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宗默默坐在那裡,他依然姣好的眉跟間似乎透露著一絲疲憊,一種被吸空了的感覺。他的臉色也顯得有些蒼白。張昌宗看著哥哥,欲言又止。他無法推測哥哥此時此刻的心情,但對於率先進入女皇寢殿的幃幄中人,昌宗顯然要比隻做個朝廷小官的哥哥有經驗得多。幾經欲說還休之後,他最終還是在搖搖晃晃的馬車上開口了。或許是為了哥哥不要丟了他的麵子,或許是為了哥哥的生命安全,張昌宗最終以最深摯的手足之情和最坦白的話語,向張易之詳細介紹了他與女皇在床上的種種細節。“不,你不要說這些。”“我要說。而你也必須聽。這些對你是有用的。”“不。為什麼?”張易之拒絕著。對於張易之這種靠個人的才華和奮鬥掙紮上來,在朝中混得一個小官不敢有些微放浪的男人來說,張昌宗的那些淫穢邪惡的細節顯然把他驚嚇得臉紅心跳,那都是他聞所未聞的。所以他害怕極了,甚至有了種不堪重負的感覺,甚至想返回自己的家,甚至想與其那樣還不如就死在他所崇拜愛戴的美麗的太平公主麵前。他到底是個藝術家。在他年輕的生命中,他想得更多的是音律歌詞和那音律歌詞中包涵的人生韻味。他喜歡太平公主也是用他的心去喜歡的,還有琴聲,而不是她的身體。他自然不懂床幃之事,也不想懂。他有知識有才華,所以才不能如張昌宗一般毫無廉恥地光著身子踏上女皇的臥榻。這是怎樣的災難。然而張易之必得上路。在寢殿的影壁外,昌宗特意為哥哥選擇了一身白色的絲綢長袍換上。不再有退路。於是他隻能跟著昌宗在那絲綢的如水的冰涼的懸垂中,惴惴不安地走進女皇的寢殿。他們沒有在寢殿的大廳內停留,昌宗徑直就把他的哥哥帶到了女皇那裹著透明幃帳的龍床前。沒有女皇。空空曠曠的寢殿在此刻顯得既幽暗又溫馨。而在龍床前的那一片寧靜的空間中正孤零零地擺放著一隻被裝飾得很幽雅華麗的古琴。那古琴使滿心緊張的張易之怦然心動。他突然鬆弛了下來,滿心充盈著對女皇善解人意的感激之情。古琴使一切都不再陌生,也使他的情緒不再尷尬。在床上幃帳的隱約之間,他仿佛看到了女皇楚楚動人的身影。這是他第一次那麼近地見到女皇。他不知此刻該怎樣做,他隻是下意識地在女皇的床榻前跪了下來。“就免禮了吧。”那嘶啞的聲音仿佛在空氣中響起並回旋著。“你果然如昌宗說的。他說你是靠奮鬥才有今天。朕最欣賞的就是你這樣的人。”易之看不見女皇,他隻覺得眼前到處是飄舞著的熏爐裡的香煙,那香煙中環繞著女皇嘶啞動人的柔聲。“朕是知道奮鬥之不易的。當年朕也是如你般奮鬥過來的,於是朕才有了今天。過來,走過來,讓朕看看你那雙會彈琴的手。”於是張易之走近幃幔,他把他的手伸了過去。女皇依然影影綽綽。但幃幔中伸出一雙枯瘦的手,於是易之的手被女皇的手撫摸著,翻來複去,然後才又放開。女皇說:“去吧,去彈奏一首你的樂曲。”唯有那觸摸,一種最最溫柔的觸摸,足以在張易之的心中樹立起他那可憐的關於音樂的信念了。於是易之撥響了古琴的琴弦。那弦束在易之修長的手指下響著。幽咽而蕭瑟的旋律,在女皇空曠的寢殿裡回蕩。當易之終於與他的音律融為一體,他便格外地放鬆起來,如人無人之境。他無比投入,長驅直人,一往無前。那琴聲越來越急迫,仿佛暴雨傾盆,將人心撩撥得淒淒惶惶,搖搖欲碎。於是,在讓人心驚肉跳的音樂聲中,有人開始了激情的舞蹈。易之的眼睛盯在琴弦上,但是他卻感覺到了那舞者正在他的身邊掀起一陣一陣的風。他不知那舞者就是他精靈一般的弟弟張昌宗。是昌宗在扭動著腰肢,以胡人的舞步一步一步地貼近著女皇的幃帳。