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讚美讀書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勝數。張元濟先生有一句簡單樸素的話:“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天下”而又“第一”,可見他對讀書重要性的認識。為什麼讀書是一件“好事”呢?也許有人認為,這問題提得幼稚而又突兀。這就等於問:“為什麼人要吃飯”一樣,因為沒有人反對吃飯,也沒有人說讀書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卻認為,凡事都必須問一個“為什麼”,事出都有因,不應當馬馬虎虎,等閒視之。現在就談一談我個人的認識,談一談讀書為什麼是一件好事。凡是事情古老的,我們常常總說“自從盤古開天地”。我現在還要從盤古開天地以前談起,從人類脫離了獸界進入人界開始談。人成了人以出來了人,他們的上帝將向何處躲藏。人類千百年以來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兩端:一是實物,比如長城等等;二是書籍,以後者為主。在發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記憶;文字發明了以後,則使用書籍。把腦海裡記憶的東西搬出來,搬到紙上,就形成了書籍,書籍是貯存人類代代相傳的智慧的寶庫。後一代的人必須讀書,才能繼承和發揚前人的智慧。人類之所以能夠進步,永遠不停地向前邁進,靠的就是能讀書又能寫書的本領。我常常想,人類向前發展,有如接力賽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過棒來,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遠跑下去,永無窮儘,這樣智慧的傳承也永無窮儘。這樣的傳承靠的主要就是書,書是事關人類智慧傳承的大事,這樣一來,讀書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麼呢?但是,話又說了回來,中國曆代都有“讀書無用論”的說法,讀書的知識分子,古代通稱之為“秀才”,常常成為取笑的對象,比如說什麼“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取笑秀才的無能。這話不無道理。在古代——請注意,我說的是“在古代”,今天已經完全不同了——造反而成功者幾乎都是不識字的痞子流氓,中國曆史上兩個馬上皇帝,開國“英主”,劉邦和朱元璋,都屬此類。詩人隻有慨歎“可惜劉項不讀書”。“秀才”最多也隻有成為這一批地痞流氓的“幫忙”或者“幫閒”,幫不上的,就隻好慨歎“儒冠多誤身”了。但是,話還要再說回來,中國悠久的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是這一批地痞流氓,還是“秀才”?答案皎如天日。這一批“讀書無用論”的現身“說法”者的“高祖”、“太祖”之類,除了鎮壓人民剝削人民之外,隻給後代留下了什麼陵之類,供今天搞旅遊的人賺錢而已。他們對我們國家竟無貢獻可言。總而言之,“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