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白疊書生(1 / 1)

南北雜貨 報紙糊牆 1660 字 1天前

孫思邈和他們的那些弟子們這一次為社會為人類做出了這麼大的貢獻,在常人看來,他們師徒一行現如今想來必定是風光無限才是。然而事實並不是那樣,孫老頭最近愁壞了。當初羅用把那些書籍交到他手中的時候,便告訴他此物十分棘手,關係到他們羅家人的身家性命,然而這些東西究竟有多麼棘手,孫思邈近來真是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些書籍上麵不僅有關於醫學的內容,字裡行間,竟然還能窺得天機?這些書籍若是落入狼子野心之人手中,怕是能夠改天換地,這天底下,便又要掀起一陣腥風血雨,何止是他們羅家一家人的姓名,就連經手過這些書的孫思邈甚至是他的弟子們,一個都逃不過,懷璧其罪啊!一個弄得不好,說不定還會引起戰亂啊!這些書籍究竟是從何處得來,羅用不說,孫思邈便也無從知曉。大抵是那天上的藏書閣破了個窟窿,掉了這些天書下來,機緣巧合之下被那棺材板兒撿了去。自打羅用貞觀七年秋末那一日在西坡村醒來,是羅三郎神遊異世也罷,還是羅用穿越到了唐朝也好,他獨自一人保存這些書籍,已經七年有餘。這七年多時間裡,他為了自己為了家人,也因為一些其他的考量,遲遲沒有將這些東西拿出來,現如今終於下定了決心,將這一部分醫術交到孫思邈手中,是為了讓那千年之後的醫學知識能在公元七世紀傳播,也是出於對孫思邈的信任。而孫思邈對於這些書籍的態度,則比羅用還要更加重視謹慎得多。他對自己最最信任的幾名弟子說道:“此乃天降大任啊!”他將這件事看成是自己的責任,是上天賦予他的使命。孫思邈令自己這幾名弟子們日夜抄錄這些書籍,所有涉及朝堂之事的,有可能會泄露天機的內容,則一律刪減。每每抄完一本書籍,他就會把這本書的原件放在煉丹爐中焚毀,每每焚毀一本書籍,弟子們就會看到他們的師尊接連幾日唉聲歎氣,有時候甚至還會暗暗垂淚。李世民差人來請,言是對那牛痘之事,還有一些細節想要詢問與他。孫思邈便讓弟子回話,言是師尊正在閉關,待他出關之日,一定前往長安城與君王細說分明。李世民無法,孫思邈這個人不把王權放在眼裡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是經曆過三個朝代的老人,三朝王權都曾請他出仕為官,孫思邈皆不肯應,又因他在醫學上的造詣天下少有,即便是權貴,也不好為難與他,畢竟誰沒有個生病求醫的時候呢。於是朝廷方麵便令人往終南山送去了皇帝的賞賜,言是那種牛痘之法利國利民,孫思邈醫術高超,仁心厚德,乃是當世醫者典範,雲雲。中原之地熙熙攘攘,而羅用與喬俊林此時已是入了河西走廊,中原這邊消息傳播的速度,並未趕上他二人騎馬西行。眼看便要入春,河西等地處處都在準備春耕,不是還能看到有人放牧,趕著成群成群的牛羊。羅用與喬俊林一路騎馬往西行走,一直走到了開春以後,才終於回到了常樂縣。黃縣丞他們已經幫羅用把種棉花的事情落實下去了,大多數種子都交給官府職田的那些佃戶們種植,剩下那一些,則分與那些與官府素有往來,在往年的春耕秋收工作中也給了很多支持和配合的當地富農。這種棉花一事,羅用也是一早便與他們交代好了的,言是對頭一年種棉花的農戶給與補貼。無論最後種出來的棉花如何,官府先按每畝地種粟麥的一半收成,將補貼發放到他們手中,待到秋收後,這些棉花長成了,官府再論斤收購。這地裡的莊稼,就是農戶們的命根子,一個弄得不好,很可能這一整年都白忙活了,尋常人家沒有多少積蓄,也冒不起什麼風險。但是像羅用他們這種做法,官府先給與一定數額的補貼的話,那麼這種棉花一事,便成了一個美差,這回這個美差便給了當地一些富戶。畢竟也不能事事都想著貧民,在常樂縣的發展過程中,真正要論出錢出力貢獻值,這些富戶要比貧民做得更多。不能把他們的貢獻當成是理所當然,有好處的時候,時常也要想著這些人。常樂縣中有黃縣丞等人,又有譚老縣令相幫,若是遇著什麼拿不定主意的事情,還能去問一問唐儉的意見,就算羅用一時不在,縣中這些工作還是開展得井井有條。唯一要說有什麼問題的話,那就是經濟上的問題,沒錢啊,縣衙裡頭這麼多人要吃要喝要發工資。春耕這段時間又要給農戶們借種子借農具,光是農具的修繕和耕牛的購置都花了不少,還有那個常樂書院,也是個燒錢的地方。就在眾人為錢帛發愁的時候,羅縣令回來了,於是大家就都很高興了,這個能掙錢的縣令總算回來了,要不然他們下半年就要沒有著落了。