他一邊舞著一邊脫掉身上的衣服,一件又一件。他運作自如如魚得水仿佛一切都天經地義。他舞著,邊舞邊將他嬌嫩白皙的身體赤裸了起來。在幽暗的大殿裡。那是一種肌膚的照耀,晃得彈琴的易之睜不開眼睛。裸露的四肢,一絲不掛的激情。後來,那雪白的肌膚終於跌落在那輕柔飄蕩的幃帳中,影影綽綽的。那是世間最高貴的女人的懷抱。赤裸裸的纏繞。那舞蹈在若明若暗若隱若顯的幃帳中繼續著。依然是動人心魄的,就像是張易之動人心魄的音樂。然後有動人心魄的呻吟彙進來。男人和女人的。欲望和激情的。那是鬼的嚎叫。易之四處看著。他不知琴聲以外的那聲音是來自天堂,還是來自地獄。琴聲驟然終止。不再需要琴聲。女皇在不停的喘息聲中,對帳外的那個青年說:“你的琴聲很好。完全是另一種境界。為什麼不來?朕覺得你已經很累了。”不再需要琴聲,那個龍床上年邁的女人日日夜夜永無休止地需要的,唯有青春的肉體。女皇期待著,那是種嶄新的刺激。張易之終於丟下了他的琴,他也如昌宗般脫下了他斯文的長袍,唯剩本質。在唯剩本質的時候他終於鼓足勇氣走向了淫蕩的女皇。與張氏兩兄弟的風流狂歡,使年邁的女皇看上去倒顯出了幾分年輕,仿佛她周身的每一寸憔瘁衰老的肌膚,都激昂起一種青春的活力。她不再能離開這一對日夜侍候於她左右的兄弟。她迷戀他們。她認為他們是她寢殿中最好的搭擋,他們相得益彰,使她獲得了生命中從未有過的一種快感。她需要他們,她要求他們終日施朱敷粉錦衣繡袍地陪伴著她。她寵愛他們。而她以年老色衰的生命所能回報給他們的又是什麼呢?她可能為此而頗費籌謀。但是幸好,她有手中的權力。這便是任何人所不能比擬的。於是她決定用權力作回報,以公平地交換張氏兄弟那青春的身體。但也許幸福中的女皇並不想交易什麼,她隻是太喜歡那美若升天仙子的張氏兄弟了。她給予他們是出於她內心的一種真誠而迫切的願望。女皇毫不猶豫地給予著,她出手很大方。她先是給了張昌宗雲麾將軍行左千牛中郎將的高位,而當張易之在那個午夜在她的眼前出現,第二個清晨,她便將這位小小的尚乘奉禦一舉提升為司衛少卿。不僅高官厚祿,女皇還十分慷慨地賜於他們房產田地、奴婢駝馬。總之女皇有權力給的,就讓他們應有儘有。幾乎轉瞬之間,這一對唯唯諾諾的兄弟,就在洛陽城內亭儘了風光。而隨著歲月流逝隨著女皇從張氏兄弟的身上攫取了更多的青春,她對於他們的回報電變得越加瘋狂,瘋狂到一種變態。特彆是對於張昌宗那個漂亮的男孩,女皇都不知道該再給他些什麼好了。恐怕他就是要天上的星星,女皇也會派人給他摘下來。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又加封張昌宗為銀青光祿大夫,賜他房舍,並允許他這個實在不值一提的無名小輩與眾多資深京官一道朔望朝覲。這是多麼巨大的榮譽。小小的張昌宗也實在不知該怎樣領受這終日豪華與聲色犬馬的生活,他隻有在床上加倍地用功,才能報答女皇對他的提拔栽培之恩。而昌宗越是努力,女皇也就越是以為她欠下了昌宗很多。再不久,女皇乾脆把左散騎常侍這樣的高官也給了她這個年少的帳中情人。女皇是伺等慷慨,令她所豢養的男人永誌不忘。張氏兄弟身體上無微不至的撫慰,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安定了女皇因外患內亂而倍受困擾的那顆疲憊而憔悴的心。因此,張氏兄弟的地位也隨之一路攀升。真正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兄弟姊妹封爵列土。