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蘇轍數年前就在汴京置辦房產,他們父子三人早在四川境內,就已經派了平安隻身騎馬前來汴京。

平安一來,又是賃奴仆,又是灑掃宅院,很是繁忙。

所以等著蘇轍父子三人到了這方京城小院時,院中已有幾分家的影子,院中的梅花開的正好,桃花卻已開了骨朵……因今日天氣不錯的緣故,池塘中的一老龜還閒閒趴在石頭上曬太陽。

蘇轍放下行李後,在院子裡轉了一圈這才回去。

蘇軾已坐在案前吃零嘴,瞧見蘇轍回來,也招呼他道:“八郎,快,來吃糕點,這汴京的糕點果然比眉州的糕點強了不止一星半點,味道真是好。”

“還有我叫來福去方才我們經過的那飲子鋪買了甜水,給你買了一碗馬蹄水,你來嘗嘗看。”

他知道蘇轍向來不算愛吃甜食,便撿了一碗稍清淡的甜水。

至於他,則買回一碗甘蔗糖水。

他向來愛吃甜食,一碗甜水喝下肚,隻覺得五臟六腑都舒服起來:“八郎,你瞧著怎麼像是不高興的樣子?可是這院子買的不好?”

“自然不是。”蘇轍搖搖頭,這三進的宅院是蘇渙朋友所買,自不會有半點問題:“我隻是有一事想不明白,不明白張大人為何會向歐陽大人舉薦我們……”

原先在益州時,他聽張方平說自己和歐陽修關係平平,可隨著他們越靠近汴京,知曉的事情就越多。

張方平與歐陽修的關係可不單單是平平這麼簡單,這兩人並不對付。

早些年歐陽修追隨範仲淹推行新政,張方平與他們政見相悖,幾次為難過歐陽修等人,甚至支持新政的青年才俊蘇舜欽等人公款聚餐,身為禦史的張方平還彈劾過他們。

一直到今日,革新派眾人提起張方平仍恨得是牙癢癢。

而歐陽修卻是革新派其中一員。

蘇軾自也是知道這些事的,是吃零嘴的心情都沒有,微微歎了口氣:“當年我們在天慶觀念書時,就曾讀過一首《慶曆聖德頌》,知曉了歐陽大人……八郎,你說,明日我們前去拜會歐陽大人,會不會被他趕出來?若真是如此,不免太丟臉了些!”

說著,他又覺得自己的想法太過簡單,直道:“不光丟臉,若是這件事宣揚出去,以後我們父子三人在汴京如何立足?”

“更有甚者,這件事傳到官家耳朵裡,殿試上為難我們怎麼辦?”

“應該不會,歐陽大人一向提攜後生,就算真與張大人不合,也不至於為難我們。”蘇轍卻比蘇軾樂觀許多,不由想到那首《慶曆聖德頌》,這是大名士石介的作品,名義上是歌頌官家的仁德,實際上卻是突然出範仲淹,歐陽修四大名臣的功績,所以他對這位歐陽大人是印象不錯:“罷了,既來之則安之,明日拜見歐陽大人後就知道他會如何說了。”

話雖如此,但說不擔心那是假的。

蘇轍風餐露宿一個多月,晚上再躺在舒服的床榻上,竟有幾分不習慣。

他索性起身,披上披風,行至院中賞梅起來。

他曾無數次回想自己這一生該如何走下去,思來想去,隻覺得自己該如曆史上的蘇轍一樣,並不能過於顯露自己的才藝,每每想到曆史上蘇轍的功績,不免覺得有幾分憧憬。

可真到了汴京,他這份憧憬與期待卻是消失的無影無蹤。

原因無他。

明年會試一過,他大概就會與蘇軾分道揚鑣,沒了自己在一旁盯著蘇軾,他實在是不放心。

想及此,蘇轍又是長長歎了口氣。

誰知他歎氣聲還沒落下,一旁就傳來了說話聲:“八郎,大半夜的你不睡覺這又是在做什麼?”

蘇轍扭頭一看,這人不是正打著哈欠的蘇軾還能是誰?

蘇軾指了指茅廁方向,示意自己是出來如廁的:“八郎,你怎麼了?你是不是想娘呢?”

畢竟在他看來,自己與爹爹蘇洵都陪在蘇轍身邊,蘇轍與史家小娘子也沒多少情愫,能惦記的唯有程氏一人。

蘇轍搖搖頭,自然不好說他擔心的是蘇軾:“沒有的事兒。”

蘇軾想了想,道:“那可是擔心明日歐陽大人不待見咱們?”

說著,他更是篤定道:“八郎,你彆怕,天塌下來有個子高的頂著,就算明日歐陽大人真要為難我們,也是爹爹擋在我們跟前。”

“再不濟,還有我了,與你有什麼關係?”

