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意大利從哥特人的高壓統治下獲得解放後,宮廷中的秘密顧問被派往遭到荼毒的地區以止傷療痛,與民生息。政府製定了非常仁慈而且明智的規定,8個受創最為嚴重的行省,坎帕尼亞、托斯卡納、皮瑟努姆、桑尼烏姆、阿普裡亞、卡拉布裡亞、布魯提烏姆和盧卡利亞,獲得為期5年的稅賦減免特權,正常的貢金減少到原有的十五分之一。就是這戔戔之數也都保留下來,作為維持公共驛站之用。還有就是製定有關的法律,凡是沒有居民或無人耕種的土地,同意由鄰近的家庭占用,也接受外地人的開墾申請,並且減免部分租稅。流亡在外的原主提出歸還要求時,新的土地所有人被允許繼續保留不用歸還。大約就在此時,以霍諾留的名義宣布了一次大赦,對於那些非出於本意或隻是受到牽連的罪犯,赦免他們的過失和犯法的行為。這些都是不幸的臣民,在社會混亂和災禍頻生的時期,為形勢所迫犯下罪行。首都的重建被視為最迫切的工作,羅馬政府對其極為關注,鼓勵市民重新整修在戰火中被毀或受損的房舍,特彆從阿非利加海岸輸入穀物供應所需。新近為了躲避蠻族殘害而離開的群眾,一旦得知有希望過上富裕而歡愉的生活就會很快回來。羅馬郡守通知阿爾比努斯宮廷,根據他的記錄,一天之內有1.4萬名異鄉人湧入羅馬(菲羅斯托傑斯提到,霍諾留擺出凱旋式的行列進城時,勉勵羅馬人用勤勞的雙手和不斷地祈禱,重建他們的城市,同時編年史也讚許赫拉克利亞安的功績。)。結果不到7年的工夫,哥特人入侵的痕跡幾乎消失無蹤,城市又恢複昔日的繁榮和寧靜。這位年老的貴婦人(指羅馬)在受到戰爭的風暴騷擾以後,再次戴上榮譽的桂冠,在回光返照的最後時期,仍要為報仇雪恥、軍事勝利和永恒統治的預言而雀躍不已。(克勞狄烏斯·魯提利烏斯·努馬提阿努斯在發航的那一天,因為遭遇困難無法成行。但斯卡裡傑精於天文和星象,他在公元416年9月24日離開羅馬,到10月9日到達波爾圖開始裝船。魯提利烏斯在這趟饒有詩意的旅程中,用非常興奮的語氣寫信到羅馬表示恭賀之意。)在羅馬人的“糧倉”——阿非利加,一支帶著敵意的軍隊正在迅速接近,表麵上的平靜局麵立即被打破(413 A.D.)。阿非利加伯爵赫拉克利亞安在國家最困難和不幸的時刻,用積極進取的赤誠忠義之心,支持霍諾留的複國大業,但在擔任過一年執政官的職務後,他竟燃起了反叛的野心,想要坐上皇帝的寶座。阿非利加的港口立即停滿了戰艦,在他的率領下準備入侵意大利。他的艦隊在台伯河口錨泊時,所有的船隻包括皇家的戰艦和單薄的小艇,總數竟然達到不可思議的3200艘,(奧羅修斯在阿非利加撰寫這部分曆史時,離事件發生不過兩年,然而著作所述很多未必與事實相符。馬塞利努斯的編年史說是赫拉克利亞安有700艘船和3000人馬,後麵這個數目一定有誤,至於前麵那個數字我倒沒有意見。)比起薛西斯和亞曆山大的艦隊更為壯觀,(譯注: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載,薛西斯的艦隊早已集結了1207艘戰船和3000艘運輸船,可參閱希羅多德《曆史》第七卷;亞曆山大遠征波斯的艦隊,初期有160多艘戰船和大批運輸船,參閱阿裡安《亞曆山大遠征記》第一卷。)可以覆滅地球上最偉大的帝國,要是拿來恢複羅馬自古以來顯赫的威勢,應該是更不在話下。然而這位阿非利加篡奪者從行省帶來的用以爭勝的武力,竟給人以非常渺小而虛弱的印象。當赫拉克利亞安率領部隊從港口出發,沿著大道向著羅馬的城門行軍時,與皇家一個隊長的部隊遭遇,激戰令他心驚膽戰,結果嘗到敗北的滋味。這位率領大軍的閣下,丟下他的財產和朋友不加理會,隻顧自己乘著一艘船可恥地逃走。