短短的幾個月,張家的五個兄弟悉數被委以高官重任。女皇還特彆追封了張氏兄弟的父親,那位生前頗為潦倒的雍州司戶張希臧為襄州刺史,加封他們依然健在的母親阿藏為太夫人並賜她以豪華的宅院甚至風流文雅的夫婿鳳閣侍郎李回秀。女皇如瘋了般的對張家大行其善。於是,一時間張氏兄弟飛黃騰達,其速度之迅猛,令滿朝文武瞠目結舌。這些迂腐的百官們幾乎準都弄不清究竟是從哪兒冷不丁地就跳出了這對張氏兄弟。而在這瞠目結舌之後,便即刻有朝臣向他們倆搖尾獻媚。這些人中最無廉恥的,便是一向善於溜須拍馬的武氏一族了。他們仿佛又打開了一個可以巴結姑母的新的突破口。他們蜂湧般向張氏豪華的宅邸圍上來,極儘阿諛奉承之能事。他們奴才般大呼小小的易之五郎,昌宗六郎,而堂堂宰相的武承嗣竟也時常恭候在張氏兄弟的門庭之內,每每為易之昌宗牽馬揮鞭,其奴顏婢膝狀令人不堪入目。而李氏家族後裔們的態度卻迥然不同。太子李旦對此荒淫上恥的景象一如往日般不卑不亢。這是他一貫的風格,女皇因此也不覺得有什麼可以怪罪的。倒是親自將張昌宗推薦給母親的太平公主對如此受到寵信的張氏兄弟不親不近,而是采取了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讓她的母親多少有點驚詫。儘管太平公主依然對多才多藝的張易之有所留戀,而對母親的奪她所愛憤怒異常,但太平公主畢竟是太平公主,她很快就調整了自己不平衡的心態。她太了解母親了。她也清醒地知道她如果要奪回張易之將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於是生活又回到了原先的那個點上。這是年邁的女皇所永遠擺脫不掉的。此時的女皇儘管沉浸在一對年輕美貌的男人所帶給她的那種飄浮的幸福中,而一旦靜下來,便總是難免要想起誰來接班的大問題。她看得很清楚,特彆是在她有了新的寵愛之後。儘管武氏子嗣們一個勁兒地巴結二張以取悅於她,她還不致於昏庸到連奴顏媚骨都看不出的地步。她隻是任憑著他們罷了。而且,她的難於啟齒的私生活中需要這樣的一些虛假的遮掩。他們在幫助她,而這樣的幫助同王位應該是沒有任何聯係的。武瞾很矛盾。究竟把王位交給誰呢?這念頭一直啃咬著她的心。不是百般阿諛陰險狡詐的武氏兄弟,也不是懦弱無能隻知明哲保身的太子李旦。她終日看著他們,又不滿意他們。無論是武氏兄弟的拙劣表演,還是李家後裔的高傲冷漠,都令無奈的女皇厭惡至極。於是在滿心的困擾和焦慮中,她想到了她依然活在世間的另一個兒子。顯。廬陵王李顯。她的第三個兒子。被她親自發配遠在房陵的第三個兒子。她已經十幾年沒有見過他了,而近來她卻常常會想起他。李顯為什麼遠在他方?李顯原本是一個可以有所作為的帝王。而她處罰李顯的唯一的原因,就是這個剛剛繼位不知天高地厚的皇帝竟口出狂言,揚言要把他的江山拱手讓給他老婆韋皇後的爹。就因為如此的得意忘形無法無天,從此他便過起了遠離都城皇宮終日惶恐不安的生活,隨時都會等待賜死的敕令。那岌岌可危的日子是可想而知的。當十幾年過去,李顯離開得久了,年邁的母親便開始撕扯出一分人性來懷念他。還有誰比李顯更配做帝乏呢?他本來就是女皇的四個兒子中最具帝王風範的一個,可他為什麼偏偏要拿江山開玩笑呢?女皇私下裡經常這麼想著。可能就是因為她這麼想了,李顯日後才終於有了柳暗花明的那一天。這時候,再度成為宰相、由幽州都督任上受命為鸞台侍郎同風閣鸞台平章事的老臣狄仁傑又回到了女皇身邊。而在狄仁傑任相的同時,女皇又絞儘腦汁讓剛剛升任風閣鸞台三晶宰相的武承嗣退出了由他直接輔政的地位。