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年稱假玉瓷,即今真玉未為奇。”“尋常工作經千指,物力艱難那得知。”元代景德鎮青花瓷器的燒製成功,是中國陶瓷史上劃時代的事件。這種白地藍花融進了中國傳統水墨畫的素淨和飄逸,具有相當典型的民族特色。加上青花是釉下彩,花紋永不褪落,一經問世,便風行四方,成為瓷器的主流。景德鎮也因之迎來了空前的繁榮,成為馳名中外的“瓷都”,“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於景德鎮”。公元582年,陳太建十四年一月十日,陳宣帝陳頊去世。十一日,太子陳叔寶在父皇靈柩前哀哭治喪時,其異母弟陳叔陵忽然取出塗抹了毒藥的利刃,直擊兄長後頸。陳叔寶猝不及防,當即悶絕於地。陳叔陵見未砍中要害,還欲上前再補上一刀,太子生母皇後柳敬言慌忙挺身相救。陳叔陵毫不客氣,又揮刀將柳後砍傷。太子乳母吳氏自後抱住陳叔陵胳膊不放,陳叔寶這才趁機爬了起來,在左右護衛保護下拚命逃出,旋即調派大將蕭摩訶討伐陳叔陵。最後,陳叔陵被殺,僥幸不死的陳叔寶終於得登大寶之位,即為陳後主,是陳朝末代皇帝。當時隋朝已經統一北方,隋文帝楊堅雄心勃勃,誌在天下。而於凶險中僥幸即位的陳後主自恃有長江天險,不理朝政,隻知寵愛美女張麗華,奏伎縱酒,作詩不輟。又大建宮室,在本已極為壯麗的華林園中增建臨春、結綺、望仙三閣,高達數十丈,以沉、檀香木作門窗欄檻,並下令新平鎮(新平鎮:古鎮名,因當地人以製陶為業,又稱陶陽鎮。東晉時改為新平鎮,即今江西景德鎮。水土宜陶,南朝陳時已有製瓷業的記載,以陳後主令燒陶瓷柱礎尤為著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唐廷設置新平縣,而原新平鎮因在昌江之南,遂改新平鎮為昌南鎮。後新平縣又先後更名為新昌縣、浮梁縣(即為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名作《琵琶行》詩句“商人重利輕彆離,前月浮梁買茶去”中所提“浮梁”,事見同係列《大唐遊俠》),縣治也因易遭水淹而遷至新昌江口(舊城東南岸)。宋真宗景德年間,改昌南為景德鎮,因年號名,據《宋會要輯稿》:“江東東路饒州浮梁縣景德鎮,景德元年置。”從此“天下鹹稱景德鎮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瓷窯燒製陶瓷柱礎(柱礎:古代建築構件一種,承柱的礎石,柱下的基礎。古代人為避免落地屋柱潮濕腐爛,往往在柱腳上添上一塊石墩,使得柱腳與地坪隔離,起到防潮作用。同時又能加強柱基的承壓力,使柱身的承載重量能均勻分布於較大麵積上。柱礎多為石質,也有木質和銅質之記載。又,陶與瓷本為不同器皿,瓷器表麵施釉,燒成溫度更高,質地堅硬,吸水率極低,敲擊能發出清脆的金屬聲。陶器多不施釉,燒成溫度略低,質地不如瓷器堅硬,吸水性比較強,敲擊時發出的聲音不清脆。但後世多用陶瓷代稱瓷器,如景德鎮又稱“陶陽”,又有《陶歌》,此“陶”即指瓷器。書中另會涉及陶壺,是一種陶器。)進獻,供三閣禦用。新平鎮接到陳後主詔令後,立即開始趕工。然窯場生產出來的柱礎雖然雕鏤精巧,但卻因為原料本身的強度不夠,承受不住高大閣柱的沉重壓力。幾度試製,仍不堪用。