(埃達提烏斯的編年史對這件事有記載,但根本無法令人相信,裡麵提到赫拉克利亞安前進到達翁布裡亞的奧特裡庫盧姆,在一場大戰中全軍覆沒,損失1.5萬人。)赫拉克利亞安在迦太基港口登岸,想要獲得當地人忠誠的支持,卻發現自己受到了整個行省的藐視,被看成是個一敗塗地的統治者。叛賊在古老的記憶女神神廟前被斬首,他任職執政官時期所獲得的榮譽全被毀棄,(所有用赫拉克利亞安的名義所執行的合法行為全部無效,要恢複到原來的狀況。)剩餘的私人財產沒有超過4000磅黃金,一般而言還算很正常,全部都落入勇敢的君士坦提烏斯手中。君士坦提烏斯儘力保衛帝位,後來更與弱勢的君主共享帝位。霍諾留一向以怠惰和漠然的態度,看待羅馬和意大利所受的災禍。(我不願提到很多無聊的謠傳,像是霍諾留得到失去羅馬的急報,等他知道這不是他所喜愛的鬥雞(因為這隻雞取了“羅馬”這個名字),隻不過是世界的都城而已,於是就放下心來。但這種傳聞在民間甚囂塵上。)等到阿塔盧斯和赫拉克利亞安產生謀叛的企圖,一旦威脅到他的安全,沒過多久,他那遲鈍麻木的本性就會蘇醒過來。他對於如何擺脫迫在眉睫的危險,根本一無所知也一籌莫展。而當意大利不再受到國外和國內敵人的侵略後,他再次平靜地生活在拉文納的皇宮裡。這時在阿爾卑斯山以外的僭主,表麵上看是被狄奧多西之子征服,實際完成這一工作的卻是他派遣的部將。在忙碌生動的敘述過程中,我可能會忘記提及這位君王的逝世狀況,所以在這裡先說明,他在羅馬首次被圍後又活了13年。君士坦丁接受不列顛軍團的紫袍加身,篡奪行為不僅獲得成功,而且看起來非常安全(409 A.D.)。從安東尼邊牆一直到赫拉克勒斯之柱,全都承認他的統治權力。但整個帝國處於混亂情勢之下,他統治下的高盧和西班牙的疆域,全都免不了受到蠻族各部落的剽掠,這種破壞行動的發展過程,不再受到萊茵河和比利牛斯山的阻絕。君士坦丁的手裡沾染著霍諾留親屬的鮮血,但通過私底下的通信,用近乎勒索的方式,得到了拉文納宮廷對他自立行為的承認。君士坦丁提出莊嚴的保證,要從哥特人手裡救意大利人民於倒懸,於是他開始進軍,直抵波河河畔。但他那膽小如鼠的盟友隻是提出示警,並沒有派兵協助,很快他也撤回阿爾勒的皇宮,然後毫無節製地擺出盛大的場麵,舉行虛妄而浮誇的凱旋式,好在國人麵前炫耀自己的勝利。但他最英勇的將領吉隆提烏斯伯爵的叛變,立刻將這種曇花一現的繁榮景象打得粉碎。這位將領因為君王的兒子君士坦斯離開去接受皇家的紫袍,所以就獲得了西班牙行省的指揮權。我們不知道基於哪些理由,吉隆提烏斯並沒有自己稱帝,而是將帝位讓給他的朋友馬克西穆斯。定都於塔拉戈納後,行動積極的伯爵急速進軍越過比利牛斯山,在君士坦丁和君士坦斯完成防禦準備之前,對兩位皇帝發起奇襲作戰。君士坦斯在維埃那成為俘虜,立刻就被處死。這位不幸的年輕人還來不及對家族成為皇室表示反對,就被迫或許是受到引誘犯下褻瀆神聖的行為,放棄了平靜而卑微的修院生活。君士坦丁被圍困在阿爾勒的城牆之內,要不是得到意想不到的救援,必然會屈服於攻擊者的壓力之下。一支意大利軍隊正在接近,打著霍諾留的名號。合法皇帝的正式宣告,使得兩個相互對抗的叛黨大為驚奇。吉隆提烏斯被自己的部隊所棄,就趕快逃回西班牙,雖已處於窮途末路,但還要發揮羅馬人不屈不撓的勇氣,想從瀕臨覆滅的局麵重振昔日威名。有一大群不忠不義的叛軍在午夜包圍他的住屋,發起攻擊,但他在這裡臨時構建起了堅固的防禦設施,他的妻子、他的一位驍勇的阿蘭人朋友,還有幾位忠心耿耿的奴隸,仍舊追隨著他。他們用無比高超的技巧和決心加上儲存的大量標槍和弓箭,令300多名攻擊者在突襲的過程中喪失性命。當所有的投射武器消耗殆儘,他的奴隸趁著黎明之際逃走,吉隆提烏斯要是不講夫妻的恩愛情分,也會效法他們的行為。士兵為他們頑強的抵抗而氣惱不已,就在房屋的四周縱火。