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等人聞聲走去。
隻見射術比試場上,
一身長七尺七寸,猿臂蜂腰的青年正引弓搭箭。
眾人本以為青年是想射五十步開外的一個箭靶。
恰在這時,天空中忽有一對大鳥飛過。
刹那間,
弓如滿月、箭似流星,兩隻大鳥應聲而落!
“好!好箭術!!!”
圍觀眾人儘皆撫掌大讚,青年不驕不躁地抱拳回禮。
張昊這時出聲道:“閣下可是東萊太史慈,太史子義乎?”
這一年的太史慈二十二歲。
他轉過挺拔的身姿,頜下的美髯隨風輕晃,任誰看了都會讚一句好一個英俊神武的郎君。
“正是在下,張將軍作為幽州人也聽說過慈的名字嗎?”
太史慈有些不解地問道。
他現在唯一能揚名的事跡,隻有去年在雒陽損毀公章一事。
但這種事最多隻能使他的名聲在本州彰顯,不至於都傳到遼東,乃至幽州來了吧!
張昊心中一笑,表麵不動聲色。
“遼東與東萊有水路來往,子義在遼東可曾知曉青州近況?”
太史慈回:“慈略有耳聞,聽聞張將軍去歲以兩千騎兵入州,連結烏桓、黃巾於臨淄城外一舉大敗兩萬青州聯軍,使青州大震!”
“有從水路往返兩地的鄉民,已經將此事傳遍了遼東各縣,慈又怎麼會不知?”
張昊順著道:“既然子義知曉我的事跡,那我在青州時聽過子義的名聲也就不足為奇了吧?”
太史慈啞然失笑,隨後略帶歉意地回道:
“倒是慈過於唐突了。”
張昊環顧了一圈圍觀眾人,又審視了一下比試箭術的其他參賽者,接著才打著趣地對太史慈說道:
“子義兄弟,你可不厚道啊!”
“我遼東大比的參賽選手實力有限,子義若繼續比下去,那三項大比的奪魁獎賞怕是都得儘入子義囊中了!”
“不如這樣,我請子義兄弟退出比試,再單獨給子義頒發獎賞!”
太史慈拱手致謝:“既然張將軍都這麼說了,那慈便退出比試吧!”
“不過無功不受祿,若將軍給在下賞賜,慈是萬萬不敢接受的!”
“唯有一事,慈不甚明白!”
張昊意味深長地看了太史慈一眼。
結合太史慈的自身性格,張昊轉念一想就明白了對方大致是想說什麼。
於是道:“子義兄弟切莫推辭,在場的眾人都見識過子義的箭術了,沒有人是不拜服的!”
“子義又通曉事理,受我之請退出比試,我作為遼東之主於情於理都應該給予子義補償。”
“來人,取錢十萬,及上品神仙釀十壇給子義兄弟備好!”
“場中各項比試繼續,獎賞依然有效,子義這邊請,我等邊吃邊聊。”
張昊招呼太史慈參加宴會,太史慈因為心中有事也沒有推辭。
他之所以主動現身在這裡,就是為了張昊而來。
......
轉瞬間,
絲竹之樂於襄平城中奏起。
張昊於宴會中先行向太史慈問道:
“子義心中之事,可是想問我為何造反?”
太史慈拱手一禮,回道:“正是!”
“我觀將軍也是一位信義之人,聽聞將軍在青州時不曾劫掠鄉裡,離開青州時還給俘虜們發送回家路上的糧食。”
“慈不解,似將軍這等愛護百姓、善待俘虜之人何故謀反?”
張昊無奈地笑道:“其實我也不想謀反啊!”
“奈何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吾父登基,自稱天子,子義認為,我若不反,將來吾父兵敗我難道就有活路了嗎?”
“老劉家的四百年天下,似我這等犯了大忌的僭越之輩,隻能一條道走到黑了啊!”
太史慈不語,同樣無可奈何地長歎了一口氣。
不久後又有些遲疑地說道:
“將軍若想求活,何不卸...唉!罷了!”
“慈非將軍,豈能理解將軍的難處!”
張昊見太史慈話說到一半又自己悶頭喝酒,心念一動便說道:
“子義兄弟,我有一個請求請你務必答應!”
太史慈反應極快,以為張昊是想說招攬他的話,頓時‘噌’的一下起身想要拒絕。
“將軍不要說了,我知道將軍是想說什麼,但自我先祖起就世受漢恩,我是絕對...”
張昊抬手製止,
“子義兄弟誤會了,我是想說子義可願以漢人之身,助我驅逐胡虜,擊其外夷?”
太史慈露出疑惑的目光,問道:“將軍這話何意?”
張昊緩緩說道:“遼東北麵有一郡,名為玄菟郡,領五縣,戶不足一萬!”
“除了因自身環境苦寒外,更是常年受到東麵異族高句麗的襲擾!”
“我欲收玄菟一郡,護郡中百姓平安,那麼必定會與高句麗兵戎相見。”
“我亦知子義因為我反賊的身份不願意助我,我也不願意強行逼迫子義這般忠義的人!”
“但看在同為漢人的份上,子義可願隨軍出征,若高句麗來犯助我誅滅外夷!”
“這...”太史慈聽完,猶豫不決。
他感覺有些難辦。
他在想,他要是幫了張昊,彆人會不會就認為他也是反賊中的一員了。
這怎麼對得起自己的祖祖輩輩,以及還留居東萊的老母。
可現在張昊又沒有說招攬他的話,僅僅隻是以漢人的身份請求他。
抵禦外敵的這種事每個人都應該是當仁不讓的,他又怎麼能夠拒絕呢?
見太史慈麵有難色,張昊又換了一種語氣,振聾發聵地再次說道:
“子義兄弟!大丈夫當世,當提三尺長劍立不世之功,焉能作此兒女姿態扭扭捏捏?”
“昔者前漢名將陳湯有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我今雖為一介反賊,但我認為此‘漢’不應以國為限,而是指漢族,漢人!”
“更何況漢人之前稱華夏,外族來犯,每一位華夏之民都應以強硬之姿提劍反擊,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生民十萬軍!寧損千軍,不失寸土!”
“守疆護土,我輩,義不容辭!”
張昊話一說完,大堂中的麴義、管亥等人儘皆大聲接話。
“善!殿下此言大善!”
“我等必助殿下掃平胡虜,驅逐外夷!”
“若有來犯邊境異族者,雖遠必誅!”
同時這一刻,
太史慈低垂的頭顱也在瞬間揚起,一種莫名的悸動感在心中不斷激蕩。
張昊的那句‘大丈夫當世,當提三尺長劍立不世之功’可真是戳到了他的心坎裡去,就好像...好像...這句話就是為他量身定製一般。
隻在刹那間,
太史慈臉上的猶豫之色儘去,眸光如熊熊烈火般光芒大盛。
他抱拳還禮,臉色莊嚴肅穆地說道:
“我太史慈今日也願意以華夏之民起誓,助將軍對敵高句麗,誅滅來犯異族,佑我華夏百姓一時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