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部曲》問世之後,上海文藝出版社的編輯和我商量,計劃將我以前的作品也重新編輯出版,包括三部長篇《敵人》、《邊緣》、《欲望的旗幟》和全部中短篇(分為三輯:取名《褐色鳥群》、《雨季的感覺》、《蒙娜麗莎的微笑》)。除了《戒指花》、《不過是垃圾》、《蒙娜麗莎的微笑》等作品寫於2000年之後,這些作品中的絕大部分都是上個世紀的舊作。編訂、翻閱這些舊作,雖說敝帚自珍,但多少有點陌生感了,也時時驚異於自己寫作在幾十年間的變化。以前常有一種看法,以為作家的變與不變,主要是源於時代本身的急劇變化。列夫·托爾斯泰,詹姆斯·喬伊斯,威廉·福克納,納博科夫等等,都是如此。即以喬伊斯而論,若拿《都柏林人》跟《尤利西斯》比較一下,似乎有點讓人不敢相信這兩部作品出於同一個人之手。喬伊斯生活在風雲變幻的世紀之交,對於時代的變革十分敏感,加之他本人也有強烈的革新技法的主觀動機,這種變化,我們很容易理解。順便說一句,就算沒有後期的《尤利西斯》等現代主義作品,喬伊斯也是世界一流作家。他的《都柏林人》在文學史上也形成了一個小傳統。美國當代年輕作家耶茨所繼承的,正是這個傳統。至於納博科夫,他一生輾轉於俄國的聖彼得堡和德國、法國、美國之間,生活動蕩不寧,需時時適應新的地理和文化環境,風格不斷出現變化也在情理之中。但也有不怎麼愛變的作家。卡夫卡、霍桑、海明威等作家相對穩定,寫作風格沒有出現過劇烈的變化和調整。海明威是一個特例,儘管他的人生經曆也很複雜,但一生隻寫一個主題,居然也寫成了世界級的大師。雷蒙德·卡佛是海明威的追隨者,和我們生活於同一個時代,也不怎麼愛變。藏書網說到中國現代作家,魯迅就可以算得上文風不斷變化的代表。從《懷舊》這樣的文言,到《狂人日記》,再到《呐喊·彷徨》和《野草》,一直在變。若不是去世較早,他往後的會有什麼變化,今天已不好妄加猜測了。汪曾祺的例子也比較特彆。我們所熟悉的汪曾祺,是寫出過《受戒》、《大淖記事》、《故裡三陳》以及大量優美小品的那位作家。可汪先生寫作《受戒》的那一年,他已經是60歲了。每念及此,總要無來由地為他老人家捏把汗:假如他活得與魯迅先生一樣長,也許《沙家浜》就要算他的代表作了。在中國現代作家中,也有不那麼愛變的人。張愛玲可以算一個,在不變方麵,完全可以和海明威相媲美。看她的《小團圓》,不用說語言和基本修辭方法,就連題材、情感、觀念也都沒有什麼變化。九-九-藏-書-網有時候會對古典作家心生羨慕。變與不變,似乎是職業寫作出現以來才會有的苦惱。對於那些一99lib?生隻寫一部作品的家(比如曹雪芹)而言,想變都沒有機會,倒也踏實。安心於茅廬高臥,省了多少六出祁山的左衝右突!但轉念一想,也不儘然。古代作家寫作的大宗不是,而是文章和詩詞,其實變化也是始終存在吧,否則就不會有“庾信文章老更成”這樣著名的感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