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霜,天氣冷下來,燕質子府迎來了遠道而來的自己人——燕侯和太子友派來給公孫啟、太子太傅俞嬴及將軍令翊送冬衣的人。
《詩·豳風》中說“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隻豳地有授衣風俗,燕、齊諸地皆有。燕侯和太子友讓人送來的,自然不隻是冬衣,還有俞嬴之前總怕不夠用的珍寶財貨,成車的各種吃穿住用之物和燕地土產,以及太子友的信和燕國國內的消息。
信中沒什麼特彆的,不過是慰勞俞嬴和令翊的辛苦,囑咐公孫啟聽老師的話,對他們表達了思念之意,又說國內都好勿念之類。
燕國國內的消息是負責送“冬衣”的孫新口述的。孫新是太子友的親信門客,對宮內朝內的事都很了解。他說燕侯今年秋天病了兩次,身子越發不好了,又說從邊地傳來消息,東胡再次犯邊,令大將軍——便是令翊的父親令曠已暫將東胡人打退。
俞嬴看令翊,令翊沒什麼特彆神色,他父親戍守邊關多年,他自己也在東北邊地待過很久,已經視胡人犯邊和抗擊胡人為常事。
孫新笑著將令氏給令翊捎帶來的東西交給他——其中包括一個木匣。
令翊打開看一眼,便轉手交給了俞嬴。
孫新有些詫異地看看令翊和俞嬴,卻沒說什麼,隻是笑一下。
俞嬴笑道:“令將軍將他的私財都入了公庫,真真正正地公爾忘私,重義輕利。”
孫新忙做感歎狀,給令翊行禮。
令翊跟他還算熟,笑道:“快得了吧,維初。”
令翊的嬸母安祁還特給俞嬴備了一車東西,既有女子衣物釵環用品,又有家裡特製的醓醢——如先前一樣,幾乎是給出嫁女送東西的樣子。俞嬴心裡很是感激令翊嬸母待自己的親厚體貼,心下琢磨等回去的時候也要帶些什麼特彆的東西送她才好。
最讓俞嬴、令翊欣喜的是孫新帶來了幾十燕宮侍衛。孫新返回的時候,這些人自然不會都帶走。陪公孫啟來齊國為質,不好一次帶太多人手,這對在臨淄打架很不方便。像前次田克帶人夜襲,若不是府內人手短缺,根本不會讓田克逃出去。
孫新帶來燕國消息,俞嬴自然也要將齊國的事告訴他。其實俞嬴等來齊後,並非跟燕國全然不通音信,隻是說不了這麼細致。俞嬴跟孫新說了齊國的招賢納士、相邦田向整治內政、齊國伐魯敗退前後的臨淄風雲、去位卻保留封地的上卿田原……至於田克、於射的事隻是略提了提,免得太子友擔心。
雖俞嬴隻是平鋪直敘,但臨淄城的波譎雲詭、危機重重還是讓孫新麵色幾變。孫新歎道:“來這樣的敵對之國為質著實太難了。若非太子太傅和將軍,這局麵真是沒法收拾。”
孫新很快便返回燕國去了。俞嬴、令翊和公孫啟接著過他們講書、操練、去泮宮聽講、拜訪賢者、與諸使節士人交遊的日子。倒是有了孫新帶來的燕國方物土儀,再去拜訪賢者、與人交遊時,顯得更有誠意了。
比如去拜見墨家田襄子時,
俞嬴便帶著孫新送來的栗子,再加上燕質子府那棵大棗樹上結的棗。
那日泮宮辯詰後,俞嬴等便去拜見過這位墨家矩子了。本以為他或許很快就會離開臨淄,想不到他卻住了下來。田襄子沒有住在泮宮附近,而是帶著眾墨家弟子賃居於城北一帶低矮宅院中。此地多匠作者,市井也很熱鬨,有一種與南城不同的鮮活氣。
田襄子雖善辯,日常卻是個嚴肅寡言的人。聽說那棗是令翊用杆子打落,俞嬴和公孫啟撿的,臉上少有地露出微笑來,甚至還開起了玩笑:“那棗子沒有砸公孫的頭嗎?()”
公孫啟笑道:“砸了,不過啟戴了將軍的鬥笠,故而砸著並不疼。?[()]?『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田襄子笑起來。
俞嬴說啟:“自己撿的棗格外香甜,公孫一邊撿一邊吃,不提防咬開一個,裡麵竟然有半條蟲……”
公孫啟立刻苦下臉來,另外那半條蟲自然是讓他吃到了嘴裡。
田襄子越發笑了。
田襄子也很欣賞令翊,不去鞘與令翊在院中比劍。令翊劍法大開大合,是為將者的路數,田襄子的劍法拙樸剛健,是典型的墨家劍法,這樣不拚力隻拚劍招,令翊在田襄子手下隻能走幾十回合。
田襄子不藏掖,指點令翊不足之處。
至於俞嬴,田襄子對她卻有些嚴肅,這嚴肅中卻帶著些特殊的意味,一種類似於對墨者自己人的意味。田襄子評價俞嬴:“做事還是太著重詭道了。”
俞嬴行禮,謝田襄子教誨。
田襄子搖頭:“君是隻知過,而不改。”
俞嬴有些尷尬地笑了。
>