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從銀行門前的自動取款機裡,得到這張百元鈔票的。他一共取一千,從出票口吐出一疊十張鈔票,他隻約略數了數,就放進了錢包。等到幾日以後,他和朋友在飯店裡吃飯,付錢買單時,他忽然發現了這張鈔票。他心裡很迅速地動了一動,然後將這張錢換了下來,付出另外的一張。付出另外一張的時候,他不由也向上麵查看了一下,看有沒有像那張鈔票一樣的情形,然後付了出去。以後,他就將養成這樣的查看鈔票的習慣。他留下的這張鈔票,在四偉人像這一麵,“中國人民銀行”字樣底下的一塊空白裡,有圓珠筆寫的幾個字:劉淵潔高三(一)班。字很小,但落筆很用力,字體是正正方方,一筆不苟的。算不上好,但端正,能看出寫字人的認真作風。他端詳著這幾個字,想著這張錢曾經經過手的、這位“劉淵潔”是個什麼樣的人。這更像是個女生,從名字看是這樣;在錢上寫字以記錄某件事情的做法,也像是個仔細的有心眼的女生;字體呢,隻有女生,才會有這樣一筆一畫書寫的耐心和興趣。從“高三(一)班”的字樣看,是個女生大約也不會錯。在自己的零用錢上寫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是自己的私人財產,這像個半大孩子的做法。她多半不是一個擁有許多零用錢的女生,說不定是她攢了許久零錢,然後才將這些零錢向她的父母換來這一張大錢。這張百元大鈔被她收藏與賞玩了不短的時間,後來又是在什麼樣的情形下用出去的呢?交學費、書費、膳費,或者和同學一起拚錢祝賀某個人的生日?還有種可能,這幾個字是“劉淵潔”的老師寫上去的。這也可能是個年輕的、工作不久的老師,她收來學生們的錢,為了幫助記憶,就在誰的鈔票上寫誰的名字。這當然是個天真的做法,卻很牢靠。這字樣看起來也是,是那種端正的板書的風格。收取費用一定是令這個小老師頭痛的工作,特彆擔心錢數和人頭對不上,也許不久前她剛剛出過差錯,就想出了這麼個多少有些笨拙的法子。後來,錢一總交上去了,再由學校後勤部門購買東西用出去,或者由財務處直接交到銀行,打入學校的賬戶。總之是,進入流通,到了他手裡。可是,會不會呢?這個“劉淵潔”其實就是老師本人,“高三(一)班”是她擔任班主任的班級。她是收集一筆費用之後,在最上麵的一張鈔票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再交到學校負責部門手中。這筆錢可能是學費、書費、膳費,也可能是為某一個人募集的善款,學生們總是最熱心的募捐者。那麼,“劉淵潔”就也可能是接受這筆善款的受捐助人,是一個貧困的女生,這字跡就不會是她本人寫下的了。這張錢引起他許多遐想。有許多錢經過他手裡花出去,他從來不曾追究它們的來路。可是這張錢上的字樣,卻使他想到,所有經過他手的鈔票,其實都是從各種各樣的人手裡經過的。他們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呢?倘若是些零錢,伍拾元的,拾元的,那他或許還能接觸到它們的上家,就是把這錢傳到他手中的人。一個出租車司機、一個水果攤販,還是一個飯店老板,找給他的零錢。他至少能曉得這些錢的前一站的經曆,它們通過那樣一些人的手,再到他的手裡。可是,像這樣的百元大鈔,是最高麵額,他隻可能從銀行裡得到,他都無法想象上家是誰。這真是一件神秘的事情,這些錢經過了多少人的手,到了他手上,他們就像一場接力賽中的接力手似的,一棒傳一棒,可是,居然,誰也不知道誰。現在,這個“劉淵潔”在錢上寫下了她的名字,卻使事情有了改觀。貨幣的流通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可此時,則呈現出具體的麵貌。在這張錢所經過的人手中,有一個人,叫做“劉淵潔”,在某學校的高三(一)班。他漸漸地想到:這個“劉淵潔”,很可能什麼也不為,就為了給這張錢留下一個記號。這樣想,他便傾向於“劉淵潔”就是寫這字的本人,她更可能是個聰明的愛幻想的女生,因為這行為裡有一種孩子氣的想象力。“劉淵潔”這個人似乎具體了一些。他將這張錢保留了一段時間,可是上麵那幾個字,並不能提供更多的線索了。他也無從推斷,這張錢從“劉淵潔”手中出發,直至他的手中,這中間還經曆了多少人手,有過什麼樣的閱曆。他隻知道,這張錢是從銀行自動取款機的出票口,到達他手中的。凡最高麵值的百元大鈔,都隻有這一個渠道到達他手中。