,人須跟從之。”有二人不跟從,射而殺之,眾皆服從。不久,冒頓又有一妾,冒頓先射,有幾位不跟射,又殺之。一日狩獵,冒頓命射其父,於是眾從之而射死其父,自己為王。此是異族文化,是野蠻文化,中國曆史上沒有,隻有西洋曆史有,這種文化是可怕的。項羽有愛馬愛妾,他投烏江時曾為愛馬愛妾作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痛惜不能保護愛妾與愛馬。當時秦與匈奴交界處有很長之陰山,比阿爾卑斯山易過,故在陰山一帶兩麵均是遊牧民族,在可怕的冒頓單於管控之下,故秦始皇要築萬裡長城。陰山的兩個要區,一是河套,水草豐美,再往南是秦京鹹陽、長安。故秦始皇派魯人大將蒙恬統領四十萬大軍屯守,派長子扶蘇與恬同任監軍,在當地開墾屯田,命南部人口移民,開辟了三十餘縣,名為新秦中,在河套之兩麵。陰山之另一個重要區在大同,往北是張家口,南下可入山西,也在陰山之南。第三較次要之地區是熱河,南下可入河北。新疆在秦時非屬中國。後秦王出東巡狩時死於路上,發生政變。秦王愛少子胡亥,部下假秦王命立胡亥為王,命扶蘇自殺。蒙恬勸他不必自殺,扶蘇不願,終於自殺。子敬重父不一定是人類中之壞事。恬受詔下獄自殺,亦有服從之心。這同樣是法律,同樣是民主,而非專製。聽了曆史後,必須有客觀明智的判斷。於是秦國革命,首先由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因秦要派陳、吳去漁陽守邊,在路上造反,秦四十萬軍隊潰敗。於是匈奴乘勢強盛。漢高祖派軍隊到大同附近的平城,今日“昭君出塞”“四郎探母”等故事均發生於此邊疆上。匈奴派軍隊圍困高祖於平城,漢軍受到匈奴之重大打擊,後來未開戰,匈奴跑掉了,無人知其原因,此是一段秘史。據說是陳平出奇計,使匈奴退兵。陳平共出七次奇計。據計,陳平請高祖派一人去遊說單於後閼氏,說漢王打敗要用美女獻匈奴王,閼氏會失寵,於是閼氏命匈奴退兵。平城敗後,高祖不敢與匈奴戰,後有推大車之魯人婁敬見高祖而獻計,勸高祖如何對付匈奴,即用和親政策,嫁女給匈奴單於,成為女婿外甥親戚,於是派公主出嫁匈奴,雙方遂和好。高祖崩,呂後為王,單於來信,自稱孤男,說呂後為孤女,欲兩家相聯合。此實是侮慢,後來還是主和。當時內部仍有主張封建的,而外有大敵匈奴。但呂後以後,文帝出而形勢又趨太平。賈誼說,中國形勢仍然不好,如稻草底下有火種,終極必會焚燒,“〔編按:見賈誼《治安策》,又名《陳政事疏》。〕”故賈誼此時對內外均設法加以處理。後經景帝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國家趨於統一。對外仍用和親政策。到武帝時改用文人治政,對外就用武力征伐匈奴。中國自秦始皇至漢武帝,七十年來受匈奴之壓迫,武帝遂正式征伐匈奴。秦始皇對付匈奴築萬裡長城,采取防禦政策。漢高祖以後對付匈奴采用和親政策。匈奴侵略中國並非出於政治野心,乃是出於經濟要求。那裡並不產米,其所釀之酒不佳,亦不產絲、鐵器。中國以後每年有年禮送匈奴,亦有送禮給匈奴貴族,於是不再來侵,兩國開關貿易,並在長城擇數區經商,駝馬與中國交換,民間亦不再來侵。和親其實等於賄賂政策,因而取消了侵犯中國之動機。西洋人今日要錢,但經濟與人不能相提並論。