陳後主本意意在創新,欲建造三座前所未有的樓閣,不想瓷器雖由土石燒製而成,堅固程度卻遠遠不及其本源,既是事與願違,隻得悻悻作罷。然新平瓷窯的名聲卻就此傳揚了開去,自此之後,當地人多以燒製陶瓷為業。數年後,陳朝滅亡,隋朝一統南北。又過了四十年,李唐代隋,天下氣象為之一變。新平瓷工陶玉將自己燒製的瓷器運往關中銷售,其瓷器以當地高嶺土(高嶺土:又稱膨土岩、斑脫石、甘土、皂土、陶土、白泥、瓷土,是一種以高嶺石為主要成分的黏土礦物,富含矽、鋅、鎂、鋁等礦物質,呈白色軟泥狀,顆粒細膩,狀似麵粉。其化學成分相當穩定,被譽為“萬能石”,是製作瓷器的重要原料。因最初在中國江西景德鎮高嶺山一帶發現而得名。1712年,法國傳教士昂特雷柯萊(又譯作安特略可)曾向國外介紹過高嶺瓷土,自此高嶺土聲名遠揚,身價百倍。今國際上用Gaoling(“高嶺”譯音)作為製瓷原料的代用語。質純的高嶺土呈潔白細膩、鬆軟土狀,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等理化性質,用它製出的瓷器質地堅硬,刀不能刻,敲起來聲音清脆。可惜的是,景德鎮高嶺山所產高嶺土早在清代已被開采殆儘,但是由於高嶺山在陶瓷史中的顯赫地位及保存有大量古遺跡,至今仍是景德鎮的著名觀光旅遊勝地。又,高嶺土即民間所稱觀音土。大饑荒時期,觀音土常被饑民當成食物充饑,吃下後暫時解除饑餓感。如崇禎三年(1630年)陝西大饑,陝西巡按馬懋才在《備陳大饑疏》中稱陝西百姓隻能吃觀音土填飽肚子。但觀音土並非有機食物,含大量氧化鋁,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少量吃不致命,但由於毫無營養成分,吃久了人還是會死於營養不良。此外,吃了觀音土會有腹脹、手足浮腫、難以大便等症狀,曆史上曾出現過大量食用觀音土致死的案例。)燒成,土膩質薄,瑩縝如玉,立時轟動京城,達官貴人爭相購買,直至驚動了皇宮中的唐高祖李淵。唐高祖慕名欣賞過陶玉瓷器後,由衷驚歎,稱讚其為“假玉器”。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正式頒布詔令,命新平就鎮設縣(據說“新平”意為新近平定,與晉代大將陶侃(籍貫都昌,陶淵明曾祖父)在此地平定過一場叛亂有關。最初的新平縣地域很大,包括後來的祁門和婺源的一部分。唐玄宗開元年間,改新平為浮梁,並析東南遊金鄉與休寧縣西南合置婺源縣,縮減浮梁縣麵積四分之一以上。但當地方言(通用浮梁話)仍屬徽語祁婺片。唐代宗年間,又分出浮梁縣東北部與歙州合黟縣西南部置祁門縣,再次縮減浮梁縣麵積三分之一以上。),改新平鎮為昌南鎮,並指名要求當地製瓷能手霍仲初製器進禦,“於是昌南瓷名天下”。自此,昌南瓷器通過絲綢之路源源不斷運往四方,譽滿海內外,為中國贏取了巨大財富及不朽聲名,外國人甚至以“昌南”(a的英文發音即源自景德鎮的曆史名稱“昌南”。)作為東方中國的代名詞。特彆值得一提的是,絲綢之路上,絲綢、瓷器、茶葉是三宗大件商品,來自江西的瓷器和茶葉占了相當分量。浮梁不僅以製瓷獨步天下,更是當時中國的主要茶葉產區和集散地(據《元和郡縣誌》: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浮梁“每歲出茶七百萬馱,稅十五餘萬貫”,茶葉產量和稅收各占當時全國的八分之三和三分之一。