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第一高手是誰(轉載)(1 / 1)

金庸中的第一高手是誰?有人說是無名老僧,有人說是獨孤求敗,也有人說是達摩祖師,莫衷一是。其實都不是,真正的第一高手,是一個你不可能猜到的人,因為這個人的名字,在金庸作品中幾乎沒有提到過(隻在《碧血劍》中提到過一次),究竟是誰?先賣個關子。我們首先考證一下《笑傲江湖》中的高手,以此為坐標係,來考察金庸的其他作品。請耐心看下去,最後的結果,你絕對想不到。笑傲中,東方不敗對任我行,令狐衝,向聞天,上官雲四人的圍攻占有絕對優勢。任我行,令狐衝都是絕頂高手,向聞天是一流高手(比任我行,左冷禪等略遜半籌,但應該在莫大,定閒及未修練辟邪劍譜的嶽不群等人之上),上官雲是準一流高手。他們加起來約相當於三個絕頂高手。但是東方不敗穩占上風,可以說,東方不敗對其中任何一個人都是秒殺的。至少有四五個任我行水平的絕頂高手,才可能和東方不敗打成平手。令狐衝得到獨孤九劍的真傳,需要二十年才能領悟其中精髓,雖然又有奇遇,如內功大進等,但是和獨孤求敗還是有一定距離。但是令狐衝即使修煉獨孤九劍到了極點,也不過如風清揚一般,風清揚是任我行佩服的人物,但是隻能排第二位,尚不如東方不敗,而此時任我行還不知道東方不敗的武功已然大進,可見在東方不敗修煉葵花寶典前,就已經和風清揚在伯仲之間了。而當日在梅莊地牢中,令狐衝對梅莊四友胡吹風清揚“隻佩服任老先生一人”時,任我行並未驚訝,可見任我行的武功即使比風清揚略低,也不會比低多少。因此,風清揚也不可能是東方不敗的對手。東方不敗是笑傲中的第一高手,這點毫無疑問。而以風清揚的武功資質,加上數十年苦練獨孤九劍,應該和獨孤求敗已經相去不遠,可見獨孤求敗比東方不敗還要低一兩個層次。楊過的部分武功同樣來自獨孤求敗,但是卻是從不會說話的大雕身上,加上自己的體會輾轉得來,而風清揚,令狐衝等師承了一整套劍法,可見楊過所學頗不如二者。雖然說楊過另有其他武功淵源,但是對獨孤求敗如此敬仰,可見獨孤求敗的武功應該不會在楊過之下。因此,楊過和風清揚等基本上是一個層次,由此可以推出前後五絕,金輪法王等都不會是東方不敗的對手。東方不敗在射雕三部曲及笑傲中穩居第一。然後就得談到天龍,首先得說天龍中的人物普遍比射雕三部曲高出一個檔次(我將另文分析其原因)。但是也不能無限誇大,比如一陽指似乎在天龍中地位不高,但在射雕中卻是絕世武功。但仔細分析,一陽指也隻有一燈大師使起來才厲害,他的幾個弟子,大小武等練了幾十年也沒用,可見還是一燈大師自己的資質高,把這門武功的妙處發揮到了極致。這就和蕭峰使降龍十八掌是一個道理。天龍中,天山童姥號稱殺人不用第二招,看起來驚世駭俗,但是應該也隻是對付二三流高手的高手可以,對付李秋水一百招也沒用。關鍵還是出手之快,令人無從抵禦,這一點東方不敗也完全可以,東方不敗殺童百熊這等準一流高手,就是隻用了一招,任我行等三四個高手根本沒看清楚。實際上是繡花針點了幾下,童百熊就畢命了。可見東方不敗的武功和逍遙派三巨頭已經是一個檔次了。任我行修煉吸星**,是從北冥神功和化功**合並而來,應該比北冥神功略低,化功**略高,他的武功應該不在丁春秋之下。鳩摩智學得逍遙派武功之一的小無相功後便可稱霸江湖,足見此人的武功尚遠不如逍遙派高手。而鳩摩智和慕容博相互欣賞,可見武功相去不遠。因此,慕容博,蕭遠山,蕭峰等比起逍遙派高手來還差一個檔次。可能比任我行稍高,但是肯定不如東方不敗。下麵出場的當然是無名老僧。此人的武功高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慕容博,蕭遠山,蕭峰,慕容複四人齊上都遠不如他,看來至少要有六七個絕頂高手才能和他一搏。此人的武功應該尚比逍遙派三巨頭高一個檔次,已經到了近乎神的地步,也應該略高於東方。好吧,現在綜合天龍,笑傲,射雕三部曲中的第一高手,應當是無名老僧。當然無名老僧肯定也比九難,袁承誌,陳家洛,苗人鳳等為高,不用提了。有人說達摩武功最高,其實是錯的。按照金庸的記載,達摩所創的武功不過易筋經,洗髓經而已。九陽真經不是他創的,七十二絕技大多也是少林僧人自己發明的(見《天龍八部》波羅星少林偷藝的情節),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他武功遠高過後世的高手。