然而羅用又不能憑空變出錢來,他又不會點石成金,於是沒辦法,隻好找二娘借錢去了。羅二娘在聽聞了四娘她們皆平安無事,現如今已是住進白府,又有皇帝先前那話,安全應是無虞之後,也是很高興。又見羅用剛回常樂縣便巴巴跑來與自己借錢,於是便笑話他:“彆個當官都能掙錢,怎的就你整日巴巴往裡麵貼錢。”“掙那三五個錢又有何益。”羅用笑著對二娘說道:“阿姊,我要在這隴西乾一番大事業,你且先借我幾塊磚,待到幾年以後,我叫你見識一番新天地。”“就說你要多少吧。”二娘自打從羅用那裡得了那些玻璃珠子以後,她在常樂縣收錢賣貨,然後從涼州城那邊的倉庫出貨,這樣的買賣做過幾回以後,她手頭上的錢帛漸漸就多了起來。“……”羅用說了一個數字。“這些錢帛我有。”二娘答應道:“你隻管雖是叫人過來取走便是。”除了借錢,羅用眼下還有一件事需要二娘幫忙,就是他先前從大食人那裡買來的那些棉花,他要二娘幫忙,將這些棉花紡成棉線,織成棉布。二娘這裡有這麼多織衣紡線的女工,這個事情交給她做最是合適。“什麼幫忙不幫忙的,與我還說什麼客氣話,隻管將東西拿來便是。”二娘爽快道。“那些棉花著實難得,阿姊你可仔細著些。”羅用囑咐道。“你且安心吧,我自會比你更仔細。”誰人不知常樂縣中今年種了新莊稼,便是那棉花,這些棉花能不能掙錢,就看那織出來的棉布受不受歡迎了,二娘難道還能不知道這批棉布的重要性。“就是不知那棉布織出來又是個甚模樣。”二娘好奇道。“聽聞要比麻布柔軟細致些,又不似絲綢華麗,穿在身上,自有一番儒雅親和之意。”羅用大致給她形容了一下棉布這個東西。二娘於是對棉布就產生了向往,催著羅用趕緊讓人把棉花送過來,她好組織人手紡線織布。之後姐弟二人又說了幾句,二娘問羅用從他們常樂縣到涼州城這條水泥路修的怎麼樣了,羅用說按照眼下這個進度,怕是最快也要等到明年入夏之後才能修好。二娘她們現在大多都從涼州城那邊出貨,常樂縣這邊的倉庫堆了不少存貨,等那條水泥路修好了,她打算組織一次較大規模的運貨隊伍,將常樂縣這邊的羊絨製品運去涼州倉庫。出了羊絨作坊,羅用又去了常樂書院,唐儉見他來了,也挺高興,正打算問他一些長安城那邊的近況,結果羅用卻央他幫自己寫個話本。“怎的忽然想起來要寫話本?”唐大人滿腹經綸,當初在長安城的日子也過得很是風流,寫話本對他來說小事一樁。“還不是為了那白疊布。”羅用說道:“你也知曉縣中錢帛短缺,今年種下去的這些棉花若是掙不來錢,彆說什麼水渠,就連這常樂書院的供給都成問題。”“莫與我說這個,你便隻說想要個甚模樣的話本。”唐大人不信這棺材板兒真能給他的常樂書院斷炊,不過縣衙沒錢,這確實也是一個問題。“我想了一下,咱就寫個這樣的……”於是羅用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就給唐儉講了一下自己的設想。這個話本的直接目的主要目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宣傳白疊布,所有的故事必須圍繞這個中心來展開。羅用構想的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姑娘在采桑的時候,不甚跌入溝中,待她再爬出來的時候,外麵的世界已經變了模樣,沒錯,這就是一篇穿越。“……她沿著一條鄉野小徑一路行走,走到了一個名叫白疊城的地方,遇見了一個身著白疊衣的少年,那少年俊逸非凡相貌無雙……”然後這個姑娘就陰差陽錯地成為了這名少年的妻子,然後就可以上一些瑪麗蘇了,這裡麵要有很多感情糾葛,愛恨情仇,而且還要夠香豔,當然最後肯定是happyending啦。“……”唐大人聽完以後半晌無語:“我都這把歲數了,你讓我寫這個?”“今年我縣裡的棉花若能賣得好價錢,明年便組織常樂書院的先生學子們去高昌遊學。”羅縣令言道。“你且回去吧。”唐大人擺擺手,沒說答應,也沒說不答應。數日之後,羅用便拿到了一本驚心動魄蕩氣回腸的……言情。這寫得可真好啊,明明是羅用自己設計的主要情節,他竟然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看啊看啊就看到最後一頁,一垂眼,看到下麵的落款——白疊書生。羅用當即就笑噴了!都這把歲數了還白疊書生呢,白疊老生還差不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