漢文帝時仍與匈奴和親,有公主、婢女、差役等隨派公使同往。如中國不願去,恐會破壞中國與匈奴之間的邦交。遊說者對匈奴方麵說,與中國人做生意甚易,但不易長久,並且又說匈奴的瑪內“〔錢按:瑪內指匈奴出產的本地酒。不比中國酒,即是說不與外國人做生意是聰明辦法,與外國人經商等於被抽血。〕”遊說者說,中國的科學、物質、文明以及生活程度高,目的是為了騙錢。遊說者又說,與中國人做生意,會被騙光,最好莫如去搶。長城太長,防守不易。冬季,中國的糧食收割了,酒釀好了,布織好了,牲畜肥了;匈奴則全沒有,冬天草枯了,水凍了,漫天風雨,冰天雪地。人窮餓而精力充沛。匈奴來南方是騎馬而來,所謂秋高馬肥,馬怕熱濕。騎馬作戰用弓射箭,以角製膠成弓,卻亦怕濕氣,在乾燥西北風中最適用。唐人有詩曰:“風勁角弓鳴。”如有人來搶,呼應鄰村來救已來不及了。故地方大,四麵八方可以騷擾。這就是流動性甚大的流寇,不易捕捉他們。和親是受欺騙,但防禦政策不易生效,如此匈奴來搶,年複一年。到漢武帝時,召集眾臣商議,定出誘殲政策。匈奴分方,有三十六方,每方一萬人,匈奴人能馬戰者有三十六萬人,全匈奴等於一百八十萬人,等於中國一郡,人並不多,故可誘敵深入而聚殲之。有大臣王恢主用此法,漢武帝同意了。於是派遣間諜“〔錢按:間諜乃中國發明,《孫子兵法》有說明。〕”,名為“馬邑之謀”,在漢高祖曾被圍困之平城附近,派出間諜人員,四麵埋伏於山。單於領軍前來,來了大隊人馬,但野蠻人極為機警人愈文明腦筋越遲鈍,單於識破而逃遁,因而和親受了破壞。於是武帝將王恢下獄“〔編按:後來王恢自殺而死。〕”,因騙人並無用處。漢朝用和親,再而用防禦,最後用間諜誘殲又告失敗,因此改用撻伐政策去攻打匈奴,與匈奴作主力戰。因為防不勝防,唯有主力作戰,進攻強於退守。這是中國曆史上采取攻勢的開塞出擊。首先要訓練馬隊,選馬種,到西域去找名馬如汗血馬。中國與西域有交往等於斷了匈奴的右臂。於是派張騫出使西域,走遍三十六國,開放上林“〔錢按:上林即皇家花園。〕”作牧場,馬食苜蓿,去西域買來鋪成草皮,養了四十萬匹。民間獲知中國決與匈奴戰,有戰功者可封侯,民間亦養馬,因此一人有兩三匹馬了。分兩路夾擊與匈奴決戰。匈奴敗後逃至蒙古,彼以逸待勞,主力放於沙漠以北。因此再絕漠遠征,度過沙漠去打他,雖可打敗他,但無法捉到他。唐詩雲:“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有人說中國人尚文輕武,其實不然。武帝尊崇孔子,表彰六經,仍有大軍,因此匈奴一直向西逃到西域,再逃到羅馬,所向無敵,變成今日之匈牙利人,西人稱為“黃禍”。中國人要立國,東南方並不可怕,漢、唐、宋、清曆朝以來,永久的大敵在西北。故此後仍應注意西北方。林則徐光複新疆時,說將來大敵非美國而是俄國。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均佳,對內統一,對外平夷,但人民對其評論並不好,因為他花錢太多,他在位五十四年,晚年悔其做法,因為他使社會變得貧窮,其子戾太子“〔編按:即劉據,漢武帝嫡長子,後立為太子,在巫蠱之禍中逃亡自殺,漢宣帝即位後,追諡其為“戾太子”。〕”因謀反而死。武帝臨死時,小皇帝昭帝立,由母後臨朝。