現在已到窮途末路的時刻,他應蠻族朋友的要求把他的頭砍下來,同時他的妻子不願在世間苟且偷生,就投身在他的劍上斷頸而亡。伯爵實施三次無效的攻擊後,拔出短劍刺進自己的胸膛,才終結這悲慘的場麵。(索佐曼非常讚賞這種負隅頑抗的行為,出自教會曆史學家之口倒是令人覺得奇怪,也會引起反感。他提到吉隆提烏斯的妻子是基督徒,從容赴義給她的宗教信仰帶來榮耀,獲得不朽的名聲。)被授予紫袍的馬克西穆斯現在乏人保護,他的權勢和能力都無法避免束手待斃的羞辱。善變的蠻族在蹂躪西班牙時,還將這個皇家的傀儡扶植在帝座上,但很快就將他送到霍諾留那兒聽其發落。僭主馬克西穆斯在被押往拉文納和羅馬示眾後,獲公開處決。君士坦提烏斯是一位將領的名字,他在率軍解阿爾勒之圍並驅除吉隆提烏斯的部隊後,如日中天一般得到快速擢升。他生來就是一個真正的羅馬人,在帝國的臣民處於尚武精神衰微之際,這種不平常的征兆讓人產生深刻的印象。將領本人表現出雄壯威武和儀態莊嚴的樣子,一般人的看法是他有資格成為帝位的候選人,事實上他後來也的確不負所望。他在與朋友私下交談時顯得和藹可親,歡宴時也不會板著麵孔講一些冠冕堂皇的應酬話。但等到作戰號角響起,當他騎在馬上,躬著腰像是俯身在馬頸上麵(這是他非常怪異的騎馬姿勢),就會凶狠地瞪著充滿生氣的眼睛注視戰場。君士坦提烏斯會讓敵人驚嚇萬分,激起士兵高昂的鬥誌,保證可以獲得勝利。他接受拉文納宮廷賦予的重要任務,要蕩平西部行省的叛亂活動。自封為皇帝的君士坦丁在苟延殘喘相當時日後,又有一支無敵大軍包圍了他的首都,然而這段間隙讓他抓住了機會,與法蘭克人和阿勒曼尼人成功完成談判。他的使節伊多比克率領一支軍隊,立刻前來解阿爾勒之圍。君士坦提烏斯這位羅馬將領不等敵人進攻他的陣線,很明智地決定要渡過隆河去迎擊蠻族,部隊在他的指揮下展開機警和秘密的行動。君士坦提烏斯的步兵在正麵開始接戰時,他的部將烏爾菲拉斯率領騎兵,銜枚疾走到敵人後方占領有利的位置,一聲令下發起突擊,包圍敵軍將其殲滅。伊多比克的餘部為了保命不是逃走就是投降,他本人從戰場出亡去投奔一個毫無誠信的友人。這位出賣朋友的家夥非常清楚,可惡來客的頭顱要是交給皇家的將領,一定會獲得大筆犒賞和酬庸。在這種情況下,君士坦提烏斯的行為表現出正統羅馬人的寬宏大量,完全克製住了自己的猜忌情緒,公開讚揚烏爾菲拉斯的英勇和功績。但他轉過來對於殺害伊多比克的行為,表現出極為憎惡的態度,同時非常嚴正地表示,在他的指揮之下不容忘恩負義的人出現在他麵前,也不能讓醜行汙染他的營地,因為這些人違反了交友之誠和待客之道。篡奪者從阿爾勒的城牆上向四周遠眺,已完全喪失最後的希望,隻有寄望於征服者能對他寬大處置,為了獲得對其個人安全的莊嚴保證,要求與君士坦提烏斯在神聖的基督教長老麵前舉行按手禮,這樣他才敢打開阿爾勒的城門。但他從自己後來的結局明白,君士坦提烏斯的行事能夠遵守榮譽和正直的原則,但在政治的現實要求麵前也隻有退避三舍。羅馬的將領拒絕讓君士坦丁的鮮血玷辱他的桂冠,於是廢帝和他的兒子朱利安在嚴密的戒護下被送回意大利,在抵達拉文納之前,就遇到前來執行死刑的大臣(公元411年11月28日)。在這樣一個時代,帝國的每位臣民都認為隻要憑著功績就能登上君王寶座,且比靠著家世和血統更能獲得認同,這就導致篡奪者不顧前車之鑒,前仆後繼地爭奪帝位。高盧和西班牙的行省深受其苦,由於戰爭和叛亂之故,社會秩序和紀律已蕩然無存(411~416 A.D.)。在君士坦丁脫去紫袍之前,就是圍攻阿爾勒進行到第四個月時,皇家的營地接獲信息,說受到阿蘭人國王戈亞爾和勃艮第國王甘提阿裡烏斯的慫恿,喬維努斯在上日耳曼的門茲登基稱帝。他們要把帝國授予這位傀儡,就帶著大群蠻族軍隊,從萊茵河兩岸向隆河前進。喬維努斯的統治時間很短,我們很難了解清楚整個過程中都發生了些什麼。