少林方丈的武功大多也不過爾爾。達摩應該不如無名老僧,張三豐的武功與五絕相仿,應該也稍次。但是無名老僧真的是第一高手麼?我們不要忘記,東方不敗的武功是從《葵花寶典》來的,《葵花寶典》是魔教從華山派搶過來的,不過是華山派兩個師兄弟從原本的《葵花寶典》各記一半,筆錄的殘本而已,其中不知道有多少錯訛,不能代表《葵花寶典》本來的精髓。如黑風雙煞搶了半部的《九陰真經》,練成的武功遠不能和真正的九陰真經相提並論。而東方不敗練殘本的《葵花寶典》,已經有如此了不起的成就,因此,可以肯定《葵花寶典》作者的武功,要遠遠超過東方不敗,至少有兩三個東方不敗之高,也應該略勝過無名老僧,乃是金庸作品中絕對的第一高手!那麼下麵的問題,就是這個人是誰。這個人有可能知道是誰麼?不僅有可能,而且非常可能知道。按金庸的描述,此人“是前朝皇宮中的一名宦官”,“至於這位前輩的姓名,已經無可查考,以他這樣一位大高手,為甚麼在皇官中做太監,那是更加誰也不知道了。至於寶典中所載的武功,卻是精深之極,三百餘年來,始終無一人能據書練成。”這裡給出了兩個信息,第一是笑傲江湖所發生時代的“前朝”,第二是三百多年前。把握這兩個信息點,就能把這位古往今來第一大高手找出來。首先的問題是,《笑傲江湖》本身發生在什麼時代?顯然隻可能是明清兩朝。看起來應該是明朝,因為《鹿鼎記》裡有“前朝有個令狐衝”之類的說法,但是史學上孤證不立,後世的記載容有訛誤,應該從多方麵去考察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1. 任盈盈安慰林平之,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雲雲,可見笑傲的時代並非明朝。這是笑傲中的內證,比《鹿鼎記》的外證更有說服力。2. 笑傲中的五仙教,“其實百餘年前,這教派的真正名稱便叫作五毒教,創教教祖和教中重要人物,都是雲貴川湘一帶的苗人。”而《碧血劍》中正有五毒教的記載,可見笑傲的時代當在清朝開國近百年後。3. 笑傲中的重要官職名稱都是清朝的,這一點已有牛人考證,引用如下:2)那官員展開卷軸,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據湖南省巡撫奏知,衡山縣庶民劉正風,急公好義,功在桑梓,弓馬嫻熟,才堪大用,著實授參將之職,今後報效朝廷,不負朕望,欽此。”巡撫,參將,全是清朝官製,明朝是沒有的。抄一段正式的明朝地方官製記錄:1。布政司(省):設左右布政使(省長)各一人。。。2。府:設知府一人(正四品),同知(正五品)。。。3。州:設知州(從五品)一人,。。。4。縣:設知縣(正七品)。。。。。。。。。可見清朝的巡撫,明朝叫布政使。再補充一個證據:4)第二十二回“他在懷中一搜,掏了一隻大信封出來,上麵蓋有“兵部尚書大堂正印”的朱紅大印,寫著“告身”兩個大字。打開信封,抽了一張厚紙出來,卻是兵部尚書的一張委任令,寫明委任河北滄州遊擊吳天德升任福建泉州府參將,克日上任。”這個便是令狐衝冒充軍官的情節。按:遊擊這種軍官,維清朝特有,彆代所無。4. 另一個證明是,日月神教本來是明教,為何要改作“日月神教”?顯然是明字招官府忌諱的緣故,所以把明拆開成了日月二字,這和“洪門”之類是一個道理。而這更可能發生在清朝而非明朝。5. 除非在明末,否則明朝向前推三百年,隻可能是宋朝而非元朝,所以如果是這樣,當稱宋朝宦官之類,不會叫前朝。而笑傲江湖是不可能發生在明末的,這會與碧血劍的時代重合。因此,基本可以斷定,《笑傲江湖》中的故事發生在清朝。當然,如果是清朝,應該會有反清複明之類的活動。但是作者為了淡化時代背景,以反映普遍的人性,也為了不和其他清朝作品重合,刻意作了一些技術處理,使其清朝背景不太明顯。如果《笑傲江湖》是在清朝發生,那麼所謂的“前朝宦官”自然是明朝,這也自然說得通。因為明朝太監的勢力,遠比宋朝,元朝為大,太監中藏龍臥虎之輩也不知道有多少。現在的關鍵是進一步確定《笑傲江湖》的時代,以便確定這位前朝宦官的時代,因為我們知道,二者相隔約三百年略多。《笑傲江湖》不可能發生在1。清初,康熙三十年之前;2,清中葉,乾隆中期,因為這會和金庸其他作品重合發生矛盾。以及3,晚清時期,即1800年之後,因為時代背景不適合。因此,最可能發生的時代是清康熙末年到乾隆初年,即1700年之後二三十年。