他又不是個買賣人,倘是個買賣人,百元大鈔的來曆就可能比較豐富了。而他,所有的錢都來自一張卡,由卡再從銀行取款機取出,他甚至連銀行職員的麵都見不著,這使事情變得更加抽象。他看著這張經過“劉淵潔”手的錢,想著這張錢彙入百元大鈔的洪流,從自動取款機的吐錢口吐出,忽覺得這對它是一個粗暴的遭遇。所以,他就有些不舍將它再投入流通的大潮。他已經將鈔票上那幾個字研究得很透了,他看出那些字是用一支油墨很飽滿的圓珠筆用力寫下的,筆畫周圍略有些洇,也可能鈔票這種紙就是有些洇的,他不知道,他從來沒在鈔票上寫過字。誰又會在鈔票上寫字呢?寫什麼不都是白寫,一旦出手便石沉大海,不會有半點回音。他還想,這個“劉淵潔”的父母,可能是個信奉五行之說的老派人,因孩子五行缺水,便給她起了帶兩個三點水的名字,其中一個“淵”字又是“深水”的意思。並且,她的姓,劉裡含了金——“立刀旁”,本就缺水,此處“金”再不生水,更加不平衡了。後麵兩個字都帶了水,方可補上一些。這是他從這名字裡琢磨出的一點意思,使得“劉淵潔”這個人稍稍又具體了一些。除此,再沒有其他了。“劉淵潔”還是麵目模糊。事實上,隻有一件事是確定而且生動的,就是鈔票上的這個名字,這真是一個活生生的記錄。後來,他在這張鈔票上,也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就在“劉淵潔高三(一)班”一行字的底下。那裡還有挺大一塊空白呢!他發現,鈔票的紙並不洇,反是不吸水。“劉淵潔”的字所以洇,很可能是因為這張鈔票寫上字以後,濕過水或者受過潮了。他寫下了自己名字,又思忖一下,寫下“上海”兩個字。這時候,他第一次想到,這個“劉淵潔”很可能不是在上海,而是在上海以外的任何地方。哪裡沒有“高三(一)班”呢?這樣,“劉淵潔”就變得更加虛緲了。可是這一行字,卻清清楚楚,切切實實,就在眼前。他寫上自己名字,以及“上海”兩個字。再看一眼這張鈔票,覺得了自己的傻氣,這算是個什麼遊戲呢?不會有任何結果的。他把這張錢用了出去,用它買了一張盜版碟片,在他時常光顧的一家小店裡麵。小店的前麵賣賀卡,後麵則賣碟片。那小老板常常去南邊進貨,他的現鈔的流通範圍就比較廣。他發現自己竟然並沒有放棄這個傻氣的念頭,好像真的指望得到什麼回應似的。他把這張大錢付給小老板,得到許多零碎的找頭。小老板將他那張錢扔進抽屜裡,那裡有著許多百元大鈔,轉眼間,它就消失了蹤跡。當他離開小店的時候,心裡竟有點悵然,心不在焉的。小老板在後麵叫了他幾聲,他才發現自己忘了拿碟片。他拿了碟片走開了。現在,他就比較關心這樣的百元大鈔。每從自動取款機取了錢,他都會一張一張檢驗一遍,看鈔票上有什麼記號沒有。他看著百元大鈔從出錢口一張一張吐出來,或者是一整疊地吐出來,心裡就有一種奇異的衝動。心想,有什麼奇跡等著呢?當然,什麼奇跡也沒有發生。他做了記號的那張錢,就此隱沒在茫茫錢海之中。想想也是,這個世界,有多少錢在集散、流通,所經他手的,隻是滄海一粟。從概率出發,他大約也隻能一生與其中一部分鈔票相遇一次。除非真的像他期望的,發生奇跡。儘管有這樣清醒的認識,可也不妨礙他懷了些期待去自動取款機拉卡,看了錢從出票口一張張飛出,然後收在手裡,一張張檢看。許多新的、舊的、半新不舊的鈔票,從他手裡經過。這些鈔票一律散發出一股舊布的漿作味和人體的油汗味,尤其是那些半舊的。它們還都厚起了一些,邊緣毛毛地蓬鬆著,顯得很殷實,很有閱曆,更像一張鈔票。新鈔票則比較薄而硬,邊緣有些鋒利,發散出油墨的氣味。因沒經過多少手,就沒什麼人氣,也沒染上塵埃,似乎還不太像一張鈔票,隻是一張代表了價值的證什麼的。但很快地,它們也會顯得豐厚起來的。過於舊的,又薄了下來,是叫太多的手給磨薄的。它們有是有閱曆了,但閱曆又有些讓人生疑,不曉得經過了什麼樣的生計,什麼樣的人手,它們有一種令人不快的曖昧的氣味。他有時會想,他寫上名字的那張鈔票到了什麼地方?會不會有一天,山不轉水轉的,又到了那個“劉淵潔”的手中。這樣,她就會在她的名字底下,看見他的名字。然後,她也許會再寫上些什麼,再一次放回到茫無邊際的流通領域,任它漂流……可是,這實在太渺茫了。他還是要一張張地檢驗百元大鈔。每當看見自動取款機裡吐出更多的新鈔,他便生出不安:又有那麼多的新成員加入了流通的大潮,幾率就更變得微小了。他有時不由自主地,會伸頭去看在他前邊的拉卡人,從取款機裡拉出的鈔票。他還來不及看個明白,人家就將錢一把收走了。