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要了解外部世界的環境之前往往需要看到外部世界的秩序,對外部世界有所了解後才能了解自己與外部環境的關係。兒童的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對秩序具有敏感性,這在兒童一歲左右就已經表現出來了,並一直持續到兩歲左右。但令人遺憾的是人們很少關注兒童的這一能力,因為大人們覺得孩子們並不是天生就具有秩序感,這種秩序感是成人所特有的。大人們喜歡以自己的方式在家裡擺放物品,從來沒有考慮到孩子是怎麼想的。對那些秩序敏感的孩子來說,身邊細微的環境變化都會使他的心情受到影響。如果孩子周圍的環境十分雜亂無章,就會造成孩子心情煩亂,並十分痛苦。這時孩子們往往通過大聲的哭泣來表達自己的心情,這樣的激動情緒長期進行下去,對孩子的身心是十分不利的。孩子對外界的敏感性的發展是分階段的,並且會隨著孩子的成長逐漸消失,所以,這種敏感性顯得尤為珍貴。可以這樣說,在人類成長過程中,這一時期是最重要和最神秘的敏感期之一。可是在成人眼中,孩子的這種秩序感是十分混亂無章的。那麼,成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看法呢?成人往往不會考慮到孩子的想法而按照自己的想法改變著生活的環境,這也就意味著孩子生活的環境並不屬於孩子自己。對孩子來說,成人主宰著環境,孩子無法表達對於環境中的位置的不滿,隻有通過哭鬨和喊叫的方式來排解。這時不管成人對孩子怎麼去愛撫,孩子總是按照自己的心情固執地哭鬨不停。成人無法理解孩子的行為,就把這種常常發生的哭鬨看成是孩子正常的反映。事實上,是孩子對秩序的敏感造成了孩子早期哭鬨的任性行為。那麼,成人怎樣理解孩子的秩序感呢?兒童又如何用心靈去顯現他的秘密呢?我們必須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將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一下。一位保姆每天推著一輛裡麵坐著五個月大的嬰兒的童車從房前的花園裡慢慢地走過。我很關注這個孩子會對什麼東西感興趣?原來一塊鑲嵌在灰色的舊牆上的白色大理石碑吸引了她。花園裡開滿鮮花,但是當她來到大理石碑附近的時候才會非常開心。保姆很聰明地發現出生不久的小孩對大理石碑比較感興趣,所以每天都會推著童車來到這石碑前多停留一會兒。小孩經常動不動發脾氣,可能是因為孩子的敏感性促成的,我能找到生活中鮮活生動的真實例子。我再舉一個親身經曆的例子來說明一下。有一次我去旅遊,當和一群遊客一起經過那不勒斯的尼祿岩洞時,我們這群遊客中有一個帶著自己一歲半的孩子的婦女,她的孩子很小不能一個人走過這個岩洞,這名女士隻能抱著他走,所以一會工夫就累得滿頭是汗。她因太熱就把外套脫下來掛在手臂上,抱著孩子繼續向前走。但這時孩子哭鬨起來,孩子的哭聲越來越大。這位母親非常著急,用儘一切辦法想讓孩子平靜下來,但都不起作用。母親累得疲憊不堪,而且心煩意亂。遊客們也都來幫這位母親哄孩子,他們輪流抱著孩子走來走去,但孩子卻變得更加激動不已,孩子的任性已經到了幾乎不能收拾的地步。看著這個哭鬨的孩子,我想這是孩子對環境敏感引起的。於是,我想出一個辦法,我滿懷信心地走到母親的身邊,對她說:“夫人,我幫您穿上外衣可以嗎?”那位母親看著我表現得非常驚訝,天氣如此之熱,她很不情願穿上衣服。不過,在我的再三請求下,她最終把外套重新穿上。這時,發生了奇跡,孩子停止了哭鬨。孩子嘴裡還不住地說:“媽媽,衣服。”孩子的意思是媽媽的衣服不應掛在手臂上而應該穿在身上。這時,孩子又伸出手讓媽媽抱,這可能是孩子覺得大家已經認可了自己的存在,現在又變得高興起來了,我們的旅行也得以繼續下去。