武帝原定由外戚輔政,派霍光輔政,霍光為漢外戚,遂封為大司馬大將軍。昭帝極能乾,此下有宣帝戾太子之孫,他在鄉下長大,跑進皇宮做皇帝,因來自民間,乃是好王。漢之全盛期是漢武帝時期,這是定論。所謂“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又說:“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中國人說:天上的皇帝有青帝春天、赤帝夏天、白帝秋天、黑帝冬天。所以,漢代的做皇帝也有天命,換皇帝也要依時而換,一曰禪讓,二曰革命。當時漢朝有人講禪讓。宣帝之後有元、成、哀、平諸帝。元帝為好皇帝,做了十六年。成帝接位後,由其母王太後輔政。母舅有八兄弟,選一為大司馬大將軍。兄弟相繼而做,五個兄弟均做過大司馬大將軍。王莽之父早死不封。莽讀書於太學,謙虛好學,與人相處友善,人人讚其為大好青年,王太後亦看重他。五兄弟死後,王太後命王莽為大司馬大將軍,並封了侯。一日,莽母病,有公卿夫人探問,莽妻出來招待,裙隻及膝“〔錢按:古代之女裙長應及於地。〕”。莽有學問道德,治家好,名譽極高。成帝崩,無子,由哀帝嗣位,時哀帝十八歲。哀帝祖母傅姓,莽為成帝之表兄弟,成帝母之侄。一日宮中家宴,他亦去赴宴,見中間有兩席:一為太皇太後,一為傅氏太後。莽說,漢朝規矩隻有一母後,嗣的不能算,命傅氏坐一旁。傅氏生氣,不肯出席。當天宴畢,莽提出辭職,不乾了。眾人譽莽之作風偉大。哀帝二十餘歲死,無後。但哀帝是同性戀,愛無學之青年人董賢。傅氏死,太皇太後仍在,主張王莽再出山。於是董賢自殺,莽聲名更響,再立漢平帝。元帝十六載,成帝二十六載,哀帝六載,當時人民認為漢之命運已絕,於是擁戴王莽為王。此乃禪讓,而非篡位。其實莽非偽君子,其開頭是讀書的貧苦子弟,看其太太之打扮簡樸,可見王莽並無作王之意。當時如姑母王氏早亡,王莽亦不能再複出,這隻是曆史上偶然事件;如傅氏多活幾年,莽亦老矣!故王莽非處心積慮,亦非篡位,即使是假裝數十年,亦算不錯矣!所以說:(一)王莽能裝數十年,亦極偉大。(二)有了新的政治製度,土地收歸國有,重新分配。井田製破壞了,成為耕者有其地。認為社會不要有貧富不均,單是平均分配土地,不夠,尚有貨幣製度的改革。王莽理想高遠,但無手段,隻是一位書生,有點迂,而且不近人情。當時漢封匈奴王爵,封印留存至今。匈奴聞新聖人任命,匈奴來朝,王莽說:“天無二日,土無二王。”要匈奴換封印,隻能封為侯。匈奴生氣,與漢打仗了。王莽說:“做官先要調查其政績如何,好的俸高,不然打折扣。”但做官不能餓著肚皮。故王莽做事有理而無辦法,迂而不清,他死時築高台穿朝服,在高台上燒死,死得迂而莊嚴。以後的人說莽假死。“〔編按:《漢書·王莽傳》稱王莽為商人杜吳所殺,校尉公賓就斬王莽首級,懸於宛市之中,軍人分裂莽身,爭相殺者數十人,百姓“共提擊之,或切食其舌”。〕”助王莽篡位的是劉歆,其父劉向,父子均極有學問,且有高遠理想,今日說他們壞,其實不對。有人將王莽與曹操相提並論,並不通,因王莽非政治家。莽封於新,名為新朝。莽死,光武出,仍名漢,為東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