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了好一陣,仍餘香環繞。“齊先生,你肯定不希望她是凶手。”劉凱輝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不會是她。”“噢?難道你很了解她?”他麵帶譏嘲。“我現在不好下結論,不過我相信我的判斷。”劉凱輝抿了口咖啡:“誰能把一個風姿綽約的女人和冷酷無情的凶手聯係起來?如果我年輕十歲,說不定已經被她迷得團團轉了,可惜啊,韶華易逝!”他仰頭望著天花板,“齊先生,我也不希望最後戴上手銬的是她,那樣未免太令人唏噓了。”我心情沉重,不想討論這個話題,拿起筆記本:“咱分析下一個人吧,彆老揪著人家不放。”劉凱輝猜到了我的心思,順著話茬:“下一個——到王茜了?”“對。”“念吧,她是二號嫌疑人。”“王茜:大學生,住304號房,原先住202號房。案發當晚與男友一同外出吃飯,中途由於肚子不適返回旅館,並再沒出來。她身上的疑點:沒有不在場證明、神情慌張。”“你認為如果她要作案,會選擇如此愚蠢的方式嗎?以肚子不適為由,慌裡慌張地跑回來殺人,還碰巧讓你看見了——”劉凱輝挑了挑眉毛,“那還不如不出去。”“我從未把她與謀殺案掛鉤,而是視她為整個案子的突破點。”他向前探著身子:“何以見得?”我將咖啡喝了大半:“我給你回顧一下那天的情形:你們走後我就上樓修電線了,大概八點半才修好,完了我下到一樓,正好看見她跑進來。過了兩分鐘,我聽到樓上傳來腳步聲——明顯像是要下來,然而卻在二樓與一樓的交彙處停住了,不知那人忽然想到了什麼,又走上去。我在想這個人到底是誰——”“有三種可能:王茜、袁依夢和未知的人。”他搶道。“還有男孩——”我補充道,“接下來我要逐個排除他們的可能性。”“說來聽聽。”“王茜,肚子不適,不可能那麼快出來,而且她聲稱自己再沒出過房間;袁依夢,也稱自己沒出過房間;男孩,理由同上。因此,隻有可能是未知的人。”劉凱輝眉頭深鎖,捋著八字胡。我接著分析:“——我之所以將他們排除掉,為的是引起對這個‘未知的人’的重視。首先,他不知利用何種方式偷偷溜回旅館;其次,他在快要下到一樓的時候停住了,又折了回去,是不是看見一樓有人在,不敢下來呢?如果是忘記拿東西,那他上去後肯定會重新下樓,並出門,可是他上去之後就沒了動靜。基於這兩點,我認為這個‘未知的人’與謀殺案有很大的關聯。”劉凱輝調整了坐姿:“那你為什麼將王茜作為突破口?”“我猜測——”我加重語氣,“她看見了那個人。”劉凱輝的瞳孔瞬間放大:“怪不得她支支吾吾的,啥也不肯說——”“從時間上分析,他們相遇的可能性非常大。我做個假設:王茜匆忙跑上樓,正好看見那人從某個房間出來。他在慌亂之中連忙躲回房間,關上門,由於緊張心情久未平複。過了兩分鐘,確定王茜上樓後,他才從房間出來,想儘快離開旅館,於是迅速下樓,可沒想到我在櫃台處坐著。看見有人在那,他猛然停住了,意識到不能被我看見,於是重新上樓。這樣一來腳步聲和王茜的異常反應就能得到解釋了。”“說的有道理,”劉凱輝頷首道,“這個人之所以如此慌亂……莫非就是凶手?”“正是!”我回答得斬釘截鐵。劉凱輝的眼神閃過一絲興奮,但很快被疑慮所代替:“可王茜怎麼知道她看到的是凶手?”“女人的直覺——”我不假思索地答道,“她們遵從自己的意識,習慣於從心所想出發。一旦她憑直覺得出了結論,那準確性往往很高。如果非要從理性角度分析,我們不妨從她的視角出發:你在上樓途中看見了一個人,他沒和你打招呼,卻一反常態地縮回房間,你當時沒在意,可沒過多久,便得知旅館發生了謀殺案,時間恰好是在你回到旅館的這段時間裡。