當時人們往往將“浮梁茶”作為“茶”的代名詞,稱“茶商”為“浮梁之商”。),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號稱“萬國來求”。宋代時,物質文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宋朝也是中國古代經濟最發達、商業最繁榮的朝代,其最鼎盛之時,一年的鑄錢量最高達五百萬貫,而明朝總共二百七十六年的曆史,總鑄錢量也僅一千萬貫。)。彼時瓷器亦是重要外銷商品,窯場遍布全國各地。各窯(窯:燒磚、瓦、陶瓷器的構築物。本書中,“窯”有多重意義,有的指燒火的火窯,即“窯”本身的意義;有的與地名連用,如“景窯”通指景德鎮所產瓷器,“汝窯”指汝州所產瓷器等;有的與年代連用,如“宣窯”“成窯”分指明代宣德、成化年間所生產的瓷器;也有與姓氏或姓名連用的,如下文將要出現的“崔公窯”,代指名匠崔國懋所製作的瓷器。請讀者自行根據上下文分辨,不再一一注釋。)所產瓷器各具特色,如昌南依舊以青白瓷知名於世,其釉色介於青白二色之間,青中有白,白中顯青,號為“影青”。景德年間,宋真宗因酷愛昌南瓷器,特下詔以年號命名名瓷產地,改昌南鎮為景德鎮。然因利益巨大,瓷器行業競爭亦相當激烈,景窯並非一枝獨秀,名窯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尤以汝窯、定窯、官窯、哥窯、鈞窯五個窯口產品最為有名,號稱“宋代五大名窯”。汝窯位於河南汝州,被公推為五窯之首。其瓷器以青瓷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蝦青等。因胎體較薄,釉層較厚,色如堆脂,釉麵有細微開片,呈現出玉石般質感,莊重大方,魅力獨特。定窯位於河北定州,以白瓷為主,瓷質細膩,質薄有光,釉色潤澤如玉。官窯北宋時位於開封,主要燒製青瓷,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綠三種顏色最為流行,器物造型帶有宮廷風格,雍容典雅,質地優良。哥窯又名哥哥窯,產於浙江處州,胎色黑褐,其釉均為失透的乳濁釉,釉色為粉青或灰青。其主要特征是釉層冰裂,釉麵有大大小小不規則的開裂紋片,俗稱“開片”或“文武片”。細小如魚子的叫“魚子紋”,開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紋”,開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鈞瓷位於河南鈞台,所產瓷器兩次燒成,第一次素燒,出窯後施上釉彩,二次再燒。由於釉層中摻入了其他配料,在燒製過程中,配料汽化,造成了奇特的藝術效果——除本色釉外還會變出其他顏色,紅、藍、青、白、紫交相融彙,千變萬化,燦若雲霞,宋人以詩句“夕陽紫翠忽成嵐”讚美之——此即為“窯變”,是中國製瓷史上的一大發明。由於瓷層較厚,入火後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補裂紋,出窯後形成流動型線條,類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跡,故稱為“蚯蚓走泥紋”。