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群說起來我跟胡遷有兩麵之緣。2014年他來台灣參加金馬電影學院,學程結業功課是改編一篇短篇,因其中有我的作品,便被主辦單位找去開了場兩小時的短會。匆匆來去,印象裡就是一群敏思閃爍的年輕人,我昏頭昏腦,瞎說一場,會後卻收到胡遷認真寫了E-mail過來討論,態度大方,應對有古典的節度。他回北京後,彼此也偶爾通信,某日他很客氣,先問能不能寄作品給我看,我答覆了,才發過來。老實說我原先沒有什麼預設,讀過卻著實吃驚:他似乎太沒有自信了,這是很好的,乾淨,渾然天成。他對文字這古老介質的駕馭能力可謂天造地設,每個字是似有若無的纖維,每段句子是氣孔綿韌的密絲,分分寸寸,行若無事,在你意識到以前他已撚出漫長的線索,在你意識到以前嗖一下已被捲了進去。他不像許多人克製不住以其為鞭的誘惑,也不要喧囂抽打讀者,製造浮誇的聲響與跡象;他沉默地纏縛,沉默地收斂,絲線一點一點絞緊了勒深了,心彷彿都要裂了。但寫出這樣的作者,到底是那群均貌似明朗的學員裡的哪一位呢?……兩年間我一直沒搞清楚,但又不好意思說出來,因為這未免也太少根筋。直到2016年他以中篇《大裂》得到台灣的BenQ華文世界電影首獎,因領獎再來台灣,有機會請他喝個咖啡(飯則被家駱以軍搶去),才大概算認識了,是個從整體到細節都很清爽的年輕人,言語簡潔,帶冷澀的幽默感,眼光明澈宛如少年手心緊攥的彈珠。人不似其文。我一下子有點蒙,無法理解他的寫作中為何會出現那樣極致的傷害性,就忍不住問了:“為什麼你會寫這樣的啊……”真是愚蠢的問題,這甚至是我自己作為寫作者最討厭遭遇(並往往顧左右而言他)的問題。但胡遷懇切回答。其實他本人的質地能夠說明很多:一個心靈如精密儀器的青年,多半會因人世各種避無可避的粗暴的碰撞,而時時震動,為了不被毀損,難免必須長久出力壓抑著位移,那壓抑的能量終要在他的寫作中,如棉花一般,雪白地爆綻了。書名“大裂”兩字或者是無意識的流露,卻也收束出胡遷作為一個創作者的內在風景,他的中每一抹淡到幾近透明的草灰蛇線都有繁複意象,語言平靜,一絲濫情自溺的贅肉都沒有,落在地上,望似滾珠,若去拈起,才發現是水銀,凝重荒暴能讓人從頭裂開到腳,剝掉了一身的皮。胡遷學的是電影,他非常擅長利用人物的對話,及對話間不可見的細微波動,如牙科探針般挑出生活的疼痛神經。然而我以為影像訓練又不足夠解釋他短篇的魅力:這些作品的結構有時其實不太工整,但那當中的強烈能量讓技術問題的刮痕甚至不讓人感覺是瑕不掩瑜,而莫名顯得那歪斜是一種天經地義,理直氣壯了。許多創作者,終其一生在追求這種無言中說動的境界,他羚羊掛角地恐怕自己也沒發現地輕易做到。這樣想想我都覺得真是挺可恨的。也或許可以這麼說:寫作一事之詭譎,雖存於文字,又不存於文字,更在如何魔術般介入現實中肉眼不可見的微妙間隙,胡遷帶著他鬆德硝子玻璃般至薄至清透的洞察,在這本中一次又一次演示著吹毛斷髮的天分。《大裂》書如其名,徹底是本傷害之書,每篇都懷抱同樣一個任何人無從迴避的問題:“我們還要活(被傷害)多久?”我可以想像它會被什麼樣的讀者排斥,讓什麼樣的人不安,我可以想像會有什麼樣的人因在這其中求其安慰與修飾不可得,而感到不滿。也可以想像它是多麼地不符合某種主流的時代氣氛與社會大義。但我想好的創作者,本來也都是這樣的。生命如擁擠的暗室,他坐在當中,視線炯炯,眼中沒有矇蔽,什麼角落都看見,不怕痛地指出來,也不因此就佯裝或者自命是誰的一道光。至於救贖或出口,那是人人各自的承擔與碰撞,若主張創作者必須為此負起責任,就是一種貪小便宜。我不敢妄言自己多麼了解胡遷及其作品,但承他不棄,這兩年他陸續寫了什麼,會發來給我看看,有時我們會在信中聊幾句,有時我工作焦頭爛額難以為繼,他也不介意。這當中的《大裂》《一縷煙》《荒路》《漫長地閉眼》等都是我反覆再讀的秀異之作。然而令人比較困擾的恐怕在於,他的作品,不管放在哪一條脈絡下,哪一種已知的模板裡,都顯得不易解釋,像塊在視野中任何位置都無法嵌合的拚圖。要描述為格格不入,當然沒什麼不可以,但我以為,也有另一種說法,叫做頭角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