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古斯都建立這樣高明的製度開始,一直到康茂德死亡,在長達220年的期間,軍事政府與生俱來的危險,總算得以扼製。軍隊雖然明了自己的實力和文官政府的軟弱,倒是少有圖謀不軌的僥幸心理,無論是在過去還是以後,正是這種心理才產生了極其可怕的災難。卡利古拉和圖密善被豢養的家臣刺殺在宮廷內,前者之死在羅馬引起的騷動,還隻限於城牆之內,而尼祿的喪生卻將整個帝國卷了進去。18個月內有4位皇帝死於劍下,狂暴的軍隊相互爭戰使羅馬世界為之震撼。除了這段短暫的時間,受到突發的暴力影響,使得軍紀蕩然無存以外,羅馬從奧古斯都到康茂德近兩個世紀的歲月,並未沾上內戰的血跡,也沒有受到革命的侵擾。皇帝的推選是元老院的權責,而且得到軍隊的同意,(譯注:尼祿在克勞狄皇帝的葬禮上講的話,原意與這個有點出入。)軍人遵守效忠誓言。隻有用心《羅馬編年史》,才知道其間發生了三件微不足道的反叛事件,但全部在幾個月內解決,沒有引起刀兵之災。(第一次是卡米盧斯·斯克裡波尼努斯在達爾馬提亞起兵反對克勞狄,不過5天工夫,就為自己的部隊所背棄。第二次是安東尼烏斯在日耳曼反叛圖密善。第三次是馬可·安東尼在位時的亞維狄斯·卡修斯為部下擁立。後麵兩次都拖延幾個月,內訌才平息下來。我們很清楚卡米盧斯和卡修斯為了掩飾自己的野心,都是打著“恢複共和”的幌子,卡修斯特彆提到是要維護家族的榮譽。)在王位空懸、推舉新君時,通常危機四伏、險象環生。羅馬皇帝為了使軍團在空位期置身事外,不會產生異心圖謀擁立,生前便對指定的儲君賦予大權,以便自己崩殂後,儲君能夠順利接掌政權,不讓帝國有易主之感。因此,當奧古斯都眼見所有基於血脈的較佳人選都英年早逝以後,便把最後希望放在提比略身上,他讓自己的養子出任護民官和監察官,並且發布敕令,使這位儲君和自己一樣,有統治行省和指揮軍隊的權力。就像韋斯巴薌那樣,要他的長子克製自己過分慷慨的天性以免遭忌。那時提圖斯受到東部各軍團的愛戴,在他的統率下很快完成了對猶地亞的征服。他表現出少年的血氣方剛,這使得他的品性被掩蔽,他的意圖受到懷疑,讓人恐懼他的權力。謹慎的韋斯巴薌為了不願聽到蜚短流長,召他回國共同處理國政,這位孝子沒有辜負老父的一番苦心,成為忠誠又負責的行政首長。聰明睿智的韋斯巴薌儘可能采取一切措施,保證能夠完成這次未卜凶吉的擢升。軍隊的誓詞和士兵的效忠,永遠以愷撒的家族和姓氏為對象,這已經是100多年來的習慣,即使這個家族靠著收養的形式,很虛假地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羅馬人仍舊把尼祿看成日耳曼尼庫斯的孫子,也是奧古斯都的直係傳人,表示極度的尊敬。要說服禁衛軍心甘情願放棄為暴君服務的機會,這是一件很不容易而且得罪人的事。伽爾巴、奧托和維特裡烏的迅速垮台,讓軍隊知道皇帝是他們創造的傀儡,也是可以讓他們無法無天的工具。韋斯巴薌出身寒門,祖父是一個普通士兵,父親是職位很低的稅吏,(韋斯巴薌皇帝聽見家譜學家說他的家世,可以追溯到希臘的偉大英雄人物時,就不禁捧腹大笑。)完全是靠著自己的功勳,在年事已高時,才爬升到帝王之尊。雖然他的功績頗高,但還沒有到達顯赫的地步,個人的德行也因過分的吝嗇而失色不少。像這樣一位國家元首,他真正的利益是放在兒子的身上,憑著儲君光輝以及和善的性格,可以轉移公眾的視聽,不再注意寒微的門第,隻想到弗拉維亞家族未來的光榮。提圖斯的溫和統治,使羅馬世界度過一段美好的歲月。人們懷念他,轉而庇護他的弟弟圖密善的惡行達15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