因其色澤紋路奇特,深受皇宮貴族喜愛。北宋滅亡,宋室南渡,河北、河南之地多為金人所占,汝窯、定窯、官窯、鈞窯均因之受挫,從此衰微直至消亡。南宋雖然又在臨安鳳凰山再設官窯,然瓷器行業之興旺繁榮已大不如前。蒙古入主中原後,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元帝國。執政者極端重視對外貿易,外銷商品需求量劇增,由此極大刺激了手工業的發展。瓷器業再逢春天,各地窯場生產規模普遍擴大,燒造技術也更加成熟。景德鎮在出產高嶺土的地利之便上,更是取得了工藝上的新突破,發明了“二元配方法”(瓷器製作原先是先用瓷石製成瓷胎,再入窯在高溫下燒製成瓷器,稱為“單料成瓷”。景德鎮所發明的“二元配方法”,則是使用瓷石和本地特產高嶺土兩種原料混合來製造瓷器。高嶺土主要在地表之下,其質地和成分的不同可以直接影響到陶和瓷在窯中的變化,所以優質的高嶺土可以製作出出色的器物。以高嶺土作為製瓷原料,大大促進了陶瓷工藝水平和製品質量的提高。而景德鎮高嶺土的開發和利用,為當地製瓷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世界陶瓷工藝的發展起了重大的變革作用。又,製瓷用高嶺土和瓷石配比而成,是中國傳統製瓷工藝的一個特征。),提高了燒成溫度(使用“二元配方法”有效提高了燒成溫度,如此就能相應改變釉(參見後麵注釋)的配方。唐宋時,景德鎮瓷釉采用釉果摻入釉灰配製。釉果是一種風化較淺的瓷石(主要特性是二氧化矽和三氧化二鋁含量比普通瓷石高)。釉灰用石灰石、鳳尾草燒煉而成,主要成分是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煆燒後含氧化鈣達90%左右)。元代時,由於“二元配方法”使燒成溫度提高,瓷業工匠增加了釉果成分而減少了釉灰成分,使釉的濃度增高。這樣,釉層的三氧化二鋁增加、氧化鈣減少,改變了釉麵狀態,使得釉層厚度可以增加,釉麵的顯色也相應改變,釉表更加光澤柔滑,瓷器潔白無瑕,更為精美。),減少了器物變形,使得燒造大型器皿成為可能。不獨如此,景德鎮的能工巧匠還將中國傳統繪畫技巧與製瓷工藝結合起來,燒成了青花、釉裡紅等釉下彩(釉(yòu):是以長石、石英、滑石、硼砂、高嶺土等礦物為原料製成的物質,按一定配比研磨製成釉漿(又稱釉料),施於瓷器、陶器坯體表麵,經一定溫度煆燒,便成為具有玻璃光澤的塗層。在金屬表麵施加的釉層,則稱為琺琅。能增加製品的機械強度、熱穩定性和電介強度,還有美化器物、便於拭洗、不被塵土腥穢侵蝕等特點。相應地,彩繪瓷器分為兩種:一種是釉下彩,另一種是釉上彩。釉下彩是在瓷胎上釉之前,先用色劑在胎體上畫上裝飾色彩或圖案,上釉後經過焙燒,便永久地附著在瓷器上。釉上彩則是先在瓷胎上上釉,燒過一次後,再用著色劑畫在釉上,然後再燒一次。)瓷器,自此結束了瓷器釉色仿玉類銀的曆史,為中國瓷器翻開了新的一頁。“青花”是指瓷胎(尚未塗施釉料的瓷器胎骨稱之為“胎”。由於做胎的泥有精粗之分,故胎的名目也各異。如精細瓷泥所用的稱瓷胎;用泥搗水中,取其未沉的細粉澄之而做的為漿胎,即用精細淘洗之漿泥製成的質輕鬆軟瓷胎,俗名“漿胎”;用普通較粗瓷泥做的瓷器為瓦胎;笨重而堅樸的為石胎;瓷器胎土含鐵量較多,燒成後色黑褐如鐵的稱鐵胎,如宋代建窯兔毫盞一類的胎。)