沒有人知道女皇想的究竟是什麼。在人事上做了如此大刀闊斧的調整之後,女皇卻依然不能高枕無憂。她總是懷疑,又總是不安。事實上是女皇對自己正在慢慢失去自信。如此,她為了皇嗣的承繼而夜不成寐。她明明越來越多地想到了廬陵王李顯,卻又不願說出來,更沒有勇氣將他召回。其實她費儘心機讓武承嗣退出輔政的用心已十分明白,但她還是什麼也不說。她要再等一等看一看,她知道一旦她說出來,就意味著已經有了一個最後的決斷了。不,她沒有。她還沒有決定什麼。由於她還沒有決定什麼,所以皇嗣間的爭搶就顯得格外激烈。最先撲上來的就是武三思,他以狡黠的聰慧最先洞察了女皇在太子李旦與武承嗣之間的舉棋不定,進而看出女皇是不想把皇權交給他們中任何一個的。那麼,誰才是幸運者呢?於是武三思信心百倍地縱了上去,拿出了他溜須拍馬的全套本事。有誌者事竟成,或者說,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地,武三思走進了女皇的視野。還是沒有人知道女皇究竟是怎麼想的,在左右恍惚撲朔迷離之間,有一天女皇早朝時,她突然在滿朝文武麵前提出了欲立武三思為太子的事。有點先發製人的味道,亳無準備。怎麼會是這個人,太輕而易舉了。宰相們被女皇這突如奇來的襲擊弄得措手不及。他們麵麵相覷,一時間誰也不知該怎樣回答女皇的提議。他們甚至不敢抬起頭來,更不敢直視女皇的眼睛。他們不知道這是不是就是女皇最後的決斷。“就是說,你們同意朕的意見啦?”朝臣們沉默。“就是說,你們都不反對武三思做太子啦?”朝臣們依然沉默。“沉默算什麼?是默許還是反對?你們聽到了嗎?朕在等你們。”朝臣們更深地埋著他們的頭。他們佇立在女皇麵前,垂著手垂著頭垂著眼睛也垂著心。他們仿佛被悶棍打懵,一時不知道該怎樣表態。於是他們隻有沉默。他們中可能沒有幾個人是同意武三思為太子的。武三思是個什麼東西,他何德何能可以取代太子李旦!不是想讓誰當太子就讓誰當太子的。這不是兒戲,而是一個帝國的大事。朝臣們大同小異地這樣在心裡默想著,但是他們中卻沒有一個人敢於站出來直抒胸臆。“就是說你們同意?既然你們都不反對,那麼朕就可以起草詔書了。朕這就……”“慢!”滿座為之一驚,仿佛天空炸出一道響雷。朝臣中終於有人向前走了兩步,直逼女皇的龍椅,他白發蒼蒼,但卻一臉剛陽之氣。自從他鄭重說出那個“慢”字,他便抱定了視死如歸的勇氣,更何談貶官流放。他麵無懼色,語重心長。他說:“以臣之觀察,當今天下並未厭惡李唐之德。譬如不久之前,匈奴犯邊,陛下曾使粱王三思招募勇士衛國戍邊,然整整一月,報名者竟千名不足;在臣看來,如果此番招募勇士戍邊的人不是梁王,而是遠在房陵的廬陵王,應召者當會應者雲集。故以臣之見,陛下如欲更換太子,不是梁王,而應該是遠在房陵的……”狄仁傑。女皇打斷了狄仁傑的話。她睜大了眼睛,那眼睛中竟透露著惶恐和不安。是狄仁傑英勇地站了出來。他慷慨陳辭,字字鏗鏘,竟然以被女皇親自發配的廬陵王李顯來反對女皇此時此刻保舉的武三思。武瞾有點惱羞成怒,臉色也頓時陰沉了下來。這一次反而是輪到女皇來沉默了。她沉默了很久。大殿內的空氣異常緊張,壓抑得幾乎讓人窒息。終於女皇站了起來。她臉上的神情很冷漠。然後,她便用更加冷漠的聲音說:“皇嗣的事,朕不想再說了,你們可以退下去了。你們為什麼不走?你們還有什麼事嗎?朕已經知道你們的意思了。朕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