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啊,沒想到我徐榮還有重回關中的一日。”
“這還真是...真是...”
北芒山附近的孟津渡口處,
作為東路軍的主將,徐榮再次踏上腳下這片土地時,一時間也是不由心生感慨。
距離當年滎陽之戰結束,他被張昊強擄回遼東已有將近八年。
這八年時間董卓死了,曾經的同僚李傕、郭汜、樊稠、楊定等人也死了,關中之地早已物是人非、時過境遷。
此刻徐榮的心情可以說是滿是惆悵,但也僅限於他一人。
張合不合時宜地打斷了徐榮的懷舊,說道:
“徐將軍,我軍前軍已渡過黃河,不遠處便是平陰縣。”
“從地形上來說,平陰縣鄰近河岸,正好作為進攻河南尹的重要據點。”
“末將請命,領一軍拔之,為我軍先得一勝!”
被打擾了惆悵心情的徐榮也沒生氣,他知道這不是懷舊的時候。
收回思緒,徐榮頷首道:
“張將軍所言不錯,那就由你率本部兵馬先取平陰吧!”
“希望我軍全部渡河之後,能入平陰城內休整。”
張合抱拳領命,隨即轉身離去。
接著,
徐榮回身望了一眼身後還在渡河的大軍,再次下令道:
“來人!”
“通知軍中斥候四散,謹防駐軍河南尹的裴茂領兵來襲!”
張昊發兵五萬攻打關中。
之前鐘繇上任司隸校尉時,為了防止麾下兵馬太多引起韓遂、馬騰等人的敵視,便沒有擴充軍隊。
這導致關中之地屬於曹操陣營的兵馬並沒有多少,即使這一戰鐘繇想效仿去年張昊憑借黃河據守的方式也不可能。
因為手中兵馬不足,守不過來。
於是,
徐榮在從河內郡渡河時,先在五社津渡口虛晃一槍,等將謁者仆射裴茂的兵馬吸引過去之後再暗中向西,從孟津渡口渡河。
此時,
裴茂得知徐榮渡河的消息正在加急趕回的路上。
“徐將軍,想來裴茂領兵趕到之時,我軍應當已全部渡過黃河。”
“陛下雖讓我軍與其一起夾擊函穀關,然函穀關也是一座雄關,城堅恐不易攻取。”
“不如先取鄰近函穀關的穀城、河南、雒陽三城,如此哪怕之後還有曹操的援兵到來,有這三城在手,我軍的後背也不至於直麵曹操兵鋒。”
等待麾下兵馬渡河的過程中,太史慈如是向徐榮建議道。
在張昊麾下,太史慈與徐榮的資曆相差無幾,又或許是因為習慣了、待久了、受張昊恩惠太多便默認了為張昊效力這一事實。
總之,兩人的私交不錯。
聽了太史慈的建議,徐榮點點頭說道:
“子義將軍言之有理,此三城必須掌握在我軍手上。”
“待兵馬過河近半,便由你再領一軍出發,攻取此三城吧!”
“至於裴茂,由本將來擋!”
兩人交談間,算是確定了之後具體的作戰方案。
然而,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就在大軍才過河一半時,有隱隱約約的馬蹄聲從遠方傳來。
太史慈、徐榮警覺,身側的親衛趕忙匍匐在地,偏著耳朵細細聆聽這個動靜。
幾息後,
轟隆隆的馬蹄聲愈加清晰,南麵奔來一騎剛散出去的斥候。
隔著老遠,斥候急切的聲音便從馬背上傳來。
“敵襲!敵襲!!!”
“南麵穀城方向有上千騎兵來襲,觀其製式,俱是精銳!”
“備戰!快備戰!!!”
見斥候的模樣不似作假,轟隆隆的馬蹄聲也不是幻聽。
徐榮聞言,不敢怠慢,急令渡河的兵馬結成戰陣,嚴陣以待。
調度兵馬的同時,徐榮滿臉凝重地喃喃道:
“難道鐘繇在函穀關東麵還有布置?這是故意在我軍渡河時好半渡而擊?”
“這麼說的話...恐怕陛下從函穀關西麵攻擊關隘也不會那麼順利啊!”
徐榮為之後的戰事感到擔憂。
如果東西兩路大軍不能先將函穀關拿下,那麼函穀關等同於分割了戰場。
要是鐘繇或者曹操的布置不止於眼前,不管是張昊還是徐榮所在的大軍,反倒更容易被逐個擊破。
戰局,似乎在往不妙的方向發展!
...
轟隆隆!!!
奔騰的馬蹄好似煌煌天雷壓頂。
終於,
來襲的騎兵出現在了徐榮、太史慈及麾下將校的眼前。
以往都是他們仗著騎兵之利給敵人壓力,現在卻反了過來。
“這...這是重騎!還有具裝騎兵!”
“來了!他們來了!”
一抹慌亂出現在過河兵馬的臉上。
哪怕這之中有不少是經曆過數場大戰、經驗豐富的老卒,但麵對鐵騎突臉這種情況還是不免有些慌亂。
更何況正是因為知曉自家重騎兵以及具裝騎兵的厲害,當麵對眼前這上千敵騎時才更加感到害怕。
這時,
徐榮眼見剛列好的軍陣還未接戰就有了些許鬆動,急忙怒吼穩定軍心。
“弓弩手!攢射一輪!”
“步卒上前,準備接敵!”
“諸位!前有敵騎來襲,後有河水湍急,今日我等退亦死,戰亦死,死戰可乎?”
“握緊爾等手中兵刃,我等,已無路可退!!!”
人在恐懼之下有兩個極端,
要麼因為害怕而本能地退避或是呆滯,要麼則因為憤怒而主動迎上。
軍陣之中,
聽到徐榮所說的話,一些兵卒臉上浮現出狠厲之色。
都是上過戰場殺過人的,既然選擇沙場搏命,無非就是殺與被殺兩個結局。
反正現在已經無路可退,那麼便拋棄一切雜念,舍生忘死的死戰一場吧!
“殺啊!!!”
下一刻,
軍陣之中爆發出衝天怒吼,直欲蓋過震耳欲聾的滾滾馬蹄聲。
同一時間,
鐵騎撞入軍陣,直接在軍陣之中犁出一條血肉模糊的死亡之路。
而伴隨著鐵騎撞入軍陣,領軍者曹純的聲音響徹戰場。
“來者,譙縣曹子和是也!”
“眾將聽令,隨我衝陣!”
“虎豹所至,片甲不存,將他們,趕下黃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