製作完畢後,先以青料(青料又稱青花料,即後世所稱鈷料。鈷料是一種礦物質,在高溫下呈現藍色,且著色力強,發色鮮豔,窯內氣流對它影響較小,燒成範圍較寬,呈色穩定。顧名思義,鈷料的主要成分是鈷。鈷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Co,原子序數27,屬過渡金屬,具有光澤的鋼灰色金屬,比較硬而脆,有鐵磁性。公元1735年,瑞典化學家布蘭特(Brandt)首次分離出鈷。1780年,伯格曼(Bergman)將鈷確定為一種新元素。鈷的英文名稱“Cobalt”來自於德文的Kobold,意為“妖魔”,因為鈷礦有毒,礦工、冶煉者常在工作時染病,鈷還會汙染彆的金屬,這些不良效果過去都被看作壞精靈的惡作劇。鈷礦主要為砷化物、氧化物和硫化物。鈷在常溫下與水和空氣都不起作用,性質同鐵、鎳相似。在加熱時,鈷與氧、硫、氯、溴發生劇烈反應,也能與一氧化碳形成羰基化合物。今人可以用科技手段分析,但古人卻在有限的條件下不斷進行工藝創新,將公認有毒的鈷礦應用於瓷器製作,這需要大量反複的實踐才能做到。)為色劑,在素坯(原料經過陶車或手捏成的定形,沒有經過火燒,其質仍是生土的叫“坯”,為專業術語,近似於“胎”。)上繪畫,名為“畫青”或是“畫料”。畫料與一般的繪畫不同,由於受到坯體材料和形狀的限製,表現技巧有一定的變化。圖案以動物、植物為主,也有山水、人物等,但繪畫吸納了文人畫元素,從始至終保持了中國畫風格,由此顯露出鮮明的中華民族特色。畫料之後,再上透明釉,然後入窯在高溫下一次燒成。青料經火發色,即呈現出鮮豔的藍色花紋。元代景德鎮青花瓷器的燒製成功,是中國陶瓷史上劃時代的事件(青花瓷形成青花的關鍵在於鈷料(青料)。鈷料的應用有著悠久的曆史——古代希臘人和羅馬人曾利用它的化合物製造有色玻璃,生成美麗的深藍色;中國唐朝彩色瓷器上的藍色也應用了鈷的化合物作著色劑。因而準確地說,青花瓷並不是創始於元代,在唐代時就已經出現。但由於青花瓷的普遍出現和趨於成熟是在元代,且“二元配方法”創於元代,此技術明顯提高了瓷器表麵光滑度,與青花釉下彩工藝相得益彰,因而公認為元青花為青花瓷曆史的裡程碑。又,據說元代統治者大力推廣青花瓷,是因為青花的藍白兩色正好暗合蒙古起源圖騰“蒼狼白鹿”的顏色。)。這種白地藍花融進了中國傳統水墨畫的素淨和飄逸,具有相當典型的民族特色。加上青花是釉下彩,花紋永不褪落,一經問世,便風行四方,成為瓷器的主流。景德鎮也因之迎來了空前的繁榮,成為馳名中外的“瓷都”,獨樹一幟——“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於景德鎮”。進一步講,青花瓷的流行,完全改變了陶瓷多元化的格局,最終形成了以景德鎮為中心的生產局麵。雖則河北彭城出黑花瓷,浙江處州產青瓷,福建德化有白瓷,江蘇宜興有紫砂器,儘為天下名窯,然均不能與景德鎮比肩(明人宋應星在其名著《天工開物》中記述:“合並數郡,不敵江西饒郡(饒州)產……若夫中華四裔馳名獵取者,皆饒郡浮梁景德鎮之產也。”)。入明後,青花瓷進入極盛時期,幾近壟斷了彩瓷市場。景德鎮更是“村村窯火,戶戶陶埏”,成為“五方雜處”,有“十八省碼頭”之稱的陶瓷大都會;有窯近三百座,從事瓷業人員多達十餘萬人,“窯戶與鋪戶當十之七八,土著十之二三”,“集天下名窯之大成,彙全國技藝之精華”,以“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而名聞天下。