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說明(1 / 1)

關於《羅馬帝國衰亡史》此書的版本,譯者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圖書館和林肯市立圖書館找到七種:最早一種是1845年切斯特菲爾德學社出版的六冊精裝本,有米爾曼的加注,分彆在倫敦和紐約發行;第二種是1870年哈珀兄弟公司出版的六冊精裝本;第三種是1932年蘭登書屋《現代文叢》的三冊普及本,把前言及附錄全部刪除,是一個非常簡潔的版本;第四種是1946年郝裡蒂奇出版社的三冊大字精裝本,附有精美插圖,所有的注釋經過刪節;第五種是1993年克諾夫公司的《人人叢書》六冊精裝本;第六種是1994年企鵝公司的三冊平裝本;第七種是2000年企鵝公司的一冊刪節本。至於在18世紀發行的版本都沒有找到,可能都已成有價值的收藏品。這幾個版本在文字方麵並沒有多大的出入,尤其是1845年本已將18世紀的英文,特彆是在文字的拚寫方麵作了很大的訂正,一直沿用到現代,可見這150年來,英文已經定型,所以也就減少了很多的考證工作。譯者使用的版本以1870年本為主,也參照其他幾個不同的版本,尤其是1946年本的注譯,非常適用。這幾個版本除了1993年本以外,其餘的版本在每段開始處加上小標題,翻成中文以後,不僅文字的意義重複,使得前後文的氣勢造成阻滯,版麵的編排也不美觀,所以把它全部刪除。各章的篇幅長短不一,最長的幾章可達80多頁,除少數幾章因列舉理由而分出段落外,全部沒有分節,很不方便。譯者特彆根據主要內容發展,每章區分為若乾節加上標題,每節的篇幅大致2到4頁,再把年代注明在每節標題的後麵,使得此一事件發生的時間能夠一目了然。根據學者的意見,本書的注釋與本文相得益彰,可收綠葉牡丹之效,極為重要。但是就譯者的看法,注釋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種是說明內文的來源出處,提出書名和作者姓名及引用的章節頁次,以示負責之意,讀者要想知詳情本末,還可據以參閱原書;第二種是引用原文,歐洲學者以希臘文和拉丁文為必備之知識,所以吉本對重要的辭句和警語,輒將原文附上,使讀者可以發思古之幽情,也可作會心之微笑?99lib.;第三種是對本文加以說明、解釋、評述、考證和補充。由於第一種注釋所引用的書籍是吉本在18世紀所獲得,隻有部分重要史籍流傳,很多已無法查閱,而且讀者除非進行研究工作,亦無查閱之必要,尤其要在我國找此類原作,為根本不可能之事,除了少數有必要保留的以外,多數已經刪除,此類注釋的數目約占三分之一左右;第二類注釋因國人識拉丁文者僅有天主教神職人員,識希臘文者更是屈指可數,全部予以刪除;第三類注釋是精華之所在,主要按照1946年精裝本訂正,儘量保留全文不作任何變動。讀外國曆史最大因難在於背景資料缺乏認識,對書中重要之人名、地名、典章、掌故及重大事件之本末等了解不深,甚或根本沒有接觸,很多地方隻能囫圇吞棗,讀後不知所雲。但是就原作者而言,認為對人、時、地、物、事略知輪廓,是讀者必備的知識,否則無法曆史典籍,根本沒有加以說明的必要。《羅馬帝國衰亡史》涉及的時空範圍,國人極為生疏,譯成中文時,對重要事件和隱澀難明之處,若不加以說明,讀者不僅不知其所以然,亦不知其然;再者本書寫作於18世紀,當時的地名多依循希臘羅馬文化,沿用近兩千年之久而未變,自19世紀民族國家興起,地名幾全改用本國文字,古代原名已不存在,故必須查證,使讀者知道現在的名稱為何、位於何地及有關的變遷情形;在人名方麵,有些人物外國耳熟能詳,中國多無所知,尤其有關宗教和神話方麵,國人更是少有所聞,亦應予簡單說明。還有許多專有名詞和重大事件,若不作簡單的補充,恐讀者有茫然若失之感。此類由譯者自行加注之項目為數不少,僅第一卷即有200多個,特在旁加“譯注”,譯者為完成此項工作,耗用精力最大,花費時間最多。羅馬人的姓名冗長繁複,同名同姓之人甚多,容易張冠李戴,造成錯誤,隻有在處理時特彆注意,必要時加以說明,除此無更好的辦法。譯者服務軍中40年,曆任各種指揮職和幕僚職,亦在三軍大學任教多年,基於職務和教學的需要,對戰史的研究花費甚大心力。平生最為欣賞的名將,是馬其頓的亞曆山大大帝和羅馬的尤裡烏斯·愷撒,深入鑽研其為將之道和用兵之法,故對希臘羅馬時代有關典章文物、製度規範、政體結構、官吏職掌、軍事組織和事件始末等,多方搜集資料,廣泛涉獵古籍,自入軍校求學即未間斷,頗能自得其樂。退役後閒雲野鶴,心無掛礙,加之每年有相當時間滯留美國,羈旅無聊以文字寫作消磨長日,故不自量力翻譯史籍名著,謬誤在所難免,請方家不吝指教。近年出版之西方曆史書籍,很多是重印舊版,不然就轉載譯稿,思之有無可奈何之感。聯經出版公司重視學術文化,倡導創作精神,慨然投入人力財力,印行曆史巨著,餘內心極為欽佩。《羅馬帝國衰亡史》之出版,譯者感激發行人兼總編輯林載爵先生鼎力相助,更要感謝編輯主任方清河先生、編輯莊惠薰女士、校對編輯張瀞文女士及其夫婿李隆生博士、文稿編輯張旭宜先生、張鳳真小姐搜集資料、編纂文稿、訂正錯誤。本書之翻譯承蒙周浩正先生和陳怡真女士之鼓勵甚多,台灣大學劉景輝教授、內布拉斯加大學陸寶章教授提供寶貴意見,在此敬表謝意。再有內子黃先慧極力支持,小兒誌偉幫助解決計算機帶來的困難,本書出版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喜悅。最後謹以本書作為家嚴席振聞老先生和家慈88歲生日的禮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