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蠻族入侵及德西烏斯的因應之道(250~251 A.D.)(1 / 1)

遊牧的西徐亞族向東方移動,與哥特人新的居留區為鄰,雙方的戰事毫無意義,即使在機緣巧合下獲得了勝利,也無利可圖。但可以想象得到的是,羅馬人的區域有更大的誘惑力,達契亞的田地有豐收的穀物,辛勤的民族用雙手播種,好戰的民族可坐享其成。當年圖拉真征服此地,完全基於國家的尊榮而並無實際利益,後繼諸帝可能保持這種看法,遂削弱帝國在這裡的實力。達契亞是新成立且人煙稀少的行省,沒有強大的力量可阻止蠻族入侵,財富也無法滿足他們貪婪的胃口。隻要把遙遠的德涅斯特河岸當成羅馬人權力的邊界,下多瑙河地區的防線就可輕鬆防守,梅西亞的人民因此過著毫無警覺的生活,他們盲目地認為,蠻族離他們很遙遠,很難進入他們的地區。等菲利普在位時,發生哥特人入寇事件,梅西亞人才知道自己犯下了多大錯誤。這個凶狠民族的領袖帶著藐視的態度,橫過整個達契亞行省。在跨越德涅斯特河和多瑙河時,沒有遭到任何能夠妨礙他們行程的敵對力量。紀律鬆弛的羅馬部隊放棄最重要的據點,原來駐守的人員害怕受到懲罰,大批投效到哥特人的旗幟下。最後,數量龐大的蠻族出現在馬西亞諾波裡斯的城牆前。此城市是圖拉真所建,用他姐姐的名字以示對她的尊敬,同時也是梅西亞的首府。(喬南德斯在他的著作中,將梅西亞的首府弄錯了。能夠逃脫格勞修斯的法眼,沒有被校正出來,倒是令人感到很意外。)居民同意支付一大筆錢,以贖回生命和財產,讓入侵者退回他們的地盤。第一次用軍隊對付富裕而衰弱的國家獲得成功,使哥特人極為興奮但並不滿足。哥特國王尼瓦率領強大的兵力再次越過多瑙河的消息,很快傳到德西烏斯皇帝耳中。部隊已分散開來襲擾梅西亞全境,軍隊主力包括7萬日耳曼人和薩爾馬提亞人,所到之處無人敢攖其鋒銳,需要羅馬皇帝率領大軍禦駕親征。德西烏斯察知哥特人到達亞特魯斯河時,尼科波裡斯已發生戰事(250 A.D.),圖拉真在此留下很多戰勝紀念物。(這個地方仍舊叫作尼科,坐落在流入多瑙河的一條溪流旁。)他向前推進時,哥特人解圍而去,計劃奪取更重要的地點,於是圍攻色雷斯的菲利普波裡斯,此城市是亞曆山大大帝的父親所建,位於海姆斯山脈下方。(佐納拉斯在他的作品裡犯了不應該有的錯誤,他認為菲利普波裡斯是德西烏斯的前任菲利普皇帝所建立。)德西烏斯下令急行軍,追隨敵軍通過這片崎嶇難行的國土。當他認為離哥特人的後衛還有相當距離時,尼瓦卻迅速回轉打擊尾隨的追兵。羅馬人營地遭到奇襲,皇帝在一大群半武裝蠻族部隊追趕下,第一次狼狽而逃。菲利普波裡斯經一陣抵抗後,因缺乏外援而被攻破,這座大城慘遭劫掠,據稱有10萬人被屠殺,還有更多俘虜成為待價而沽的戰利品。先帝菲利普皇帝的弟弟普裡斯庫斯恥於用皇室身份乞求蠻族仇敵的保護。不過,由於哥特人把時間耗在冗長的圍城上,使德西烏斯的士氣得以恢複,立刻整頓軍紀,征召更多兵員。他的部隊截獲幾批卡皮人和其他日耳曼人,他們都想趕到老鄉那裡分一杯羹。(德西烏斯頒發的獎章,有的上麵有“戰勝卡皮人”的字眼。)他派出勇敢而忠誠的軍官負責據守山嶺隘道,(克勞狄(即位後建立了很多光榮的功勳)奉命率領200名達爾達尼亞步兵、100名重裝騎兵、160名輕裝騎兵、60名克裡特弓弩手以及1000名全副武裝的新兵,據守色摩比利隘道。)修複和增強多瑙河的據點工事,防範哥特人向前擴張或撤退。他受到運道好轉的激勵,焦急等待機會,要發出致命和決定性的一擊,來恢複自己和羅馬軍隊的榮譽。當德西烏斯在蠻族入侵的風暴中極力奮鬥,他的心情並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還能夠平靜地考量更重大的問題,那就是從安東尼時代以後,大家一致認為偉大的羅馬已經在衰退。他立即覺察到,要是不能恢複公眾的美德、古老的原則、樸實的習俗和法律的尊嚴,羅馬的偉大就無法在不朽基礎之上重建。他要推動這個崇高而困難的計劃,決定首先恢複監察官這個已廢除的官職。這個官位要是沒有受到曆任愷撒的篡奪和忽略,(孟德斯鳩說明監察官的性質和運用方式時,有一貫的聰敏,有罕見的精確。)保持從創始就有的正直廉明,對於國家的永續發展會有相當大的貢獻。(韋斯巴薌和提圖斯是最後兩位監察官,圖拉真很謙虛地拒絕接受這個榮譽,到安東尼時就將這個前例當成規定。等到君王不兼任監察官,當然就變得沒有權力。)他經過仔細的推敲,認為君王會基於私心而授予權力,但是要讓人民保持尊敬,必須建立權威,所以他出於元老院大公無私的精神建議選舉監察官。瓦萊裡安在一致同意之下,受到元老院的歡呼,獲得這個最榮譽的職位。