由於青料選用的不同,不同時期的青花瓷器顯現出不同的特點。明初和元代一樣,采用外國貢品蘇泥勃青(蘇泥勃青:又稱蘇麻離青、蘇泥麻青等。其名稱的來源,一說是來自波斯語“蘇來曼”的譯音。這種鈷料的產地在波斯卡山誇薩姆村,村民們認為是一個名叫蘇來曼的人發現了這種鈷料,故以其名字來命名此料。另一種說法是,蘇泥勃青應為蘇麻離青,是英文smalt的譯音,為一種藍玻璃。此料屬低錳高鐵類鈷料,故青花呈色濃重青翠,有“鐵鏽斑痕”,俗稱“錫光”,產地在古波斯或今敘利亞一帶。)。這種進口青料發色,由於含鐵量高,線條紋理或青料凝聚處容易產生結晶斑,呈濃黑的鬆煙墨色,由於閃爍出金屬般的光澤,故稱“黑鐵鏽斑”。又由於含錳量低,降低了青中含紫含紅色調的因素,因而易發出靛藍的光澤,絢麗而濃豔,凝重而通透,仿如浩瀚深邃的夜空,散發著神秘誘人的氣息。正是由於蘇泥勃青發色明豔,呈色爽而不鮮,色性安定,散暈在瓷器胎釉之間,青翠披離,淋漓儘致,令人珍愛,故采用該青料的青花瓷器號稱“開一代未有之奇”。然洪武、永樂時,因“配用未當,故青花未精”,瓷器釉麵常常白中泛青,青花發色不穩定,有的色澤發灰,且常有暈散現象,即俗語所稱的“洇”。洇本指墨水落在紙上向四外散開或滲透的情狀,畫坯亦是同理。用蘇泥勃青作畫時,青料往胎體四下暈開,容易產生毛茸茸的“花邊”,如果繪製人物,便極易走形,因而這一時期的青花瓷器很少有人物圖案。宣德年間,青花瓷器工藝取得突破性進展,號稱“青花之精,空前絕後”。這一時期的青料仍采用蘇泥勃青,為了克服蘇泥勃青的暈散現象,兼之進口青料珍貴難得,常常將蘇泥勃青與色調較淡的平等青料(平等青:又稱為“陂塘青”,產於今江西樂平,以色調淡雅著稱。)混用。畫料時,多使用小筆觸著色法,有濃有淡,層次豐富,墨瀋淋漓,大有寫意水墨畫的意趣。並刻意加厚了釉層,使得青花發色趨向柔和。由於釉層較厚,瓷器表麵通常有輕微的凹凸不平,稱為“橘皮紋”,形成很好的紋理感。成化之後,蘇泥勃青原料斷絕,不複再得,色彩濃豔、灑脫奔放的宣德青花遂成為絕響,從此有“青花貴宣德”的說法。成化後,青花瓷多采用平等青料,呈色藍中泛灰青,清澈淡雅,明快清晰。由於平等青料含鐵量不及蘇泥勃青,青花瓷上再不見鐵鏽斑,也不及宣窯瓷器深沉醇厚。著色不再使用小筆觸,而采用雙勾線條、一筆塗抹等,色調簡潔,在細白滋潤的白釉襯托下,顯得清新悅目,幽雅脫俗,但也不及宣德青花那般富有層次美感。正德時期,青花瓷器多采用石子青(石子青:又稱“石青”,亦稱“無名子”,產於江西。此料單獨使用時,青花發色灰暗甚至發黑,明清兩代民窯(民營及個體手工業者)普遍采用此料。官窯(官營,有資源優勢)則用於與回青調和使用。)作為青料,青花發色更淡,色調偏灰。為彌補石子青色沉不亮的缺陷,通常加厚施釉,因而釉色光亮瑩澈,帶有氣泡。因青料不比前代,工匠們便用精練的繪畫技法來彌補,紋樣采用雙勾填色,大筆平塗渲染,畫麵無筆觸痕,構圖較滿,圖案生動精致。這一時期的青花瓷呈現出罕見的異域風情,多采用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做裝飾。嘉靖時期,瓷窯使用回青(回青為石青中之最貴者,有產於中亞、新疆、雲南等多種說法。明代嘉靖至萬曆前期多用此料。