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鎖定日本西海岸(1 / 1)

第二次握手 張揚 2434 字 1天前

“我的意見,”喬治·馬歇爾雙手抄在身後,環顧了整個會議室一眼,麵容和藹,語調平靜,“轟炸目標必須選定在日本西海岸,還必須是城市。”將軍身材有六英尺多高,站在一群坐著開會的人麵前更顯得鶴立雞群。在座的軍人和學者們相互看看,一言不發。他們知道,五星上將的“意見”就是命令。沒聽見他接著便說了兩個“必須”嗎?隻有下達命令才會是這種口氣。“聽得懂嗎?”佩裡朝身邊的奧姆扭過頭去。“聽得懂什麼?”“喬治為什麼看上了日本西海岸的城市?”“哦,我沒想過這事。”“喬治前幾天跟我單獨談了一次。他站在一幅很大的日本地圖前,專注地、長時間地、上上下下地打量日本群島的西海岸。最後,他若有所思地告訴我,侵略中國的日本軍隊,日本的飛機軍艦,都是從西海岸的港口開拔的。”“是嗎?”“還有,”佩裡更加湊近奧姆,“你忘了哈裡的話?”哈裡·杜魯門當著奧姆的麵說過,馬歌爾在中國天津住過三年,至今能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他一直沒有忘記中國,說那是一個讓人不能忘記的國家……這是一個級彆很高的會議。會議宗旨是選定對日本實施原子彈轟炸的目標城市——對,必須是城市!不是山野或鄉村,更不是日本以外的什麼沙漠荒島。羅斯福當初決定製造原子彈是為了使用原子彈,用它來轟炸日本,以儘早結束戰爭。杜魯門繼承了這一思想。轟炸的目標當然是城市,轟炸城市才能產生巨大的震撼力!馬歇爾和陸軍部長,還有佩裡將軍,都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們建議的每個目標都是城市,總統批準的每個目標也都是城市。政府和軍方還一致決定:有多少顆原子彈,就實施多少次轟炸,一顆也不留下,一顆也不用以“貯存”。隻要日本拒絕投降,而且是無條件投降,就持續地、不停頓地轟炸下去!從一九四五年九月開始,美國每月能產一百公斤鈾235和二十公斤鈈239,這意味著每月能製造好幾顆原子彈;隨著時間推移,產量還將迅速提高。所有這些原子彈一旦造出來,就立刻用於轟炸日本——如果它仍然拒絕無條件投降的話。“日本已經拒絕了《波茨坦公告》,說是因為‘公告’沒有提到天皇未來的地位。”馬歇爾的目光投向佩裡,“亞倫,你可以談談嗎,你認為天皇在戰後應該有什麼樣的地位?”“您是說裕仁嗎?”佩裡聳聳肩,“如果直到那時他還沒被炸死,就應該作為頭號戰爭罪犯送上絞刑架,然後滅屍揚灰!”會議室裡響起熱烈的掌聲。五星上將不置可否。他隻是深深地看了佩裡一眼,繼續侃侃而談——一九四五年四月美軍進攻衝繩,是攻擊日本本土前的最後一役。日本人在戰鬥中的瘋狂強韌,“神風突擊隊”的視死如歸,使美軍陣亡達一萬二千人,在美國朝野引起極大震撼。日方則死十一萬官兵和七萬五千非軍事人員。美軍原定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一日開始對日本本土實施第一階段進攻,從東西兩岸夾擊日本最南端的九州島,投入兵力六十五萬、船艦二千五百艘和戰機五千架;日本則在九州部署了五十四萬兵力,計劃投入五千架自殺式神風戰機,企圖以此迫使美國接受一項折中方案。在日本本土進行的決戰無疑會空前殘酷。預計第一階段九十天的戰鬥美軍傷亡將達到十萬人。第二階段進攻擬於一九四六年三月一日開始,美軍將在關東平原投入二十五個師,在長達一百二十英裡的戰線上進攻東京和本州。如此漫長的戰線和如此迫近日本的要害地帶,預計美軍傷亡最少也將超過十五萬……一九四五年初,佩裡預知幾個月後將製造出幾顆原子彈。他報告了陸軍參謀長,建議組織一批高級軍官研究一下,麵對原子彈的問世該怎麼辦。馬歇爾聳聳肩,輕鬆地冋答:“你還不知道‘該怎麼辦’嗎!”第一次原子彈試驗成功之後,科學家“起義”問題被反映到杜魯門那裡。爭論焦點集中在“是否用原子彈轟炸日本”。總統花十五分鐘聽取彙報,然後用一秒鐘作答:“炸!”總統接著明確指示:轟炸必須在八月三日以後的第一個星期內實施。“總統認為,按照這一計劃,美軍在付出傷亡二十五萬人的慘重代價之後,要到一九四六年十一月才能使日本投降。”馬歇爾接著說:“美國將因此亟須蘇聯出兵,在中國境內牽製部分日本軍隊,使其不能回援本土——而這是違背總統意願的。他一直堅持認為,美國有能力獨自打贏這場戰爭。