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亂戰的消息對曹操影響不大,曹操還想咬牙堅持繼續北伐。
但隨後青州戰場聯軍失利,防線告破的消息傳來,就讓曹操有一些信念動搖了。
戰事一直持續,
來到了建安五年,也是張昊的隆武四年(200)。
袁熙回博昌、壽光等縣募兵的速度很快,準確的說不是他自己募兵,而是麾下有人得知聯軍失利的消息後,在袁熙回來之前提前下達了募兵的命令。
“啟稟大王,曆經月餘,共募得兵員三千有餘,再從各縣抽調了一些守卒,總計四千人。”
“四千人所需兩月的糧食用度已備好,隨時可以出征馳援高莞,隻是...”
“隻是這月餘以來,時有兵卒逃逸,這四千人的戰力...”
說話之人名叫管統,袁熙所置太仆,袁紹逝世時,因其擔任樂安太守一職就自動劃分到了袁熙麾下。
剛才管統最後一句話沒說完,實在是說出來有些滅自己威風。
因為這四千人的戰力說是烏合之眾都不為過!
可畢竟募兵月餘,
外有張昊對青州之民的攻心之舉,管統能募得哪怕四千的烏合之眾都已經很不錯了!
“唉!無妨,至少有四千人,就算是四千頭豬,張昊沒個一時半會兒也難以擊潰!”
“管太仆,這段時間有勞你了,如今張昊勢大,此戰我袁氏或許...”
管統打斷了袁熙想要說的話,對袁熙鼓勵道:
“大王,隻是敗了一陣,何必說此消沉之話!”
“大丈夫若一遇挫折便意誌消沉,日後怎成大器?”
“我管統食袁氏之俸,自該忠袁氏之事,此乃臣之本分!”
袁熙聞言,再次長歎一聲。
他對於這四千人的戰力又怎麼會不清楚,但這已經是他最後能拿得出手的兵力了。
而在這種局勢危難的時候,還有管統這樣的忠臣相伴,更讓袁熙內心感動不已。
“好了!是本王的不是,管太仆,樂安國就交給你了!”
“張昊圍高莞月餘,我兄長也在高莞堅守了月餘,是時候前去支援了,就此彆過吧!”
管統立即拱手一禮。
“臣,恭送大王!”
...
袁熙與管統告彆後,迅速領軍向著高莞而去。
本來一路上袁熙已經很小心了,還特地從齊國境內繞了一圈才向著高莞奔去。
然而,
一直關注著袁熙,但就是沒動手的張昊等的不就是現在嗎?
是時候收網了!
離高莞十餘裡外,半路殺出一軍截住了袁熙。
“東萊太史慈來也,袁熙哪裡走!”
“什麼?太史慈!”
人的名,樹的影!
不僅袁熙對太史慈的大名如雷貫耳,就連新募的這些兵卒也是。
太史慈之前可是被張昊任命為東萊太守,青州人不會不熟悉。
而雍涼戰事已經結束,有麴義與護羌校尉楊豐共駐玉門關給宋建充當後盾,西域諸國想試探又怎樣,暫時問題不大!
所以西征大軍返回後,留徐榮、徐晃、馬騰父子協助沮授防守關中,而太史慈等將則繼續東行,回來向張昊複命,順便也給青州這場戰事收個尾。
其中與太史慈一同抵達青州的,還有龐德與閻行。
“某正是東萊太史慈,既知我名,為何不降?”
“我主仁慈,降者生,不降者死!”
太史慈的名號一出,袁熙登時感覺有些掌控不住麾下大軍。
見袁熙麾下大軍生亂,太史慈更是直接衝入陣中,一邊高呼自己的名號,一邊斬殺阻攔在衝鋒路上的兵將,其威勢好似如入無人之境。
“該死的!太史慈為何在此?”
“吾父曾有言,大丈夫願臨陣鬥死,豈可一遇變故而舍身奔逃活乎?”
“眾將士聽令,攔住他!”
“此地距高莞不遠,援軍很快便至,敢臨陣叛降者,皆斬之!”
危急關頭,袁熙爆發出了如其父袁紹一樣的逆風神威。
太史慈見狀,本想以自身斬將殺敵的威勢繼續壓倒袁熙軍心,但一想到臨行前張昊的交代,便又退了回去。
並且下令麾下減緩攻勢,以免袁譚、劉備領軍到來時,袁熙所部已被擊潰。
不多時,
高莞城中的袁譚、劉備收到袁熙募兵返回卻被截住的消息,急忙出兵救援。
出兵前,
劉備曾主動提出過讓袁譚守城,自己救援袁熙的建議。
但袁譚一想到袁熙離開高莞時兄弟倆冰釋前嫌的一幕,說什麼都不忍心對袁熙見死不救,一定要親自救援袁熙。
劉備拗不過袁譚,隻好兩人同時出城,留淳於瓊駐守城中。
而袁譚、劉備一動,正中張昊下懷。
“朱靈、田豫聽令,爾等按兵不動,不管東平陵的魏軍有什麼異動,都給朕把曹仁盯住咯!”
“龐德、閻行何在?爾等則依計行事!”
“待袁譚、劉備戰敗,閻行負責截斷袁、劉兩軍撤往高莞的退路,龐德則負責衝散袁、劉軍,爾等可能做到?”
“我等謹遵陛下之令!”眾將齊聲應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