通過這個事實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將媽媽脫掉外套看成是原來固有的秩序被突然打亂,物品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就變得不再和諧,這樣孩子認知出現障礙。而隻有把這個舉動糾正過來,孩子才恢複平靜。我曾親眼看到在另外一個家庭發生的事,它同樣讓我印象深刻。我以前去過一個家庭,那天那家庭的女士因身體不適半躺在沙發上。女傭給她拿了兩個靠墊墊在了她的背後希望使她能夠舒服點。這時女士的二十一個月大的女兒想要媽媽講故事給她聽。雖然她很不舒服,但是為了不掃孩子的興致,隻能忍著身體的不適給孩子講起故事來。孩子津津有味地聽著媽媽講著,可是,媽媽實在難受得很,就停下來讓孩子跟自己去臥室裡,這時孩子大聲地哭鬨起來,所有人都以為她是擔心媽媽的身體才會哭起來的,就去安慰孩子。當傭人把背靠墊拿起來要送到臥室時,孩子大喊:“不準拿靠墊!不準拿!”孩子大聲地喊叫著似乎希望靠墊放在原來的位置不許動。人們將孩子哄到母親的房間裡。母親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此傷心,於是想堅持把故事給孩子講完,母親繼續講著,可是孩子還是哭鬨不停,對媽媽的故事已經不再感興趣,嘴裡不停地說著:“媽媽,沙發。”媽媽講的故事還是剛才的那個,但母親、靠墊、沙發不是原來的位置了,媽媽在不同的地方講同一個故事,這已經打破了孩子心中原有的秩序感。通過上述例子我們能夠看出,孩子具有強烈的秩序感,這是她的本能。令我們驚訝不已的是,孩子的這種本能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得很明顯。另外孩子對這種秩序感十分喜歡並努力嘗試去應用它。混亂的微小細節孩子都會很注意,這些微小細節對於年齡大點的孩子或成人即使從身邊經過也不會注意到。經過對幼兒園孩子的仔細觀察我們發現:當一些物品不在原來位置上時,孩子們就會將其放回原來的位置。例如,一個小板凳被放在孩子原來位置旁邊的小台子下時,或一張椅子歪斜了,兩歲的孩子會主動將它們擺到原來的位置或整理一下。每天放學之前孩子們會自覺地將自己曾用過的物體放回原來的位置,好像如果東西亂放會讓自己很心煩意亂似的,擺放東西也成為孩子們的一種樂趣。秩序會讓孩子們感到快樂。在孩子眼裡,物體擺放原處就是有秩序感。他們會經常關注自己身邊物體的擺放位置,當這些物體原來的擺放位置被他們記住了,那麼這種秩序感就產生了。孩子們對周圍環境的每一個細節都很關注,他們能夠辨彆方向,這種秩序對孩子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這種秩序感是令人羨慕不已的,如果成人也能像孩子這樣對秩序具有敏感性就會即使閉著眼也能將我們需要的物體找到了。我們在孩子們的遊戲中能夠發現這種幼兒的秩序感,孩子們對這種秩序感具有不同尋常的熱愛。在秩序中孩子能夠獲得沒有摻雜任何東西的快樂感。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曾做過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他和孩子們一起玩遊戲。皮亞傑教授在椅子下麵放一件物品,之後讓孩子們在門外待一會兒,這時他將剛才放在椅子下麵的物品放在對麵的一張椅子下麵,他覺得如果孩子在原來椅子下找不到物品就自然會去其他椅子下找,可事實讓他出乎意料,孩子一進屋就去開始的椅子下找,沒看見時就用很遺憾的口氣對教授說:“找不到了。”孩子們根本沒有想到去其他椅子下麵找找看。皮亞傑教授重新做了一遍剛才的實驗,這一次,他故意讓孩子看到了他把物品從原來椅子下移到另外一張椅子下麵的過程。但令人不解的是,孩子們還是按照之前的方式找了一遍,還是說了同樣的話:“找不到了。”教授想可能是孩子覺得這個遊戲太幼稚不願意去參與。