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書中的點子如何成形?答:一般而言,我的點子以“如果……將會怎麼樣”的方式呈現。比方說,“如果有個……的母親,不知道會如何?”我據此左思右想,尚未自知之前,整個故事就在腦中成形。有趣的是,剛開始構思《死亡約定》時,我腦海中並沒有浮現一個緊張懸疑的故事,我打算側重人物,描寫那些在兩位青少年相約自殺未果之後、被遺留在世間的人們,我到地方警局做些初步研究,警長複述我所構思的情節,根據我初步構想,女孩活了下來,“嗯,”警長聽了之後說,“女孩啊?如果男孩沒死的話,他個子比較高大,肯定會被視為嫌犯,直到證據確鑿、洗清罪名為止。”我聽了馬上不自覺地說:“真的嗎?”就這樣,我塑造出克裡斯這個人物……故事自此開展,我也可以琢磨更嚴肅的問題:我們究竟多麼了解自己所愛的人?問:寫書之時,您花多少時間做研究?真正的寫作過程多久?答:寫一本書跟生個小寶寶一樣耗時,總得花上大約九個月的時間,前後加減兩星期……不知道為什麼,我總得花這麼多時間把點子凝結成為一部前後連貫的,我知道相較於其他作家,我寫作的速度算快,但如果花的時間更久,我說不定會感到厭煩,隻想進行下一本書……我總是在動筆之前做完研究,我相當堅持全書的正確性……這表示有時候我得跟律師做些演練、觀察開心手術、跟太空人聊聊、或是到阿米緒村落擠牛奶……隨著每本書而有所不同……在進行《死亡約定》的相關研究中,最奇特的經驗莫過於探訪監獄,探監那一天,我四歲的孩子還在幼稚園裡興高采烈地大聲張揚。監獄好像關滿了人的動物園,令人相當消沉,跟我進行訪談的犯人給了我很多指點,書中克裡斯在牢裡的種種細節,你們八成以為是我自己編的,但你們知道嗎?不,那些都是真的。問:您有三個小孩,請問您如何找出時間寫作?答:嗯,這麼說吧,打字回答這些問題的同時,我也跟孩子們玩遊戲。我是個母親,寫作隻是我的副業,我有三個小孩,分彆是七歲、五歲和三歲,我白天大部分時間都跟孩子們在一起,晚上先生回家、把孩子們送上床睡覺之後,我才開始工作……因為寫作的時間非常有限,所以每一分鐘都彌足珍貴……如果我找不出時間寫作,我想我會發狂,我非得寫作不可,這就好像一股身不由己的衝動……對很多女性而言,身為一個事必躬親的母親,寫作生涯又正值巔峰,兩者似乎不可能並存,但我卻覺得兩者恰好互補:因為我透過作家的眼光看世界,所以我成了更稱職的母親……因為我透過母親的觀點看世界,所以我成了更高明的作家。問:寫作過程中,您遵循特定順序嗎?答:我目前寫了六本,我隻記得其中一本按照特定順序。但寫著寫著,我總會發現故事的發展跟我原本的規劃不同。進行到某一個程度就有了生命,我隻是順勢而行……有時候寫完一些場景之後,我自己都嚇了一跳,我滿心訝異瞪著電腦螢幕,心想:“老天爺啊,接下來怎麼寫?”我有點害怕,但有些時候,書中人物們幾乎自行離我而去,讓我覺得我真的賦與了他們生命,那種感覺實在很棒。問:寫書之時,書中人物是否常駐在您腦海中,彷佛是真實人物?答:噢、當然。寫第二本時,我做了一個夢:書中主角走到我麵前、跟我說她不喜歡我筆下的她。況且,為什麼書中人物不可能是真的呢?寫書之時,我跟他們相處的時間、比我跟先生相處的時間還多!事實上,有時候讀者們說讀完全書好幾天之後,書中人物依然盤繞在腦海中,這就是對我的最佳讚譽……讀者們對《死亡約定》提出許多有趣的見解,有位女士寫信告訴我,讀完這本書之後,她不再對母親的自殺感到耿耿於懷:有位母親說,這本書開啟了她跟她的青少年女兒之間的溝通管道,這是她始料未及的。