他雖然在後來成為皇帝,現在卻在德西烏斯的軍隊中服務,而且表現極為卓越。等到元老院的敕令送到皇帝手中(公元251年10月27日),他正在營地召開會議。監察官就任儀式開始前,他認為瓦萊裡安出任這個艱巨而重要的職位,是元老院最佳的選擇。這個君王對他所欽佩的臣民說道:“祝賀瓦萊裡安!祝賀元老院和羅馬共和國的批準!請接受監察官的職位,來判定我們的言行舉止!你將要挑選值得繼續擔任元老院的議員,你將恢複騎士階層在古代光輝的地位,你將改進稅收的狀況並且能調和公眾的負擔,你將要對形形色色的公民區分出合於規定的層級,你將要確實考察羅馬的軍事實力、政府財務、官員操守和國家資源。你的決定必能獲得法律的力量做後盾,無論是軍隊、宮廷、法院和帝國的官員都要遵守你的裁決。除了在職的執政官(龐培在當執政官時,儘管受到豁免,還是親自出庭接受審訊,這種狀況不僅少見而且受到大眾的讚譽。)、羅馬的郡守、神聖的國王和最年長的灶神處女(她要保持不容侵犯的貞操)外,沒人能夠免除這種責任。就是這少數幾位,雖然不必畏懼這種嚴格的要求,但對羅馬的監察官要保持最大的尊敬。”99lib.一個官員並不是帝國的共治者,而被授予這樣廣泛的權力,(像是障眼法的處理過程讓佐納拉斯上了當,他認為德西烏斯已經宣布瓦萊裡安是帝國的共治者。)瓦萊裡安很怕自己被擢升至高位的結果是帶來嫉妒和猜疑。他非常謙虛地提到他有很多缺失,不足以擔任這個重要的職位﹔他也極具技巧性地暗示,監察官事關帝王的尊榮,一個臣民微弱的能力無法負起這樣的重責大任。接踵而來的戰事使得這個不切實際的構想中斷,免除了瓦萊裡安的危險,也不會讓德西烏斯感到失望,而這也是必然要遭到的後果。監察官可以用來維持國家的道德水平,但絕不可能恢複已經喪失的操守規範。僅靠一位官員執行他的權力,不僅毫無效果也發生不了作用,除非民眾的心目中很快感覺到榮譽和德行的重要,如此在尊重公眾的意見的前提下,才能革除墮落的習俗。在那個基本原則已經消失的時代,監察官的審判權力成為充場麵的擺飾,或者成為帶有偏見的濫權機構。(奧古斯都為了改革不良的習性,處置特彆嚴厲。)就羅馬人而言,比起根除公眾的惡行,征服哥特人要容易多了,但就在走出第一步時,德西烏斯就隨著他的部隊全軍覆滅。從當前的情勢看來,哥特人不是被圍困就是受到羅馬軍隊的追擊,部隊的精英在菲利普波裡斯的長期圍城作戰中消耗殆儘,羅掘俱窮的行省無法提供給養,用來維持數量龐大而且任意浪費的蠻子。哥特人陷入這樣的困境,情願放棄所有的戰利品和俘虜,用來買通羅馬人,給他們一條不受阻礙的安全退路。但是皇帝認為穩操勝券,決心要嚴懲這些入侵的匪盜,用殺雞儆猴的手段讓北方的蠻族知道厲害,拒絕聽取任何調停的意見。心高氣傲的蠻族則寧願戰死也不願當奴隸。德裡布隆尼場是梅西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佐西穆斯及其門徒把多瑙河錯弄為塔內斯河,誤認為會戰地是在西徐亞。)成為這次會戰的戰場。哥特人的軍隊列陣時成三線配置,不知是有意的選擇還是意外的安排,第三線的前麵有塊沼地當作掩護。德西烏斯的兒子是個前途無量的青年,正要準備接受紫袍的尊榮,在作戰行動開始時,就在傷心老父的眼前被箭矢射死。這位堅毅剛強的皇帝忍住悲痛,大聲向驚慌的部隊宣布,他喪失一個兒子對共和國而言,算不了一回事。(奧勒利烏斯·維克托(320~389 A.D.,羅馬曆史學家)對於兩位德西烏斯的死,有不同的敘述,但是我采用喬南德斯的記載。)雙方的戰鬥真是慘烈無比,在悲憤和震怒的氣勢下要拚個你死我活,哥特人的第一線終於被擊潰,第二線繼續接戰還是遭到同樣的下場。這時隻有第三線保持完整,準備在沼地的通道上對貪功冒進的敵軍做最後的抵抗。“現在運氣轉壞了,一切都對羅馬人不利,到處是很深的淤泥,讓人站不穩,想前進就會滑倒。他們全是重裝,在深水裡無法拿起沉重的標槍並投出去。但蠻族習慣在沼澤地區作戰,身材高大而且用的矛比較長,可以投到很遠的地方殺傷敵人。(我引用塔西佗在《編年史》其他地方對羅馬軍隊和日耳曼蠻族接戰的類似記載。)”羅馬軍隊在沼地的作戰成為無望的掙紮,最後失敗已成定局,就連皇帝的屍體都沒有找到。享年50歲的德西烏斯(德西烏斯是在公元251年年底被殺,新即位的君王在次年元月朔日接受執政官的頭銜。)是位有成就的皇帝,戰時主動負責,平時和藹可親,他和他的兒子無論在生前死後,都配得上古代最光榮的令名。(從奧古斯都到戴克裡先之間的皇帝都不獲好評,但德西烏斯卻得到很高的榮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