教授於是從第二張椅子下拿出那件物品,問孩子們:“你們剛才沒看見我把東西放在這嗎?”孩子說:“我看到了。”然後又指著第一張椅子說:“可是東西應該在這個位置的呀!”由此可見,孩子不在於找到東西,而是將興趣集中在那個東西應該放在原來的位置上。孩子的意識裡認為在原來的位置上找到原來的物品才是有意思的遊戲,如果,物品不在原來的位置上,或者原來的物品被換掉了,遊戲就沒有什麼意思了,孩子們認為皮亞傑教授沒能明白這個道理,他的遊戲非常的無趣。皮亞傑教授的實驗使我有所觸動,因為我曾親曆過類似的事情。一次,我看到一群兩三歲的孩子在玩捉迷藏遊戲。他們製定了這樣的遊戲規則:一個孩子藏在一張鋪著桌布的餐桌下麵,其他的孩子走出房間,過一會再回到房間,掀開桌布發現了藏在下麵的孩子,大家高興得不停地大聲喊叫。孩子們一遍又一遍地反複玩著這個遊戲,他們沒有一點厭倦感。按照順序一個接一個地藏在桌子下麵,其他人一次又一次地因掀開桌布找到藏著的人而高興不已。還有一次,我看到幾個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和一個很小的孩子一起玩捉迷藏遊戲。年紀最小的孩子藏在門背後,大孩子們進門後假裝沒有看到他,然後去其他地方找,他們認為這樣假裝找不到小孩子能讓他更高興。可是藏在門後的小孩子立刻就大聲喊叫說:“我就在這裡呀,你們怎麼會沒看見我呀?”很顯然,小孩子在對大孩子們沒有認真找他而抱怨不已。後來,孩子邀請我和他們一起玩遊戲。他們讓我先藏起來,然後他們來找我。我同意了。於是,孩子們不看我躲藏在哪裡就跑到門外。我沒有像其他孩子總是願意藏在門後,而是藏在衣櫃後的角落裡。過了一會兒,孩子們一跑進來就去門後找我,結果他們沒有發現我,接著他們就不再繼續找了,我隻好自己從櫃子後麵走了出來。孩子們非常失望地對我說:“你怎麼不和我們玩呢?你為什麼不藏在門後呀?”我沒有按照他們的規則隱藏在門後似乎是破壞了他們遊戲的固有秩序,我打斷了他們的快樂。如果尋找快樂是玩遊戲的目的,孩子們在反複地做著捉迷藏遊戲時獲得了快樂,那麼,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定年齡階段的孩子在原來的位置上找到原來的東西的遊戲就是快樂的。在孩子的觀念裡,一些東西被藏起來就意味著看不見這些東西了,而再次發現這些東西給他們帶來了原有的、和諧的秩序感。不管實際上是否看到物品藏在哪裡,物品要放在原來的位置,否則就破壞了原有的秩序。在孩子們的心裡堅持著這樣的想法:絕對是正確的,原來我知道它在哪,閉上眼睛也同樣知道,它一定在原來的地方。通過分析上述我所列舉的事例,我們很容易看出,兒童的秩序感是天生就有的,是自我感覺形成的。他們具有的這種內在的秩序感目的不是去區彆物質本身,而是去認識物體之間的相互關係。他有能力看到周圍的環境,並能發現環境的每一個部分都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孩子所必需的就是這樣的一種環境,隻有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才能夠去適應它,從而使他們更有目的地去采取行動。如果沒有這樣的環境,兒童對生活中事物關聯的認識就會不存在。孩子在不按照秩序組織起來的環境中成長,就如同處在混亂之中。同樣,成年人隻能區分個彆問題,不能將一切聯係起來得到清醒的認識,也會處於混亂之中。自然界賜予人類偉大的禮物之一就是兒童擁有的秩序感。這種秩序感使兒童能適應環境,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促進自己健康成長。可以說:在人類幼兒時期,大自然就為我們提供了讓我們人類能夠找到前進方向的指南針。人類的智慧與心理的發展不是無緣由的產生的,而是在兒童的敏感期內漸漸發展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