問:從某個層麵而言,艾蜜麗是《死亡約定》的主角,但我們卻從其他人的記憶和觀察中了解她,您曾想過從艾蜜麗自己的角度下筆嗎?答:讀者們對艾蜜麗的第一印象是:她是個已經過世的年輕女孩。我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曉得必須藉由其他人物拚湊出她的全貌。我們永遠無法真正了解艾蜜麗,而這正是本書最難測的秘密……但我們依然試圖了解她……好萊塢已買下《死亡約定》的版權,也請我共同撰寫劇本,因此,克裡斯和艾蜜麗這兩個角色將有所延伸,這表示我得添加兩人之間的對話,也得重新探索艾蜜麗的思緒和動機。艾蜜麗必須厘清那些讓克裡斯做出最後決定的話語和思緒,寫來真是令人心碎,撰寫這幾幕時,我發現自己又哭了起來。問:在原書第二百一十八頁,艾蜜麗告訴克裡斯:“‘要’跟‘愛’不一樣”,您能評論一下克裡斯的回答嗎?答:當克裡斯回答說,要她隻會讓他更愛她,身為讀者的我們,讀到這裡就明了克裡斯對這段感情的看法,跟艾蜜麗的想像非常不同。克裡斯把他父母的期望納入其中,艾蜜麗當然沒有,對克裡斯而言,他和艾蜜麗一輩子都會在一起,性愛源自終生的承諾,對艾蜜麗而言,性愛卻觸及了心靈的痛處。克裡斯告訴艾蜜麗他始終愛她,要她是種新奇的感受,但艾蜜麗卻認為兩人的關係將因此消散。我覺得我們沒有資格判定克裡斯和艾蜜麗是否速配,因為若是這麼想,我們就犯了跟他們父母親一樣的錯。隻有克裡斯和艾蜜麗能說他們是否相配,但當兩人對此意見相左時,愛情忽然間就變質了。問:本書書名指的是艾蜜麗和克裡斯之間的約定,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誓約嗎?原文書名副標是“愛的故事”,您能略為解釋嗎?答:書中還有好多盟約,我都數不清楚了。比方說,雙方家長的婚姻盟約、梅蘭妮和葛絲的友情盟約、以及麥克和葛絲差點打破的“鄰人之妻不可欺”盟約。至於副標,我已經受到一些批評,有些讀者認為這不是一個愛的故事,我則認為讓這對情侶其中之一死在筆下彆有趣味、但艾蜜麗和克裡斯走過了迷戀、親密、背叛以及和解的圓弧,葛絲和克裡斯也是,對我而言,書中母子的愛跟羅曼蒂克的愛情一樣重要。問:寫作《死亡約定》時,您已經曉得故事將如何收場嗎?答:我曉得故事的高潮是一場審判,但我不知道克裡斯會被判有罪、或是無罪開釋。事實上,我以為他應該被判刑……但我沒有這麼寫,因為書中已充滿心碎與悲傷,我不想讓讀者來信指責。這本書需要一個振奮人心的結局,至於這個結局是否算得上令人振奮,則得看你怎麼想。問:您現在正在進行什麼?答:我剛完成一部的初稿,書中的主角是個年輕的阿米緒女孩,她偷偷生下孩子,小寶寶卻不幸過世,她也因而被控謀殺。我也正在構思即將動筆的下一部,但目前為止,我隻有一堆塞在書房盒子裡、草草成書的筆記。問:書評人和讀書會的反應令您驚訝嗎?讀者可曾曲解您意欲表達的故事?答:我很久之前就不在乎書評人所言,畢竟他們隻是一群有意見的個人,但讀者卻不同。《死亡約定》出版時,我設立了個人網站:,也收到百餘封來自書迷的郵件,這實在太棒了,一般而言,我沒有機會得到讀者回饋,我覺得這真是一個珍貴的贈禮……我也經常參加以我的為討論主題的讀書會……我喜歡跟那些跟我同樣熱愛書中故事的讀者們碰麵……他們提出關於書中人物和情節的問題,有時甚至找出我從沒想過的關聯……主修英文的我僅能嘉許不同的詮釋,畢竟,一本若不能引發討論,還稱得上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