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的學校,無論大中小學,體育課基本上不受重視,因為這種課,跟升學沒有關係。體育課老師,往往被譏為“體育棒子”,言外之意,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讓人看不起。上體育學院的,不是體育尖子就是彆的學不好的,好歹混個文憑。但是,在清末國家開始辦新學堂的時候,體育課卻相當受歡迎,體育老師也相當難找,有的地方,甚至得花大價錢從外國(主要是日本)請。一個新學堂,如果能開出體育課來,周圍的學堂都羨慕得不得了,尤其是官辦學堂,往往是非開這課不可。 其實呢,當年的所謂體育課,滿打滿算,無非就是兵操而已,從國外進口一些西式軍裝,大沿的軍帽、皮鞋,筆挺而且帶褲線的製服,看起來跟朝廷的新建陸軍服裝相似,學生裝扮起來,把還留在腦後的辮子,掖吧掖吧,塞進帽子裡,高高地拱起一座富士山,看上去除了帽子有點兒鼓,還是蠻精神的。上課就是排隊,立正稍息,向左轉,向右轉,齊步走。老師還要挎上指揮刀,站在一旁喊口令,洋氣一點兒的還要有軍樂隊,鼓號齊鳴,學生上操,扛著木槍,偶爾也會有幾隻沒有子彈的真槍,踩著鼓點兒行進。至於後來我們習慣的田徑項目,球類項目,統統是沒有的,連非兵操式的體操,當年被稱之為柔軟體操的玩意,也是後來的事,一個能開出體育課的學校,操場是有的,但絕沒有球場,沒有跑道,更沒有沙坑和單雙杠,能有架秋千,已經不錯了。能教兵操的人才,按道理在當時的中國,不應該缺乏才是,畢竟,自打長毛起,淮軍已經跟華爾與戈登的洋槍隊學會了立正稍息這一套,一喊“發威馬齊” (forward march),就知道是齊步走,一喊“騰瑞特”(turn right),就知道向右轉。可惜,這套鬼子操練法,隨著淮軍的日益消沉,到了甲午戰爭的時候,已經差不多被忘乾淨了。甲午戰爭之後,朝廷再練新式陸軍,不學英國了,改學德國。那時都說,普魯士陸軍,天下第一,咱遵循孫子兵法的古訓,法乎其上,於是改轍了。這一改轍,口令和操法都變了,連齊步走甩手的方向都不一樣了。到清廷新政開始大辦學堂的時候,新建陸軍自己還沒學太明白,自然沒有人手出來管學堂的事,於是乎,體育課老師就缺貨了。新學堂國文老師最多,滿地的舉人進士和秀才,不愁找不到合適的,教外語和數理化的就缺一點兒,但鄰國日本大辦速成師範,很快就供應上,教的合格不合格另說。唯獨這體育課,找不到合適的人教,不教還不行,因為辦學堂是新政的大事,關乎官員的政績,上司來視察,如果學堂沒有體育課,拉不出一隊人馬出來列隊,在軍樂聲中接受檢閱,臉上不好看。清末民初的著名家包天笑,在山東青州辦中學堂時,學生剛練了幾天兵操,知府大人就派他們去車站迎接路過此地的山東巡撫周馥,結果巡撫大人精神不濟,躲在車廂裡不肯出來,無心點校學生軍,弄了沒趣。但是,清朝的大員們,不都像周馥這樣年老昏聵,樂意生事相當多,因此,兵操,就成了學堂,尤其是官辦學堂的必修課。有趣的是,老師的缺貨,卻給了革命黨人機會。那年月,革命黨人留學日本,或者流亡日本的非常多,一心向學者卻少的可憐,但是很多人都喜歡學軍事,正規的軍校進不去,就去民間的軍事預備學校,比如成城學校什麼的,在那裡,真正的軍事知識也許學不到,但立正稍息的兵操卻是會的。學成回國,要找個職業做掩護,正好去做體育教師。看當年的老照片,許多學堂學生照,一群孩子穿著軍裝,敲著鼓,吹著軍號,或者整隊,或者行列,更多的是集在一起紮堆拍照,當中有一個年紀大的,八成就是當年的革命黨。練會了兵操的學堂學生,在革命到來的時候,還真就有點兒用,很多人受老師影響,多少傾向革命,革命黨人,來自學堂學生的,自有不少。辛亥革命,武昌起義一聲炮響,各地響應,響應者中,不少都是學生娃。當年魯迅在紹興府中學堂當學監(校長),革命一來,清朝的官員跑了,革命軍卻還沒有到,市麵上人心惶惶,魯迅就把學生軍套上軍服,扛上木槍和幾支真槍,打著鼓,吹著號,在街上走一圈,謊稱革命軍已九九藏書到,於是人心一下子就安定了,實際上王金發領著革命軍進城的時候,是揀了個便宜。體育課變成兵操,原本是為了給官辦的新教育擺樣子,而擺樣子是一切官辦事業的共性,隻是,清朝末年學堂裡的擺樣子,卻無意中幫了官府的對頭,看來,古今一理,凡是擺樣子的事,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可惜,喜歡擺樣子的人,一輩接一輩,這個道理,死都不會覺悟的,覺悟了也沒用,還是要擺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