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順道去訪問工業家兼人道主義者喬治·詹森,與他閒聊了幾分鐘。他當時是安迪科詹森公司總裁。不過使我更感興趣的是,他是個既能讓聽眾笑,有時又能讓他們哭,並能使聽眾長久記住他的演講的演講家。他沒有私人辦公室,隻是在他那寬大而忙碌的工廠裡有一個屬於他的小角。他的神態更是一如他的那張老木桌一般,誠懇而不虛偽。“你來得正好,”他站起來向我迎過來說,“我有件特彆的差事要做呢!我已草草記下了今晚對工人們講話的結尾。”“把腦子裡的演講從頭至尾整出個頭緒來,真叫人大大舒一口氣呢。”我頗有感觸地說。“噢,它們尚未完全在我腦海中成形,”他說,“還隻是個籠統的概念,隻是我想用來作總結的特殊方式。”他不是職業演講家,從未考慮過用什麼鏗鏘的言語或精致的詞句。不過,他倒從經驗中學到了成功溝通的秘訣。他曉得若要講得好,必須有個好結尾。他了解要給聽眾留下鮮明的印象,必須使演講的內容合情合理地推進,一直到得出正確的結論。你可曾知道,在演講中,有哪些部分最能顯示出你到底是一個缺乏經驗的新手,還是一名演講專家?是一個笨拙的演講者,還是一個極有技巧的演講者?我告訴你,那就是開頭和結尾。戲院裡有一句跟演員有關係的老話,那句話是這樣表述的:“從他出場及下台的情形,就可知道他是不是一個好演員。”開始與結束,對任何一種活動來說,它們都幾乎是最不容易純熟地表現的部分。例如,在一個社交場合,優雅地進入會場,以及優雅地退席,不就是最需要技巧的一種表現嗎?在一次正式的會談中,最困難的工作,不就是一開始就贏得對方的信任,以及成功地結束會談嗎?結尾是一場演講中最具戰略性的部分。當一個演講者退席後,他最後所說的幾句話,將仍在聽眾耳邊回響,這些話將在聽眾心目中保持最長久的記憶。不過,一般初學演講的人,很少會注意到這一點的重要性。他們的結尾經常令人感到失望。他們最常犯的錯誤是什麼呢?讓我們來研究一下,以便找到補救之道。有些人總在演講結束時說:“關於這個問題,我大概隻能說這麼多了。因此,我想,我該結束我的演講了。”這類演講者常常釋放一陣煙霧,心虛地說句“感謝各位”,就想以此來遮掩和結束自己不太令人滿意的演講。事實上,這樣草草了事算不得是什麼結尾。這絕對是一個錯誤。這會向聽眾暴露出你是一個生手。這幾乎是不可原諒的。如果你該講的話都說完了,為什麼不就此結束你的演講,立即坐下來,而不要再說些“我說完了”之類的廢話呢!你一定要這樣做,這樣反倒給聽眾留下了嫋嫋餘音,他們自然能從你的停頓中判斷你已講完了一切要講的。還有一些演講者,在說完了他應該說的每一句話後,卻不知道如何結束。喬斯·比利斯建議人們捉牛時,要抓住尾巴,而不要抓角,因為這樣才容易得手。如何改進呢?那就是,結尾必須要事先計劃好。甚至於像韋伯斯特、布萊特、格雷斯通等一些成就卓著、英語能力又極好而令人敬佩的著名演講家也都認為,必須把結尾全部寫下來,然後把它一字一句地背下來。初學者如果能模仿他們的做法,必然就不會再感到懊悔。初學者必須十分明確地知道他在結尾時要表現什麼。他應該把結尾的一段預先練習幾遍,當然他不必每一次都重複使用相同的詞句,但要把你的思想明確地用詞句表現出來。如果是即席演講,你在演講進行當中必須不斷地更改很多材料,必須刪減掉某些段落,以便能靈活應對事先未曾預料到的情形,這也有助於你與聽眾的反應合拍。因此,聰明的做法就是事先準備好兩三種結束語。如果其中一種不合適,另一種也許就可用得上。許多新手的演講往往結束得太過突然。他們的結束方式往往不夠平順,缺乏修飾。確切地說,他們沒有結尾,他們在演講途中突然急劇地停止了。這種方式會令人感到不愉快,這也顯示演講者是個十足的外行。這就仿佛在一次社交性的談話中,對方突然停止說話,猛然衝出房間,而未曾向房間裡的人有禮貌地道聲再見一樣。就是林肯這樣傑出的演講者,在他第一次就職演講的原稿中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在發表這場演講的時候,形勢非常緊張,衝突與仇恨的烏雲正在頭上盤旋。