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儀阿利桑德羅·巴裡科(Alesoandso Baricco)是意大利文壇上空冉冉升起的一顆耀眼明星。他從1991年開始發表以來,幾乎每一部作品都獲獎。由他的劇本改編的電影《海上鋼琴師》成功地在世界各國上映後,更令他享譽全球。中國公眾也是首先通過這部影片認識了這位當紅的意大利作家。現在適時地推出巴裡科的作品選集中譯本,相信將獲得廣大讀者的青睞。巴裡科於1958年出生在意大利北方工業重鎮都靈,從大學哲學係畢業後,起初在廣告公司做文案,後來成為自由撰稿人,在報刊上發表各種評論文章。他的雜文談鋒甚健,廣泛涉及時政要聞、各門類藝術。他對音樂情有獨衷,且獨具慧眼。在本文集的選編過程中,作家向中國讀者自薦了《論全球化》和《用吉他射擊的人》兩書,其份量超過了他自選的另外兩篇《蠶絲》和《不要流血》,足見他對文論的重視。通過這些非類的文字,讀者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巴裡科的思想傾向、政治見解、藝術修養,更全麵地欣賞他的多思、多才和多藝。從這些文章中,讀者可以看出他對西方社會主流意識的批判眼光和獨特的審美情趣,並對他的思想背景和美學淵源有所了解。巴裡科的每一部都是一個具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在有意淡化的朦朧曆史背景之下,出現奇特的人物及其非比尋常的經曆。從顯而易見的虛構情節中,讀者可以領略到童話般的美妙、曆險式的驚悚,也可以從奇情九-九-藏-書-網異趣中獲得許多感悟。他的中有人世間戰亂和凶殺的腥風血雨,更有心靈中愛情和溫情的神聖角落。他獨創的亦真亦幻的故事,濃縮人類悠長的曆史,凝聚人類複雜的愛恨情仇,既古老又新鮮,既傳統又現代,散發出無窮的魅力。巴裡科的奇思妙想非常獨特,且又能激起人們深深的思想和情感的共鳴,這是他成功的奧妙之所在。他在故事中恰當地運用了傳統文學的關鍵要素,通過新的編排,巧妙地融入現代意識,使得既能引人入勝,又能令人回味無窮,讓人們獲得審美上和思考上的雙重愉悅。巴裡科的文筆優雅纖巧,行文簡潔輕靈,宛如春風拂麵,讓人感覺舒適愜意。他的文章是對語言藝術的享受。他像樂師演奏一般,注重語言節奏,依情景需要變化敘事語調的輕重緩急,分寸得當。遺憾的是譯作很難傳達出原著的這種語言神韻。但是,通過譯文,至少可以看出原作在https://語言上的另一特點,就是極具戲劇化的場景描寫。巴裡科視著名電影導演瑟吉歐·萊昂(Sergio Leone)為師,力求將情景描寫得像經典電影的畫麵一樣精美。他的篇幅不長,往往就像由幾組片斷連綴而成,而每一個片斷就是一道令人難忘的風景線,極具視覺衝擊力。影視劇分鏡頭式的寫法,抒情散文式的筆調,組成巴裡科的特殊風貌。本文集收人的《憤怒的城堡》(1991)是巴裡科發表的第一部,也是他的成名作,獲得意大利“康彼埃洛獎”和法國“美弟奇獎”;《海上鋼琴師》(1944)是一個以人物獨白為主的劇本,原著篇名《1900》,是鋼琴師的姓氏,改拍電影時易名,影片廣為人知,這裡就沿襲其意譯的片名;《蠶絲》(1996)和《不要流血》(2代表作。他的作品還有《海洋·海》(1993)、《城市》(1999)等。作家年富力強,可以期待他將會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麵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