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平原縣。
前番逢紀放出袁紹命不久矣的消息一直沒放成功,原因自然出自袁譚。
而這一日,
對外放出的消息更是驚爆了天下人的眼球。
袁紹因箭傷複發,於平原縣亡故!
當然,
消息是假的,不過也快了!
此時,
袁紹正麵如金紙般地臥倒在床榻上,縱使虛弱的麵容也掩蓋不住心中的憤懣。
“袁公勿要發怒!還請您以身體為重!”
“大公子隻不過是一時糊塗!”
“如今強敵在側,這偌大的青州還需要您的傷病好起來後主持大局呀!”
安慰袁紹的人是逢紀,可逢紀本就為袁譚不喜,他支持繼位的人又向來是袁尚,現在又怎麼會突然替袁譚求情呢?
事情當然沒這麼簡單,逢紀的下一句話便揭示了他的真實目的。
“袁公!大公子之所以會冒犯到您,皆因辛評、郭圖之流在大公子耳側教唆蠱惑!”
“此二人一為凶臣,二為奸佞,通內外之言,造交遘之隙!”
“若非此二人,何以使大公子忘孝友之仁?懇請袁公您下令,誅殺此二獠!”
袁紹因為袁譚的事正在氣頭上,經過逢紀這麼一勸,當即便下達了命令。
而逢紀見狀,心中大定。
在這之前,
雖說袁紹的傷勢說重不重,說輕也不輕,奈何期間或許因為心情不好,又或者隨著天氣逐漸炎熱導致傷口感染,袁紹的傷勢反倒惡化了。
就好比春秋時的吳王闔閭被斬掉腳拇指一樣,隨著傷勢惡化,無力回天,如今的袁紹也命不久矣!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
逢紀深切的知道一棒子打死袁譚是不可能的,最好的便是在袁尚返回繼位之前,順勢斷掉袁譚的臂膀,削弱袁譚一方的實力。
甚至哪怕袁尚沒有成功回到青州繼位,大不了他輔佐袁熙就是了,至少削弱袁譚後,己方受到的威脅也會隨之減小。
“元圖...我恐怕時日無多了,在臨死之前唯一的願望便是再見尚兒一麵!”
“聽聞西麵的曹操如今正被張昊搞得焦頭爛額,張昊此人呐,還真是唯恐天下不亂!”
“而此戰過後,天下真的要亂起來了,不過我恐怕是沒法再見了!”
“既然張昊想見整個天下亂起來,最終才好平定,那第一個亂起來的青州豈不正如他所願?”
“傳我命令吧,我袁紹,建安二年於平原縣卒,其後立二子袁熙為繼!”
“隻有青州亂起來...他張昊才肯歸還我的尚兒...”
袁紹虛弱地把話說完,逢紀隨即照辦。
其後,
平原城中掛起白色的喪幡,接著傳出袁紹亡故的消息。
而袁熙繼位後,長子袁譚不服,被自己麾下的人偷偷從收押的地方解救出來,跟著發動叛亂奪位。
袁熙相比袁譚、袁尚本就沒什麼根基,初戰即敗,被袁譚圍困於平原縣中。
......
很快,
青州發出的變故如同長了翅膀一樣傳到張昊手上。
這次張昊即使再不相信,但事實擺在眼前,張昊對袁紹已死也信了七八分。
“來人!傳朕旨意,將袁尚、文醜帶到朕的營中!”
“是時候讓袁尚返回青州了!”
張昊不會讓青州成為一個整體,分裂的青州才有機可乘。
而光憑一個袁熙顯然不會是經營青州已久的袁譚對手,唯有將袁尚放回去,獲得似逢紀這類本就支持袁尚的人支持才能與袁譚抗衡。
況且這個時候袁譚勢大,青州的形勢有些危急,這不是坐山觀虎鬥的時機,而是該往桌上添加籌碼保持平衡的時候。
沒過一會兒,
袁尚、文醜兩人被帶到張昊麵前。
注視著經過‘勞改’長達一年零數月,膚色被曬成古銅色,渾身長滿了腱子肉的袁尚,張昊心中不由泛起了嘀咕。
這副模樣的袁尚哪裡還有曾經出身名門的貴公子氣,放回去像逢紀那些人還認得出來嗎?
不會因為認不出來,不承認袁尚的身份吧?
“咳咳...”
張昊收回思緒,頗有些硬著頭皮試一試的心態說道:
“袁尚,你被送來魏郡也有不少時日了,想必這些日子以來,你也了解了整個天下的形勢!”
“曹孟德舉數州北伐之勢再不能成,天下將亂,而朕,欲放你回去!”
“至於原因...看看這個吧!”
張昊讓人將袁紹亡故、青州發生動亂的情報遞給了袁尚。
趁著袁尚神色悲愴地看著情報時,張昊接著說道:
“親人亡故,若不回去奔喪,豈非不孝?”
“前番青州傳來你父病危的消息,故而朕將你從上穀郡提到了魏郡,然而縱使如此,青州也未曾有一封書信傳到朕這裡請求將你釋放,其中原因,朕不得而知。”
“如今你父亡故,朕非無情之人,你且回去為父守孝吧!”
“戰場之上,各為其主,袁本初是個可敬的對手!”
“至於此後青州之事,乃至天下之事,你若真能坐到你父的那個位置上,望你好生考慮!”
“大爭之世,諸侯伐交頻頻,強則強,弱則亡!”
張昊說完,抬手一揮就要讓人將袁尚、文醜帶出去。
而袁尚好歹是袁紹之子,哪怕如今一身腱子肉,該有的智慧還是沒有被肌肉擠壓掉。
“夏主且慢,如今青州形勢不妙,縱使我袁尚回返,恐怕也無法與袁譚爭位!”
“還請夏主提兵助我,若能取青州一地,我袁尚此後願以附庸之禮侍奉您的大夏!”
張昊當然知道光憑袁尚、文醜兩人就算回到青州,獲得了逢紀等人的支持,也很難是如今的袁譚對手。
但太容易幫助彆人,反倒顯得自己的幫助太過廉價。
因此,
張昊一副故作沉思的模樣,且不太信任袁尚地說道:
“昔者秦穆公派兵護送公子夷吾回國即位,是為晉惠公。”
“晉惠公回國前,約定以河西之地答謝秦穆公,其後卻背信棄義毀掉約定。”
“之後晉國發生饑荒,晉惠公再請秦國售賣糧食以相助晉國,秦穆公感晉惠公雖惡,晉國百姓卻無辜,遂助晉國渡過難關,史稱‘泛舟之役’。”
“然次年秦國發生饑荒,以求助晉國,晉惠公卻以怨報德發兵攻打秦國!”
“自數百年前禮崩樂壞開始,這天下國與國之間便鮮有信義,如今朕又如何能相信你袁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