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1 / 1)

當今流行的主流思想是兒童教育從七八歲開始最適宜。一些人對這種理論深信不疑。除了這一理論外,還有一種理念讓很多家長感到非常擔憂,那就是早期教育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這種理念跟主流觀念相衝突。我的教育經驗是,教育必須從出生那天起就開始進行。雖然有許多人反對我儘早開始教育孩子的觀點,但我仍然這樣去做了。孩子從出生到三歲的這段時間,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因為這一時期,孩子的大腦接受事物的方式同他長大後是不一樣的。嬰兒在剛出生時並不能夠分辨出人們的麵孔,但是過兩個月或是再晚一些,他就能將母親和彆人的麵孔分辨出來。這是他通過反複觀察,將母親的麵孔在他的大腦中做了一個“模式”,而不是對不同麵孔的特征進行了什麼理性的分析後才記住的。嬰兒的這種識彆的能力,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所以對於三歲之前的嬰兒,我們有必要采取這種“模式教育”的方式。而且三歲之前的這一段時間是可以對孩子進行“硬灌”的時期,因為這個階段的嬰兒對於多次重複的事物不會厭煩,他們依靠動物似的直覺,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事物的模式,他們的這種識彆能力,大大地超過了成人。孩子在三歲以前,大腦還處在“一張白紙”的狀態,不能像成人那樣對外界的事物進行分析判斷,因此,可以說他具備一種不需要理解或領會的吸收能力。如果你認為正確的東西,不能經常地、生動地反複灌入尚幼且未具備自主分辨好壞能力的大腦中,那麼,大量壞的東西也會被他的大腦毫無區彆地吸收進去,最終形成人的素質。就像古諺說的那樣:“從小時候就可以看到你成人以後的樣子。”孩子在三歲時,長大之後一些基本性格的素質就已經形成。如果對所有的人進行仔細分析,那麼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三歲以前的環境,以及這種環境對他性格及素質形成造成的影響。所以,可以說這一時期決定了人的一生。那麼對於三歲之前的嬰兒,我們應該給他們“硬灌”些什麼呢?我想主要有兩個方麵:首先是要反複灌輸大腦基礎模式,如語言、音樂、文字和圖形,這樣可以為嬰兒智力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麵我們要給他輸入一些人生的基本準則和做人應有的態度。我對早期教育的重視並不是毫無根據的臆斷。科學研究發現,人類天生就具有一種特殊的能力——潛能。這種能力從人們表麵上看不出來,它隱藏在人體內。例如,如果一棵樹按其正常狀態生長,它能夠長到四十米高,當然它最終不一定能長到這麼高,但是具有長這麼高的可能性。同樣的道理,讓一個孩子在理想的狀態下成長,他的智商可以達到一百分,所以,父母必須儘可能地為孩子提供理想的成長狀態,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你的孩子就有可能成為天才。當然,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即使大樹具備長到四十米高的潛能,但是真正達到那樣的高度也不容易,因為一般的樹最多長到二十父母能給予兒童適當的教育,孩子的潛力無法充分地發揮出來。如果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能夠挖掘出孩子的這種巨大潛力,就可以培養出偉大的天才人物。所以對父母來說,生下一個健康的寶寶僅僅是第一步,之後要走的路更長,要承擔的責任也會更加重大。因此,從孩子一出生起,父母就應該對他們施行正確而合適的教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