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仁先生,遼東四郡政務皆由你一人總攬可還習慣?”
“數月未見,越發精神了呀!”
張昊是六月出發去的冀州。
等返回遼東,時間已經來到了這一年的十月。
從遝氏縣登陸,張昊回來的時候,又順路考察了一下沿途各縣的民生才返回襄平。
襄平治所中,
董昭對張昊的打趣有些生無可戀。
“將軍,遼東現在可是四郡之地,你讓甄堯上任樂浪太守,又把禰衡調去隨你前往冀州,郡中大小政務都壓在我的身上,我...我...”
“哈哈哈~~~公仁先生,能者多勞嘛,你再頂幾年,等過幾年治下的有才之士多了你就輕鬆了。”
張昊乾笑幾聲,對於麾下缺少能吏他也沒太好的辦法。
讓蔡邕這個嶽丈創辦的學堂才剛開始,至少還得過兩、三年才能初見成效。
“什麼?幾年!”董昭頓時有種一口氣上不來,原地去世的感覺。
“將軍,這...這可不行啊!”
“我近來感覺頭發日漸稀疏,我的養生法門都快頂不住了,使不得,將軍使不得啊!”
董昭連連推辭,抓住張昊的手臂苦苦說道。
才過去短短幾個月,本來氣色紅潤擅長養生之道的董昭,為了處理郡中政務硬生生被熬成了掛著兩個黑眼圈的國寶大熊貓。
董昭感覺自己的壽命都因此縮短了好幾年。
張昊勸慰道:“唉!公仁先生勿急,你看我這不是把禰老弟給帶回來了嗎?禰老弟是什麼人你還不清楚?有他幫你分擔政務,你怎麼都能輕鬆一點兒。”
董昭不依不饒地說道:“有禰衡幫我那自然是好,不過現在就有一個招攬人才的機會,還得將軍你親自去辦才行!”
張昊默默看向董昭,他知道對方說的是什麼事。
儘管在冀州的時候不能實時得知遼東方麵的消息,但一些稍重要的事情都會通過水路傳達,由他親自決斷。
而董昭所說招攬人才的機會便是如曆史上一樣,王烈、管寧、炳原等等這些大才還是來到了遼東避難。
隻是...
要招攬對方,張昊真沒多少信心。
他是什麼身份?人家是什麼檔次?
對於這群名滿天下的大儒,隻能來軟的,來不了硬的!
張昊暫時轉移話題,“嗯...公仁所說的事我會試著去做,不過我們還是先來談談郡中亟需解決的其他問題吧!”
“由於冀州戰事,致使我們與中山甄家之間的商路受到阻礙,郡中發展可還能正常運轉?”
這個時代的遼東要想發展起來需要很長時間,一個氣候問題就極大限製了在農業上麵的發展。
張昊的遼東,差不多是有一半靠工業體係來支撐。
而幾個月前燒起來的冀州戰火,直接燒斷了遼東工業產品售往其他州郡的一大銷路。
說起正事,董昭也正經了起來,“回將軍,郡中正常運轉倒是可以,但影響很大,比如以工代賑的減少就讓治下許多百姓需要為了生計而擔憂。”
“好在您有先見之明,通過水路提前建立起關係的徐州麋家,還能勉強幫我們支撐起郡中錢糧的運轉。”
張昊的臉色略顯嚴肅,“是啊,還好有徐州麋家。”
“但徐州距離我們遼東終究還是太遠了,光靠水路來運輸商貨並不保險。”
“所以我打算拿下東萊郡,渤海這片海域我們說了算,以東萊郡為中轉站,陸路也可以前往徐州。”
董昭驚訝地看了一眼張昊。
張昊終於要光明正大的攻取州郡了嗎?
但隨即一想這又是情理之中的事。
“拿下東萊...將軍這麼做也確實可以改善與徐州麋家之間的商路。”
“不過聽聞青州黃巾最近鬨得很厲害,一眾大儒也是因此才來遼東避難的。”
青州黃巾確實鬨得很厲害,張昊返回襄平的路上就聽說了。
黃巾小帥徐和帶領張饒麾下的一部分黃巾搞獨立運動,又聯合了之前從徐州逃亡到青州的那群黃巾,聲勢浩大連連攻破郡縣,據說都快要發展到二十萬人了。
也不知道張饒返回青州之後會怎麼做,說不定還會清理門戶火並一場。
“嗯...青州黃巾的事先關注著吧,具體會怎樣依張饒而定。”張昊思量了一會兒後說道。
“東萊郡是子義的故鄉,攻取東萊就以子義為主將,老管,你也是青州人,一起去吧!”
管亥爽快地應答,“諾!末將一定協助子義打下東萊郡!”
張昊接著又道:“另外讓新加入我們的...高覽...張合,讓高覽跟著一起去東萊,作為子義的副將。”
“待打下東萊後我會任命子義為東萊太守,高覽協助子義駐守東萊,屆時老管你再返回遼東。”
董昭忽然插話道:“將軍,讓子義將軍去當東萊太守真的可以嗎?額...我的意思是太守一職恐怕不會獲得朝廷的認可吧?”
張昊佯裝微怒,“朝廷的認可?以我的身份任命太守還需要朝廷的認可?我任命的人誰敢反對?”
張昊說完,又馬上自我否定地說道:
“不過公仁你說的也有道理,以現在的局勢,不管主政朝廷的是誰,天下諸侯還是會賣朝廷一個麵子。”
“這樣吧,北海國相現在不是孔融嗎?”
“我會給孔融作書一封,讓他上表子義為東萊太守,要是他敢不同意,老管,你就帶兵去把他的北海國給我圍了,逼著他上表!”
“當然,如果孔融誓死不上表那就算了,我也不是真的需要朝廷的認可,現在這世道手裡有兵才是王道!”
管亥隨即抱拳領命。
...
出征東萊是張昊在返程途中就下令準備的,
管承的水師已經做好了準備,戰兵總共八千人,其中吞並的韓馥兵馬就占一半。
現在遼東除去正在三韓之地作戰的兵卒,郡中兵卒還有萬餘人。
等拿下三韓之地,張昊計劃重新梳理一下遼東兵馬結構。
然而,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年終之前,兼領東部鮮卑話事人的田豫傳信說東部鮮卑有變。
公孫瓚又因堂弟公孫越死在了豫州戰場上而怨恨袁紹,借口向袁紹宣戰。
同時,
剛到東萊郡的水師也傳信回報,徐和領導的青徐黃巾斬殺了青州刺史焦和。
由於青州刺史一職空虛,
公孫瓚上表了麾下戰將田楷為青州刺史,袁紹也上表了臧洪為青州刺史。
天下間,
袁紹與袁術的豫州之爭隻是開胃菜,接下來的合縱聯盟讓諸侯們紛紛站隊。
袁紹拉攏了劉表、劉岱(曹操)、劉虞,附屬有張楊、南匈奴的於夫羅等;袁術聯結了公孫瓚、陶謙、汝南地區黃巾,和孫堅這樣的下屬等等。
以袁紹、袁術為主的兩個聯盟開始互相對抗。
鑒於與公孫瓚之間的關係,張昊也對其聲援了一波。
“來人!派出騎手前往幽州給我轉告劉虞!”
“三年之期已到,他做好了應對我遼東軍西出的準備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