以此為坐標前推300年,我們就來到明朝永樂年間。這個時代有一個太監,武功天下第一,他最有可能是誰?答案呼之欲出:鄭和。首先,鄭和是武林高手,這是毫無疑問的,史書記載,鄭和“初事燕王於籓邸,從起兵有功,累擢太監(這裡的太監是極高級宦官的稱呼)。”一個閹人,照理說不過是伺候人的下人,憑什麼“從起兵有功”?當然憑的是出神入化的武功。成祖皇帝當年發動靖難之變,以區區東北一隅奪取天下,其中當然有武林高手的參與。據說成祖每次衝殺在前,卻總是安然無恙,以致後來有建文命令不許殺叔叔的傳聞,其實都是胡扯。權力鬥爭麵前還有什麼叔叔侄子?根本上就是靠鄭和的保護。再看看鄭和在海外的紀錄,“以次遍曆諸番國,宣天子詔,因給賜其君長,不服則以武懾之。”武功非常驚人,擒獲過不少國家的首腦人物:“舊港者,故三佛齊國也,其酋陳祖義,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諭,祖義詐降,而潛謀邀劫。和大敗其眾,擒祖義,獻俘,戮於都市。”“國王亞烈苦柰兒誘和至國中,索金幣,發兵劫和舟。和覘賊大眾既出,國內虛,率所統二千餘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亞烈苦柰兒及其妻子官屬。”“其前偽王子蘇乾剌者,方謀弑主自立,怒和賜不及己,率兵邀擊官軍。和力戰,追擒之喃渤利,並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還朝。”明軍人生地不熟,又沒有武器上的優勢,憑什麼這麼牛,逮誰滅誰?其中一大半,恐怕得靠鄭和的絕世武功。鄭和是回人,來自雲南,又進入中原征討,後來還到了西洋海外,武功中應該融合了西域、南帝,蒙古,中原,西洋等各支派,才成就了如此高深莫測的武學。葵花寶典上的武功,當是他融合各派武學,且根據自己的情況所創。由此,也解決了一個疑難問題:為什麼一個絕頂高手會屈居皇宮之中當太監?如果為人恬淡,找個地方退隱就是,何必要在宮裡服侍彆人?因為這個太監本來不是一般的太監,而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超級太監,而且還遠征四海,成就了無數功業,這才能滿足一個絕頂大高手的**。由此,我們甚至可以解決一個曆史上重要的難題:為什麼明成祖要派鄭和下西洋?答案絕對不可思議:明史中說:“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所以才派三寶太監下西洋。其實就算建文帝真的跑到海外,天地那麼大,隨便找個村子一躲,也沒那麼容易找到,總不可能全世界地毯式搜索?現在美國要找個**還十年八年沒有蹤影,何況是當時的條件。再說“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曆代帝王都有這個想法,怎麼不曆代都下西洋呢?而且當時的海軍不比陸軍,萬一在海外兵敗了,隻能乾瞪眼,根本無可奈何。所以,這些並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什麼呢?還是得從葵花寶典說起:首先這本書為啥叫《葵花寶典》?“寶”自然是“三寶太監”之“寶”,葵花,向日也。這向日固然有可能是表達他對真主的信仰,但更可能的是寄托她對永樂皇帝的一片癡情。要知道當了太監固然不一定喜歡男人,練了葵花寶典卻肯定會的。楊蓮亭是個什麼東西,東方不敗尚且那麼迷戀他。更何況我英明神武千古獨步的永樂大帝?能不吸引三寶太監的一片癡心麼?這也難怪三寶太監雖然身具絕世武功,卻從來沒有想過脫離皇帝自立門戶。因為皇上,就是她的一片至愛。假定永樂不是gay,又是皇帝之尊,要什麼樣的女人沒有,估計不可能看上鄭mm,然而人家老鄭卻是古往今來第一大高手,任你是皇帝是天子,都是想從要從,不從也得從,否則說不定就得哢嚓。可憐一代明君,就成了《葵花寶典》的第一個犧牲品。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個理由讓鄭和離自己越遠越好,最好到地球的儘頭去,於是偉大的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就開始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