君士坦提烏斯並沒有經過一番血戰,就放棄了高盧的所有權。就常理來說,他是一位作戰勇敢且經驗豐富的將領,一定會親率大軍,在戰場上靠著一刀一槍來維護霍諾留的帝業。他快速退兵一定有充分理由,證明那是至當行動。根據記載,禁衛軍統領達爾達努斯是唯一留下的官員,拒絕屈從篡奪者的意誌。(西多尼烏斯·阿波利納裡斯(430~479A.D.,詩人、克萊蒙主教)在指責君士坦丁的反複無常、約維努斯的機智靈巧和吉隆提烏斯的奸詐背信後,認為這些僭主所有的惡行都集中在達爾達努斯一個人身上。然而這位統領在世上已獲得可敬的名聲,甚至教會對他也都極為推崇,他與聖奧古斯丁和聖傑羅姆保持通信,後者甚至稱他為“尊貴的基督徒”。)哥特人圍攻羅馬之後2年,已在高盧建立起根據地。我們理所當然認為他們隻會二者擇一,選擇傾向霍諾留皇帝或已退位的阿塔盧斯。霍諾留雖是最近聯盟的友人,但他們將阿塔盧斯扣留在營地裡,視狀況需要,決定是要他扮演音樂家還是一個國君。然而在這令人厭惡的時期(很難指出原因或是確切日期),阿道法斯與高盧的篡奪者(喬維努斯)建立關係,強迫阿塔盧斯負起可恥的任務去談判和平條約,等於是讓他承認自己已經下台。大家讀到這段曆史定會感到怪異,喬維努斯好像沒考慮到,能與哥特人聯盟,對他的帝位而言是最穩固的支持,竟然用曖昧而含糊的言辭,譴責阿塔盧斯所提出的要求是多麼荒謬。同時他還用藐視的態度對待最重要的盟友,不願接受他們的勸告,將紫袍授予他的兄弟塞巴斯蒂安。他最不智的做法是接受薩魯斯的服務。英勇的酋長還是霍諾留的部屬時,由於君王不知道如何運用獎勵和懲罰的力量,使得薩魯斯在一怒之下背棄拉文納的宮廷。阿道法斯是在武士的團體裡接受的教育,在他所繼承的權利中把複仇的責任視為最貴重和神聖的部分,帶領1萬哥特人去迎戰巴爾蒂家族的世仇大敵。他趁薩魯斯防護疏忽時發起攻擊。對方隻有18或20名英勇的隨員陪伴在旁,經過一番激戰後,寡不敵眾全部陣亡,當得起英雄的美名,但引不起敵人的同情,就像獅子陷入羅網(這種表示的方式並不誇張,奧林庇多魯斯在希臘原文裡提到,這是一種匈奴人使用的陷阱,可以用來捕捉敵人,或者用來遲滯敵人的行動。),隻有死而後已。阿道法斯與高盧的篡奪者原來還維持鬆散的同盟關係,等到薩魯斯死亡以後全部取消。他再度聽從愛情的指使和審慎的策略,保證要將喬維努斯和塞巴斯蒂安兩位僭主的頭顱,立即送到拉文納的宮廷,這樣一來就能使普拉西狄亞的兄長心滿意足。哥特國王履行了他的承諾,毫無困難也沒有耽擱,喪失希望的兩兄弟沒有傲人的功勳可以獲得支持,被蠻族協防軍遺棄。瓦倫提亞地區有過短暫的抵抗,高盧一個最高貴的城市被摧毀,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阿塔盧斯是被羅馬元老院選出來的皇帝,經曆過登基、遜位、受辱、複位、再度退位以及備受羞辱等不同的際遇,最後隻有聽天由命。但當哥特國王撤銷對他的保護後,不知是出於憐憫還是輕視,他本人並沒有受到任何暴力傷害。命運乖戾的阿塔盧斯在沒有臣民也沒有盟友的狀況下被拋棄,任其自生自滅。他在西班牙的一個港口上船,想要找到安全而偏僻的避難地,但在海上受到攔截,被送到霍諾留麵前聽候發落。就在拉文納和羅馬舉行的凱旋式中,長勝的征服者高踞皇帝寶座,他就屈從在前麵的腳踏上,經過通衢大街在眾目睽睽下亮相。阿塔盧斯曾經不可一世地用來侮辱對手的言辭,被當成懲罰施加在阿塔盧斯自己身上,他在被剁掉兩根手指以後,被永久放逐到利帕裡島,但會獲得適度的生活所需。霍諾留剩餘的統治時期沒有受到叛亂的乾擾,但可以看到在5年之中,7個篡奪者倒在洪福齊天的君王腳前,而他本人卻既沒有運籌帷幄的本領,也缺少決勝千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