此外,美國不是日本,不是中世紀酋長國,不是野蠻人部落;在美國,最重要的是人的生命,何況這是多達二十五萬美國青年的生命——總統甚至認為,美軍犧牲的總人數,最終可能達到五十萬至一百萬。要儘早結束戰爭,要拯救這幾十萬至一百萬美國青年的生命,要把數以億計的亞洲各國人民從日本的暴虐統治下儘早解救出來,惟一的辦法就是使用原子彈。”總統這麼“認為”,陸軍部長和海軍部長也這麼“認為”——這就夠了!其他人怎麼“認為”無關緊要,甚至可以暫時對他們隱瞞一切。國會根本就沒聽說過“曼哈頓工程”。軍方除陸軍參謀長外也沒人聽說過“曼哈頓工程”。政府內也隻有兩三位閣員以“總統朋友”身份知道這事,甚至連國務卿都被蒙在鼓裡。必須使用原子彈——會議對此沒有爭議。接踵而來的問題,是原子彈往哪裡投擲?佩裡首先發言:“我推薦吧——廣島。”“‘推薦’?”馬歇爾看看掛在牆上的大幅日本地圖,回過頭來一笑,“好,就算推薦吧。談談理由。”佩裡指出,廣島是重要軍運港口和海軍基地,還是本州到九州的交通樞紐。公用事業和市內交通發達,軍事工業密集,許多中小型工廠和幾乎全部家庭作坊都在生產軍火和軍用物資。廣島駐有日本第二陸軍司令部和軍隊二萬五千人。市區人口三十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一萬二千三百人。廣島地勢平坦,前一段時期受破壞不大,加之市區均為密集的木質房屋,已有三周沒下雨,一旦受到轟炸容易引起熊熊大火……“熊熊大火?”“對,這樣很好,可以儘多燒死一些日本人。”“還有理由嗎?”“還有——偷襲珍珠港和摧毀了幾乎整個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日本海空軍,大部分是從廣島出發的。”“還有一條理由你沒說,這可能是因為你不知道——”馬歇爾望著佩裡,“一八九四年九月,明治天皇在廣島大本營召開‘禦前會議’,部署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會議確定的第二個目標小倉也在日本南端西海岸。那裡建有日本最大的兵工廠,還有大批與之成龍配套的機器廠、零配件廠和發電廠,戰爭期間瘋狂生產各種殺人武器和軍事裝備。第三個目標長崎位於九州島西端,是距中國最近的重要軍港和商港,工業發達,有日本最大的艦船製造中心,大量生產海軍設備。第四個目標新潟較遠,位於本州中北部,也麵向中國,是一座海港城市和鋼鐵、化工重鎮,火藥和炸彈炮彈生產基地……從一九四四年下半年起,特彆是跨入一九四五年之後,美國空軍對日本各大中城市長期進行地毯式的狂轟濫炸。但是,上述四個城市卻基本上沒有被轟炸過——原子彈扔向一片廢墟與扔在一座完好無缺的城市上,就試驗轟炸效果而言是大不相同的;因此有人說,美國有意把廣島等四座城市留作“原子彈試驗場”的……“真是這樣嗎,”丁潔瓊問奧姆,“把四座城市留作試驗場?”“我不知道,”奧姆欲言又止,“也不想知道。”“為什麼?你曆來是個喜歡尋根究底的人。”“彆說了,瓊,”奧姆打斷女科學家,“往下看吧!”一群科學家和工程師師正在看幻燈。丁潔瓊教授坐在放映室的邊角處,奧姆站在她背後,上身前傾,雙肘支在椅背上。銀幕上是廣島、小倉、長崎和新渴四個城市的空中偵察照片。這些照片經過“精選”,但數量仍達幾百張,看一遍得幾個小時。但是沒人中途離席。大家都很認真,目不轉睛地盯著銀幕。大家也都在沉默中思索著,設想著:這些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生活和生產節奏緊張,因低矮木質建築物眾多而頗具日本特色的城市,遭到原子彈轟炸之後會變成什麼模樣呢?奧姆在華盛頓開完會後立即飛回阿拉摩斯。夜裡,他陪著瓊到俱樂部來看幻燈——這不是娛樂,而是工作。他們在觀看之後有責任對即將進行的轟炸提供意見,以求儘力提高轟炸效果,他們的意見會以最快速度傳遞到“前沿”;但他們更重要的責任乃是事後對轟炸效果進行分析、計算和評估,使下一階段的原子彈造得更多,當量更大,投彈方式更好,破壞力和殺傷力更為可怕……奧姆趕回阿拉摩斯就是為了這個:等待對日本實施原子彈轟炸的消息,主持更大規模地製造原子彈。是的,現有的原子彈太少了。美國的亦即世界上的第一批原子彈共三顆。一顆鈈彈已經用於一九四五年七月十六日的試驗,還剩兩顆:一顆“槍式”鈾彈,是給廣島或新潟的“禮品”;它彆名“小男孩”,又叫“瘦子”,長十英尺,直徑兩英尺,重四噸半——而這顆炸彈的核心部分即鈾裝料重量不過幾十公斤。另一顆“內爆式”鈈彈,則準備“獻給”小倉或長崎;它彆名“胖子”,長十一英尺,直徑五英尺,重五噸……科學家們圍著這兩顆炸彈驚歎不已,喋喋不休。