心裡就有點遺憾,好像那張鈔票真的在那裡麵似的。為了這百元大鈔,他還上了當。在地鐵口,有一個外地男人,拿了一張百元大鈔,向過路人兌零錢,但人們都繞過他而走。事後他再想想,那外地男人委實可疑,地鐵裡其實就有人專門兌換零錢,好讓人在自動售票機裡投幣,他為什麼偏偏要向路人兌換呢?可當時,他看到百元大鈔就糊塗了,立刻同意替他兌零錢。那張錢上自然什麼字跡也沒有,連他自己也並不相信上麵會有什麼字跡。他很好笑地將這張錢扯了扯,這就發現了不對,是一張假鈔。真的鈔票是有點“皮”的,就像布,帶著些韌勁。這一張,卻不是,薄削而且脆,紙質疏鬆。為了證實這張鈔票的真偽,他還去了銀行,請職員小姐檢驗。那小姐拈著這張鈔票,最後通牒似的說:要是假的,就收走了噢!然後睜大了眼睛看著他,意思是要改變主意還來得及,假鈔在社會上混,還是混得過去的。他還是讓小姐驗,小姐把鈔票拉直,捏住一頭,用力一甩,果然是假的。不由分說,收了進去。他也並不怎麼懊惱,還自我解嘲地想,假如連假鈔都要來參與流通,流通的量不更要擴大了嗎?由於這樣仔細地查看鈔票,他漸漸發現,有不少人喜歡在鈔票上寫字。寫的不一定是名字。有一張上是“財務”兩個字,有一張是一個日期,還有的列了一個算式,可能是說明一筆錢款的數額是如何得出的,或許是哪個單位出麵給職工買的法人股分紅了。他對鈔票上的字樣都懷有興趣,看著它們,揣摩著它們的來龍去脈,設想著寫下它們的是怎麼樣一些人。看著看著,他從這些字樣上好像看出了一種期望,期望什麼呢?期望著有人來和他們接頭、聯絡。這就好像是一種暗號。他對這些寫下記號的人一無所知,可他們對他,卻逐漸有了一種同誌樣的關係。就好像他們是一些在很早很早的懵懂時期失散了的同宗兄弟們。他們像保持著自己的姓氏一樣,保持了一種聯絡的方式,就是在鈔票上寫字。他看了這些字樣,就會發出會心的微笑,然後將它們再放回去,放回到流通中去。這些有著特彆含義的鈔票,就繼續在流通中隨波逐流。他心裡其實一九_九_藏_書_網直沒有放棄等待,等待“劉淵潔”的百元大鈔回來。他相信,即便不是再一次經過“劉淵潔”手裡,而是到了彆的“兄弟”那裡,它也一定會起到啟迪的作用,就像當時啟迪了他一樣。也許也會在那上麵寫下代表自己的記號。總之,當這張鈔票真的回到他手中時,事情一定會有所變化。當然,這樣的可能從理論上是不存在的。不是說嗎,人的短短的一生中,隻能與某一部分鈔票接觸一次。但是,他已經養成了習慣,每一張經他手的百元大鈔,他都要檢看一下。事情是一目了然的,但他並沒有多麼灰心,那些寫有不同記號的鈔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他這種行為裡的孤寂之感。好像是不止他一個,還有彆的乾傻事的人在呢!現在,在這些紙幣無知無覺的流通中,多少沾了一點人間的涼熱。他能稍許感到,這些紙幣上的手的觸摸。於是,在它們整齊劃一的麵目上,就有了些不同的表情。也就是這,使他堅持著那個渺茫的信心。許多鈔票經從他手出去了,又有許多鈔票到他手裡。這個量,說起來也夠形成一個循環了,可比較起貨幣發行的量,以及周轉的範圍,卻隻是循環中的一小節。他有時會羨慕大型超市的收銀員、銀行的職員,抑或出納員,他們接觸鈔票的機會有多大啊!他們也許有可能在一生中,兩次相遇同一張貨幣,甚至三次相遇。他們之間,也許有可能互往同一張貨幣兩次以上,就像兩個通信者,互通他們的消息。但誰知道呢?可能他們所接觸的鈔票,還是在那個無望的幾率裡麵,無法突破出去。這真有些哲學的味道了:一個人不能兩次涉入同一條河。終於,有一天,他奮起行動了。他想,他不能老是等,等,等,他總應該做點什麼。他在一張百元大鈔,四個偉人那一麵,“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底下,寫上了自己的名字,還有“上海”兩個字。這是鈔票上的一處空白,淡粉色的底,專門留著給人寫字似的。“劉淵潔”就是寫在這裡的,他也跟著寫在了這裡。應當說,“劉淵潔”是他的領路人。他也選用了一種尖而細的圓珠筆,寫成小而端正的字體,看上去,就好像也是一個高三的學生,一個男生。然後,他便將這張錢用了出去。就這樣,他養成了在錢上寫字的癖好。寫了他的名字及“上海”這地名的鈔票一張一張放入流通的大循環裡,轉眼間沒了蹤影。這個流域可真是大啊!他投下了多少寫有記號的鈔票啊,全都席卷而去,風平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