“快去睡吧,咱們辛苦了這麼久,先好好睡一覺再說。”

蘇轍被他逗的直笑,索性就進屋歇下了。

躺在床上,他仍無多少睡意。

思來想去之後,他隻覺得豁然開朗。

早些年他曾想要好好“改造”蘇軾一番,卻發現自己做的都是無用功,久而久之也就放棄下來,如今他卻是想明白了,口無遮攔、隨心而為才是蘇軾啊,就算來日蘇軾多次被貶,以蘇軾的性子定不會被打倒的。

再說了,不是還有他在嗎?

徹底想通透之後,蘇轍這才迷迷糊糊睡著。

翌日早上起床,蘇轍見窗外已是天光大亮,定是個晴朗的天氣,隻覺得這是個好兆頭。

蘇轍前去廳堂用飯時,蘇洵與蘇軾已開始用飯,兩人是穿戴整齊,可見對今日的登門拜訪是何等看重。

蘇洵甚至有幾分緊張起來,叮囑起兩個兒子:“……從前我來汴京時就時常聽人說起過這位歐陽大人,直說此人性子仁善,樂善好施,可越是如此,想必前來拜會他的人更不在少數,我們得小心些才是,免得給歐陽大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六郎,特彆是你,到了歐陽大人的府上是能少說話就少說話,說多錯多,知道了嗎?”

若換成從前,蘇軾定要辯駁一二。

但今日,他隻是點了點頭。

至於蘇轍,蘇洵想了想,卻是無話交代。

父子三人簡單吃了些早飯,就直奔歐陽府而去。

歐陽府雖不甚豪奢,卻

是質樸大氣,當平安遞上舉薦信,說明身份與來意後,即便門房並未聽說過這眉州來的父子仨,卻還是客氣有禮道:“三位郎君稍等片刻,我即刻就將信箋交給我們家大人,隻是我們家大人忙的很,你們可能要去偏廳稍作等候。”

蘇洵連聲道謝。

至於等候一事,他們父子三人早有心理準備。

當初等張方平就足足等了大半日的時間,歐陽修此人更忙,官位更大,想必等的時間更久。

蘇轍到了偏廳,甚至還有閒情逸致賞起窗外的杏花來。

如今對著窗戶的那棵杏花出神,不得不說,就算隻是簡簡單單一棵杏花樹,卻也是經過精心修剪的,可見歐陽修此人是看重小細節的……

他正看的出神,就見著一五十餘歲的男子快步走了進來,麵容慈愛,氣質不凡。

他知道,這人大概就是歐陽修了。

隻是他的麵上怎麼帶著幾分焦急之色?

蘇轍來不及多想,因為歐陽修已走了進來,他忙跟在蘇洵身後拱手道:“歐陽大人。”

歐陽修留著羊須胡,想必是今日沐休的關係,穿著身石墨色家常衣,看著並不像身居高位的重臣,倒像住在自家隔壁的老翁一般。

歐陽修已與蘇洵寒暄起來。

這等場合,身為幼子的蘇轍自不好多言,聽他們說話時卻是忍不住暗想起來:若這位歐陽大人像張方平大人一樣時常板著一張臉,隻怕前來請他提攜的後生定會少許多,這人看著這樣慈愛,竟叫他想起了他故去幾年的翁翁。

故去的蘇老太爺也是這般樂善好施,更是麵上時常帶著笑容。

也不知張方平到底在信裡說了些什麼,歐陽修對蘇洵父子三人很是熱枕,特彆是聽說蘇洵在科舉落第後摒棄了駢文,專心寫古文,更是點頭道:“……這也正是我文學上的主張,做文章,講究合為時而著,這些年科舉時常以駢文作策論文,內容空洞,不少考生隻好在語言上標新立異,追求險怪,一時間竟流行‘太學體’,此乃本末倒置。”

“將才我看過你的幾篇文章,文章辯駁宏偉,即便連賈誼、劉向等人也不過如此。”

這話一出,蘇洵愣住了。

這和他想象中不太一樣啊。

蘇轍好奇張方平舉劍信中寫了什麼的同時,更是替蘇洵高興起來。

賈誼乃西漢天才政治家,劉向則為西漢著名文學家,當年其二人在西漢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自己的父親能得人如此誇讚,就像一顆蒙塵明珠終於被世人所發現,他怎會不高興?

蘇洵欣喜若狂的同時,卻道:“歐陽大人謬讚,我當不得您這般誇讚,這次我前來汴京,是為了兩個小兒……”

歐陽修的目光這才落在蘇轍兄弟兩人麵上。

哦。

他忘了這兒還有兩個小的。

張方平在信箋中對這兩個少年亦然是讚不絕口,特彆是誇起蘇轍來,更是毫不手軟,直道此少年聰慧過人,不似那等知知死記硬背

的讀書人……但對歐陽修來說,這兩個少年再出眾,卻也比不過蘇洵叫他覺得驚喜。

蘇洵已年過四旬,卻能保持本心,實在是難能可貴。

&nbs-->>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