此料發色菁幽泛紫,若單獨使用則混散不收,故多與石子青混合使用,但若石子青過多,又會造成色沉而不亮。故有嚴格比例,有分上青、中青。上青每兩回青加石青一錢(混入石子青10%),用於混水(填色),發色清亮。中青四六分加(混入石子青40%),用於設色(勾勒輪廓),筆路分明清晰。)做青料,且講究青料的提煉過程,濃翠鮮亮,菁幽可愛,藍色濃翠而略泛紫紅色。雖然畫工精重不及宣德、成化,卻因色澤濃烈而獨步於青花瓷製作長廊中,頗受推崇。且產量極大,僅次於宣德窯,景德鎮出現了“晝間白煙蔽空,夜間紅焰衝天”的壯觀景象。自嘉靖八年(1529年)至三十一年(1552年),每年由景德鎮運送至北京的瓷器多達三十餘萬件。彼時景德鎮瓷工以崔國懋最為知名,專門仿製宣德、成化類型瓷器,極為成功。其青花器以盞式碗頗具特色,較宣德、成化兩窯大,卻不遜其色,精好相同,各地爭相購買,成為民窯巨擘,世稱“崔公窯”。到了萬曆皇帝登基時,跟之前蘇泥勃青一樣,回青亦步其後塵消耗殆儘。“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缺乏好的青料,畫料亦變得草率。且因開采泛濫,優質瓷土漸漸缺少,直接導致瓷器製作水平大幅度下滑,“器質較前多遜,不及嘉窯青花”。為了吸人眼球,引人購買,“又以淫巧為務,其秘戲器(秘戲器:以淫穢紋樣為裝飾或以淫穢動作或神態為雕塑的器物。明代中期以後,商業經濟不斷發展,市民階層不斷擴大,手工業與商業最發達地區如安徽、江西、江蘇、浙江等地已生發出旺盛的資本主義萌芽。與社會經濟結構裂變相一致,傳統道德體係亦受到強烈挑戰,社會風氣由儉入奢,人們更看重自我價值,毫無顧忌地追求生活和娛樂的享受,對“好貨”“好色”等事非但不以為恥,而且引以為榮,《金瓶梅》即誕生於此背景下。)一種,殊非雅器”。幸運的是,在經曆了近十年的低迷狀態後,人們及時開發出了浙料(浙料:又稱“浙青”“土青”,產於浙江紹興、金華、衢州一帶小山上,當地人稱其“土鈷”。國產青料中以浙料最為上乘,重則濃紅,輕則淡翠。明人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凡畫碗青料,總一味無名異。……此物不生深土,浮生地麵,深者掘下三尺即止,各省直皆有之。亦辨認上料、中料、下料。用時先將炭火叢紅煆過。上者出火成翠毛色、中者微青、下者近土褐。……如上品細料器及禦器龍鳳等,皆以上料畫成。……凡饒鎮所用,以衢、信兩郡山中者為上料,名曰‘浙料’。”)作為新品種的青花料。浙料呈色鮮藍青翠,明淨豔麗,瑩澈清亮,豔而不俗,有如藍色寶石,與嘉靖青花藍中泛紫的特征有很大的區彆,鮮豔而無火氣。有了浙料之後,不但發色質量迅速得到提高,工匠們還開創性地使用淡描青花、鐵線描、勾筋淡水點染的繪畫技法,使得青花畫麵愈發具備藝術的美感。一工於器,名家起家。景德鎮一時能手輩出,如吳明官、陳仲美、吳為、周時臣等,均為名震當世的製瓷巨匠——器則美備,工則良巧,精進不已,卓然可觀,力求超越前古。浮梁官民(“官”指官窯,即朝廷官辦的禦窯廠。“民”指民窯,顧名思義民間窯口。本書中“民窯”多為通指,既包括有實力的大規模民間作坊,也包括從事瓷業的個體手工業者。)競市,一派繁榮景象。青花瓷再度迎來了一個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