幾周之後,血腥與毀滅的暴風雨立即在美國各地爆發。林肯本來想以下麵這段話作為他向南部人民發表的就職演講的結束語:“各位心存不滿的同胞們,內戰這個重大問題將如何解決,就掌握在各位手中,而不是在我手裡。政府不會責罵你們。你們各位若不當侵略者,就不會遭遇衝突。你們沒有與生俱來的毀滅政府的誓言,但我卻有一個最嚴肅的誓言,那就是我要去維護、保護及為這個政府而戰。你們可以避開對這個政府的攻擊,但我卻不能逃避保護它的責任。和平還是大動乾戈?這個嚴肅的問題掌握在各位手中,而不是在我手中。”他把這份演講稿拿給國務卿過目。國務卿很正確地指出,這段結尾太過直率,太過魯莽,太具刺激性。所以,國務卿試著修改這段結尾詞,並且寫了兩個結尾供他選擇。林肯接受了其中的一種,並在稍加修改之後,用來代替原來講稿的最後3句話。這麼一來,他的第一次就職演講就不像原稿那樣具有刺激性及魯莽感了,而是表達了更強的友善,也展現了他的純美境界及如詩的辯才:“我痛恨發生衝突。我們不是敵人,而是朋友。我們絕對不要成為敵人。強烈的情感也許會造成緊張形勢。但絕對不可破壞我們之間的情感和友誼。記憶中的神秘情緒,從每一個戰死疆場及愛國誌士的墳墓延伸到這塊廣袤土地上的每一顆活生生的心及每一個家庭,將會增加合眾國的團結之聲。到了那時候,我們將會,也必然會,以我們更佳的天性來對待這個國家。”一個生手如何才能找到對演講結尾部分的正確感覺?要根據機械式的規則嗎?不!不是的。它就跟文化一樣,這種東西太微妙了。它必須是屬於一種感覺的東西,也就是說,它幾乎是一種直覺。除非一個演講者能夠“感覺”得到如何才能表現得和諧而又極為熟練,否則你自己又怎能盼望做到這一點呢?不過,這種“感覺”是可以培養的,這種經驗也是可以總結出來的。你可以去研究一些成名演講家的方法。下麵就是一個例子,這是當年威爾士親王在多倫多帝國俱樂部發表演講的結束語:“各位,我很擔心。我已經脫離了對自己的克製,我已對自己談得太多了。但我想要告訴各位,你們是我在加拿大演講以來人數最多的一群聽眾。我必須要說明,我對我自己的地位的感覺,以及我對於這種地位同時而來的責任的看法——我隻能向各位保證,將隨時恪守這些重大的責任,並儘量不辜負各位對我的信任。”即使是一名“瞎眼”的聽眾,也會“感覺”到這就是結束語。它不像一條未係好的繩子那般在半空中擺蕩;它也不會顯得零零散散的未加整修。它已修剪得好好的了,它已經整理妥當,這預示著:應該結束了。在國際聯盟第六次大會召開之後的那個星期天,著名的霍斯狄克博士在日內瓦的聖皮耶瑞大教堂發表演講。他選擇的題目是——《拿劍者,終將死於劍下》。下麵是他這次演講詞的結尾部分。你會感覺到,他所表現的是如此美麗、高貴而又富有力量:“我們不能把耶穌基督與戰爭混為一談——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這也是我們今天所麵臨的挑戰,而且應該激發起基督的良心。戰爭是人類所蒙受的最大及最具破壞性的社會罪惡!這絕對是殘忍無比的行為!就其整體方法及效果而言,它代表了耶穌所不曾做過的每一件事,也不曾代表耶穌說過的任何話。它非常明顯地否認了關於上帝與人類的每一項基督教義,甚至遠超過地球上所有無神論者所能想象的程度。如果能看到基督教會宣稱它將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重大的道德問題負責任,並看到它有如在我們父輩時代所提出的明確的道德標準,以對抗目前我們這一時代的異教邪說,拒絕讓良心受製於一些好戰的國家,將上帝的國度置於民族主義之上,並呼籲這個世界追求和平,這豈不是極有價值的嗎?“此時此地,身為一個美國人,置身於這個高聳著自由女神像的屋頂下,我不能代表我的政府發言,但我願以美國人及基督徒的雙重身份,代表我的幾百萬名同胞發言,祝福你們完成了一項偉大的任務,即讓我們信任你們的偉大任務。