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爆料,河南開封和漯河兩地消防部門的兩份講話稿,居然高度雷同,除了時間、人物、地點有異之外,剩下的部分,幾乎完全一致,最可笑的是,開封的稿子,居然出現了“構建和諧平安漯河”的字樣。 (2009年3月25日《新京報》)顯然,開封這邊的文抄公,電腦操作技術欠通,如此簡單的名詞替換都不會,露了破綻。但奇怪的是,這麼明顯的穿幫,既然是講話稿,作報告的首長和聽報告的眾多下屬怎麼沒有一個發現的呢?仔細一想,也很正常,像這樣的講話,在我們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各個官方機構,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多到了從起草人到講話人,再其實大可不必。這種抄法,從另一個角度說,其實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種方式,錯就錯在不該上網,兩邊撞了車,平自給網民添了些樂子。中國很大,南北東西差異巨大,一個政策,在東邊正好,到了西邊就一點兒都不合適。各個部門的工作性質,也千差萬彆,搞統戰的和做稅務的,怎麼說也不是一回事。按道理說,各地的政府,政府各個部門,即使是官麵文章,也應該不一樣才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實事求是嘛。可是,隻要是同一類的部門,各地政府的講話、報告、彙報之類的東西,隻要把時間、地點、人物變一變,大抵南北東西,都可以互換,即使不同部門,也有相當部分的雷同。這是官話,或者說黨八股的一個特色,這個特色,被各級部門自覺跟上級保持一致,擔心犯錯的“公文精神”極大地強化。凡是負責起草官方講話文件的部門,無論是秘書機構還是政研部門,跟上級保持一致,不出錯,是他們共同的行為準則。新提法,新名詞,隻能首長自己定,起草人不能越俎代庖,也不敢越俎代庖,在首長也求穩的情況下,這種四平八穩,跟著走的官樣文章,就更是流行。99csw.儘管國家總是提創新,但在目前層層的壓力體製下,跟隨上級,至少在公開的官樣文章上儘量與上級保持一致,的確是不犯錯誤的不二法門。在官場誰不知道,聽話沒大錯,聽話,事情辦砸了,問題不大,不聽話,事情辦好了,沒準還有過。官樣文章的雷同,其實是官場文化的體現,官場文化不變,官樣文章互相抄抄,其實從節約勞動力的角度,有益無害,用不著大驚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