一致的看法是“小男孩”造型優美,簡直表現了第一流的雕塑藝術;分歧則集中在爆炸力上,至今也沒有趨於一致的結論。多數人認為“小男孩”為五千至一萬五千噸當量,“胖子”為七百至五千噸當量,也就是說鈾彈的威力遠在鈈彈之上。丁潔瓊教授則提出了相反的觀點,斷言就目前這兩顆原子彈而言,“胖子”的當量在“小男孩”之上。她並沒有說服其他科學家,好在已經根據她創建的“核爆炸空氣動力學”原理研製出一種與炸彈一起投擲的裝置,可以將轟炸衝擊波的數據傳送到飛機上。就是說,最後的結論指日可待。“這裡很熱,”奧姆輕聲道,“出去走走吧。”“總統不是決定在八月三日後的第一個星期內嗎?”女科學家一麵起身,一麵問道,“今天已經是八月三日了,兩顆炸彈還擺在阿拉摩斯。”“那是樣品,”奧姆淡然一笑,“實彈早就送走了。”“是嗎?”丁潔瓊吃了一驚,“做得可像真的一樣。”“佩裡給兩顆實彈取的代號是‘不可替換物’。”一九四五年七月十四日,“不可替換物”組件被全副武裝的軍人押運到阿拉摩斯阿爾伯克機場,裝上三架大型DC-3運輸機,往偏西北方飛行,在聖弗蘭西斯科漢密爾頓機場降落。這東西本可從空中或海上運往太平洋上的前沿陣地,但空中不安全,怕萬一失手把聖弗蘭西斯科即舊金山夷為平地。於是,七月十五日被裝上了“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型巡洋艦。“貨物”形狀古怪,像個大圓餅,高不足二英尺,直徑卻達十八英尺,外層全是鉛。艦長問:“這是不是細菌武器呀?”但沒人回答他。一九四五年七月十六日早晨八點亦即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阿拉摩斯成功試爆之後兩個半小時,“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即在聖弗蘭西斯科起錨。緊接著,兩架C-54重型運輸機載著核心組件即幾百磅鈾235和其他零部件經夏威夷飛抵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重要海空軍基地提尼安島。“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第四天早晨進入珍珠港。繼續西行三千三百海裡,七月二十六日到達並卸貨。之後前往作戰海域,不幸於七月三十日上午十時零五分被從廣島起航的日本潛艇擊沉;這艘排水量近萬噸的重巡洋艦,載員一千一百九十六人,隻救起三百一十六人。幾乎與此同時,作戰部門選定廣島為第一目標,八月六日實施轟炸……西太平洋馬裡亞納群島中的提尼安島上有美國最大的空軍基地。那裡有一千架可裝載七噸炸彈和五百磅燃燒彈的B-29重型轟炸機。這種外號“空中堡壘”的飛機以十五秒鐘的間距從六十條跑道上不分日夜地起飛,對日本各大中城市進行地毯式轟炸。這種飛機缺乏自我防護能力,非常笨重,在滿載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常常遭到日機的攔截或地麵炮擊,損失慘重;即使未遭到敵方攻擊,往返途中墜毀或在機場起降時失事也是司空見慣,大批飛行員和機組人員因此犧牲。可是就在這裡,卻有一支從來不參加作戰的特殊航空隊。它藏身於機場“第八大道”與“第一二五大街”之間一片半圓形活動房屋裡,四周是鐵絲網和輕重機槍的重重保護。這裡的一個神秘之處是總能看見科學家的身影。這個航空隊所配備的B-29重型轟炸機從不出擊,卻經常起飛,在某幾個荒島上進行投彈訓練……“我懂了!”丁潔瓊喊道,“你說的是‘五〇九’,赫爾那個航空隊。”“是的,”奧姆點頭,“它剛剛撥給佩裡將軍指揮。”“第一個轟炸目標已經鎖定廣島?”“是的。”“就是一八九四年九月明治天皇召開‘禦前會議’部署甲午戰爭的那個廣島?”“是的。”“就是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本海空軍由之出發偷襲珍珠港和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一九四五年七月日本潛艇由之起航擊沉‘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的那個廣島?”“是的,是的,就是那個該死的廣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