我們為它祈禱!如果無法完成,我們將深感遺憾。我們已經過了多方麵的努力,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追求一個和平的世界。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好的目標值得我們去奮鬥了。舍此目標,人類將麵臨有史以來最為可怕的災禍。就如同物理學上的萬有引力定律,在道德領域中的上帝法則是沒有種族與國家的界限:‘拿劍者,終必死於劍下。’”但是,如果沒有了林肯第二次就職演講結尾部分的那種莊嚴的語氣以及如鋼琴般優美的旋律,那麼,我們所選錄的演講結尾就不能算是完整的。牛津大學已故的前任校長庫鬆伯爵就曾經宣稱,林肯的這段結束辭“可以名列人類的榮耀及珍藏……是人類雄辯口才最純淨的黃金,不,應該算是近乎神聖的口才”。且聽:“我們很高興地盼望,我們很誠摯地祈禱,這場戰爭的大災禍將很快就會成為過去。然而,如果上帝的旨意是要使這場戰爭持續到將250年來由那些無報酬的奴隸所積聚的財富完全耗儘,持續到受皮鞭鞭打而流出的每一滴血都要用由刀劍砍傷而流出的血來賠償,那麼,我們也必須說出3 000年前相同的那句話:‘上帝的裁判是真實而公正的。’“不對任何人懷有敵意;對所有人都心存慈悲,堅守正義的陣營,上帝指引我們看見正義,讓我們努力完成我們目前正在進行的任務;治療這個國家的創傷;照顧為國捐軀的戰士們,照顧他們的寡婦及孤兒——儘我們的一切責任,以達成在我們之間的一項公正及永久的和平,並推廣至全世界。”在我看來,這是由凡人口中所曾發表過的一段最美妙的結尾……各位可同意我的看法?在演講文學的領域中,除了這篇演講稿之外,你還能從哪篇講稿中找到比這更具人性、更充滿愛意、更充滿同情心的段落?威廉·巴頓在《亞伯拉罕·林肯的一生》一書中說:“蓋茨堡演講已經十分高貴了,但這篇演講卻提升到了更高一層的地位……這是亞伯拉罕最偉大的一篇演講,它把他的智慧及精神力量發揮到了最高境界。”“它就像是一首聖詩。”卡爾·舒爾茲寫道,“從來沒有一位美國總統向美國人民說過這樣的話。美國也從來沒有一位能在內心深處找出這樣感人話語的總統。”但是,你並不會以總統的身份在華府發表演講,也不會以總理的身份在渥太華或堪培拉發表演講。也許,你的問題隻是,如何在一群社會工作人員麵前結束一次簡單的談話。你應該怎麼辦呢?且讓我們稍微研究一番,且讓我們看看是否能發掘出一些有用的建議。以下是這些建議:總結你的觀點——即使在隻有5分鐘的簡短談話中,一般的演講者也會不知不覺地使談話範圍涵蓋得很廣泛,以至於在結束時,聽眾對於他的主要論點究竟是什麼仍然感到困惑不已。不過,隻有極少數的演講者會注意到這種情況。他們有一種錯誤的想法,認為這些觀點在他們自己的腦海中如同水晶般清楚,因此聽眾也應該對這些觀點同樣清楚才對。事實並不儘然。演講者對自己的觀點已經思考過相當長的時間了,但他的觀點對聽眾來說,卻是全新的。它們就像一串撒向聽眾的彈珠,有的可能會落在聽眾身上,但絕大部分則零散地掉在了地上。聽眾的感覺可能是:記住了一大堆事情,但沒有一樣能夠記得很清楚。以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演講者是芝加哥一家鐵路公司的交通經理:“各位,簡而言之,根據我們在自己後院操作這套信號係統的經驗,根據我們在東部、西部、北部使用這套機器的經驗,它操作簡單,效果極佳,再加上它在1年之內阻止撞車事件發生而節省下的金錢,使我以最急切及最坦白的心情建議:立即在我們的南方分公司采用這套機器吧。”各位看得出他的成功之處嗎?你們可以不必聽到他演講的其餘部分,就可以看到並感覺到那些內容。他隻用了幾個句子,就把他整個演講的重點全部包括進去了。你不覺得像這樣的總結極為有效嗎?如果你也有同感,那麼,大可不必吝惜運用這項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