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向我提出建議:我的新式教育是否也適應7歲以上的孩子呢?如果讓這些孩子從中受益,我是否可以在原有的幼兒教育方法上有新的突破呢?實際上,他們對我的教育理念並不是那麼深信不疑,而是持觀望、疑惑的態度,所以,他們不認為我的那些教育法則能夠運用到實踐中,尤其是對我教育模式中道德規範方麵,他們有更多的異議。可是我們不能因為他們隻是孩子,就可以不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不能因為他們隻是孩子,就不讓他們獨立地完成某一項任務;不能因為他們隻是孩子,就忽略培養孩子的自我犧牲精神。在生活中,為了加強孩子的腦力訓練,人們為7歲以上的孩子設計了一些非常奇怪的方法,如各式各樣的算數表和語法,一些孩子在幼兒時期就開始接受這樣的訓練。對這樣的訓練,我們是否應該取消呢?如果讓孩子幼小的心智屈從於這些特殊的訓練方法,後果又將是怎樣的?毫無疑問,我們爭論的主題就是“自由”,當然,這裡所提到的“自由”隻是我個人的觀點,在我看來,“自由”是很重要的,是整個教育體係的基石。所以,我認為我們有必要深入地去探討“自由”的問題。當然,我也很清楚,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接受、認同這種理論,因為即使是麵對一些人們曾經堅定不移的問題,遇到爭議也是不可避免的。傳統上,我們通常采取什麼方式對待嬰兒呢?相信有許多人對育兒的慣例、常識記憶猶新,比如為了不讓孩子長大後變成羅圈腿,在嬰兒的時候把他的腿用柔軟的布捆綁起來;為了讓嬰兒在適齡時能夠自然地說話,將嬰兒舌下的韌帶割斷;為了不讓孩子的耳朵長大後凸出來,一直給幼小的嬰兒戴著帽子;為了不讓孩子柔軟的顱骨發生畸變,非常重視嬰兒睡覺的姿勢;為了讓孩子擁有高挺的鼻子,一些母親會不停地捏寶寶的鼻子;還有一些母親認為在嬰兒出生後,在耳垂上穿入小耳環可以改善嬰兒的視力。現在,雖然這些傳統在一些國家已經消失,但是也還有一些國家保留這樣的傳統,並世代相傳。再舉個例子,一些母親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抱有很大的期望,於是,嬰兒出生後不久,母親就開始興致勃勃地教孩子走路,有時候,意外地發現孩子的小腳微微移動,就很興奮,高興地認為孩子在學習走路。事實上,這時嬰兒的神經係統還沒有發育完全,動作也不能協調起來,但是嬰兒的腳弓這時已經慢慢成形,於是就會自然而然地嘗試慢慢移動自己的小腿。母親們不了解這些科學,誤認為自己教育有方。還有些母親把孩子捆在一個大的籃子裡,這種籃子是鈴狀的,底部比較寬大,為了預防孩子滑倒,讓孩子的手臂吊在籃子外麵,讓竹籃的上部支撐嬰兒的整個身體。這種情況下,母親們看見嬰兒的雙腿向前移動,就認為孩子是在走路了,實際上,嬰兒這時根本無法通過腿來站立。母親們給孩子強加的支撐物,就好像我們為年老的人、行動不便的人或腿部有毛病的人提供的拐杖一樣,一旦孩子有了這樣的依賴習慣,有一天我們將這個支撐撤走,孩子就會摔倒,這對孩子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如果我們在培養兒童時運用科學的方法,教育效果會大不一樣。在這裡,我需要鄭重聲明,運用科學的方法,並不會使孩子的鼻子變得高挺,也不會讓孩子的耳朵凸出來,也不會在嬰兒出生後立刻教會他怎樣走路,這不是科學所要達到的目的。我想告訴大家一個事實:自然決定了人的頭、鼻、耳朵的形狀,人為很難改變;我們說話的本能也是本身所具有的,不是割斷韌帶就可以解決的;腿的曲直由自然決定,行走的機能也是自然而然產生的。人們在這些方麵強加乾涉,完全沒有必要,隻會起到相反的效果。我們在照顧孩子時必須遵循這樣的原則:回歸自然式的照顧。兒童發展得越自由,越有利於身體的協調,也越容易形成更為健全的機能。在我看來,應該儘最大的努力消除成人施加給孩子的束縛,儘量讓孩子處於恬靜的生活狀態,以得到足夠的安寧;儘量讓孩子的雙腿得到放鬆,保證他們舒服並舒展地躺著,成人最好不要把嬰兒“逗”得上下亂動;時機不成熟,不要著急讓孩子行走,時機一到,孩子會自然站起來輕鬆行走。我很高興,現在絕大多數母親們已經接受了這樣的觀點,認識到自以為對孩子好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最傷害孩子的,結果,以前靠賣籃子和賣繃帶生活的商販現在逐漸減少了。成人換一種照看方式,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實踐已經證明:成人即使沒有把孩子的腿綁起來,孩子的腿也會長得很直,走路也很靈巧。這個事實多麼令人欣喜和振奮!試想想,由於成人的自以為是,增添了多少不必要的煩惱與憂愁。我們一直以為孩子的雙腿、鼻子、耳朵甚至頭形的形成都和大人的照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導致初為人父人母的成人生怕因為自己的一時大意而影響了孩子以後的發展,心中總是忐忑不安。可是,現在當人們對孩子的成長規律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後,我們就可以輕鬆地說:“不用太擔心,大自然會為我們考慮好一切的,隻要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我們會看到孩子成長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