於是你回憶整個過程,發現那人無論是從出現的時間、所在的地點還是行為舉止都與一個殺人犯所具備的特征高度吻合,當所有因素同時指向一個人時,那他毫無疑問就是凶手了。”劉凱輝打了個響指:“沒錯!成敗的關鍵就在王茜了,咱把叫她過來,問問這個人究竟是誰!”他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我卻興奮不起來:“警官,這樣未免太草率了——”“咋了?你又改變想法了?”“在沒有十足的把握前,我擔心打草驚蛇,”我解釋道,“凶手此時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她身上,時刻監視著她,唯恐她把秘密透露給我們。一旦驚動了凶手,難保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我認為應該避免與她公開接觸,私底下打探消息或許才是上策。”“她不願配合怎麼辦?”他戳到了我的難處:“——那就很棘手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她還沒意識到自己正處於一個危險的境地。”我緊接著把剛才在房間與王茜的談話向他複述了一遍。劉凱輝聽後麵露愁容,將咖啡一飲而儘:“接著分析下一個人吧,說不定能通過他們直接找出凶手,就不用在她身上下功夫了。”他努努嘴,“女人總是讓一切變得困難。”“下一個——宋先生。”我頓了頓,注意到他的神色變得嚴峻:“宋先生:外科醫生,住204號房。案發當晚外出吃飯,可是據謝凱描述,宋先生被他看見在車裡。疑點:不一致的口徑和死者脖頸上的刀口。”劉凱輝擺弄著桌上的鉛筆,在手指上轉圈圈:“他和王麗洋都說沒進車裡,謝凱卻說他在車裡,其中肯定有人說謊。”“嗯,如果他出門沒有徑直去飯店,而是上了自己的車,那他就具備返回旅館作案的動機了。”我說,“他把汽車事先停在花園外,利用汽車給自己提供藏身之所,出門後趁著夜色溜上車,等所有客人離去後再潛回旅館——劉警官,你看我的假設是否成立?”我頗為得意。“那你看見他回來了嗎?”他反問道。我登時語塞。“——齊先生,我們警方若想指控某個人,很大程度上要依賴目擊證人的證詞。你如果單純靠主觀意誌去臆測凶手,那就不叫破案了,而是猜謎。”“目擊證人……”我喃喃自語,“可惜我沒看見他回來。”“那假設就不成立!”劉凱輝趾高氣揚地看著我,仿佛在和我的多回合較量中終於占據了一次上風,“下一點——死者脖子上的刀口——”“那是手術刀口。”“你確定?”“啊呀!”我驀地想起什麼,從椅子上蹦起來,朝門口走去。“你去哪?”我沒理他,徑直出了門,回房拿上那把手術刀,匆匆回到他身邊。“——這是我找到的凶器。”劉凱輝登時目瞪口呆。“在哪找的?!”我把在202號房的發現告訴他。“除了他還會是誰的?”劉凱輝顯得難以置信,反複撫摸刀鋒,“這可讓我們逮著他的把柄了!手術刀……手術刀……他帶這東西來乾嗎?難道是外科醫生的習慣?”“不清楚。”我凝望著眼前的凶器,脊背直發涼,“警官,我有個疑問——”“嗯?”“像他那樣心思縝密的人,不太可能使用這種顯而易見的凶器作案,使人一看到手術刀就聯想到自己,這不是明擺著暴露自己的蹤跡嗎?!”“那你認為不是他了?”“可能凶手同樣擁有手術刀,也可能凶手竊取了他的手術刀作案,把罪名栽贓於他,從而轉移注意力。”“那凶手就太狡詐了,”劉凱輝使勁搓著光禿禿的後腦勺,“我第一次遇上如此錯綜複雜的案件!”“更複雜的在後麵,警官。”我瞅了瞅密密麻麻的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